APP下载

PEP 教材 Let’s talk 板块的“三步曲”教学策略例谈

2017-06-23孙莉莉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三步曲板块句型

□ 孙莉莉

PEP 教材 Let’s talk 板块的“三步曲”教学策略例谈

□ 孙莉莉

对话板块是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改版后的英语教材把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和词汇有机地融合在对话中,让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句型的情境,巩固对话课中的语言 。 对 此 可 以 通 过“ 导 入 Let’s try 板 块 ,设 疑 启 发 ”“ 输 入 Let’s talk 板 块 ,分 析 文 本 ”“ 输 出Production 板块,提升实效”的策略进行“三步曲”板块式对话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Let’s talk 对话教学 教学策略

所谓“三步曲”板块式对话教学,是在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中,要从三个不同角度有目的地安排教学内容,让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呈板块状分布排列。先让学生在语境中获取信息、交流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知、理解、操练和运用目标语言。这“三步曲”板块每个环节都具有独立性,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同时每个环节之间又具有相互递进的逻辑关系。

翻阅新版 PEP五六年级教材会发现:对话课教学内容可以分成 Let’s try,Let’s talk 和 Production 三大板块。Let’s try 板块主要是以情境导入和语言感知为主,是对后续对话教学的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Let’s talk 板块则是对话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生学习和理解整个对话的核心句型;Production 板块则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对本课对话的重点句型进行真实的运用,是一个语言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三大板块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有着密切的递进关系。本文笔者就针对“三步曲”在Let’s talk 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 Let’s try 板块,设疑启发

新版 PEP 小 学 英 语 教 材 中 Let’s try 与 Let’s talk 在内容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对话教学的导入。教师应巧妙利用 Let’s try 板块 所给予的信息,让学生在看图和听力训练中对新句型有一定的感知,并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

(一)在读图中引入话题语境

以五年级上册 Unit 1ALet’s try 为例。该部分的 try 板块利用 PPT 出示三幅人物图片(如图 1),教师询 问 第 一 个问题:How many teachers do you see? 学生立刻观察后马上可以回答出有三个老师;教师接着询问 What are they like?让学生利用已学词汇,如 tall/short/strong/thin 等描述这三个人物的外貌特征。

图1

(二)在读文中明白话题要求

让 学 生自己朗 读 Let’s try 的任务 要 求(如图2),先 引 导 学 生 理 解 Wu Yifan and Oliver see Mr Li,随之引导学生理解听录音需要完成的任务:Who is Mr Li?究竟是哪一个才是 Mr Li,让学生带着任务目标去听内容。

图2

(三)听录音中完成话题任务

教师播放第一遍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想:Who is Mr Li? 部分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会在第一次听录音时寻找到答案。而教师可播放第二次录音询问:Why?提升听力的难度,听完后在相应图片的方框中打“√”。

(四)在听力反馈中深入理解话题

教师出示听力内容:

—Look!That’s Mr Li,our math teacher.

—He’s so strong.

—Yes.He’s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

—Cool.Is he strict?

—Yes,sometimes.

为学生在听力中排除障碍,听力中提到“Mr Li is our math teacher”,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学生听到这句话时就会选 Picture 2。但在第二次播放录音中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选 Picture 2 的原因,这时学生 就 会 顿 悟 出 :Mr Li is a math teacher.He is a good basketball player.正确 的 答 案 是 Picture 3,这样才能深化理解 Let’s try 板块的听力内容。

二、输入 Let’s talk 板块,分析文本

小学英语五、六年级的对话教学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能够理解对话的大体意思,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演对话的内容,能够利用核心句型进行对话创编,最好还能联系实际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巧用课本插图,猜测对话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中很多插图非常生动、形象、直观,可以传递很多无声的语言信息,和教材紧密相连。图 3 是五年级上册 Unit 1 Let’s talk 的插图,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看图,了解文本插图的内容,用读图的方式解读文本的语境信息。同时,让学生初步猜测文本内容的大意,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进而让学生通过听音等方式预测对话内容。

图3

1.因势利导,进入情境

学 生 观 察 图 片 ,并 提 问 T:What’s Mr Young like?学生观察课文配图,猜测对话内容,教师采用师生互问的方式,带领学生直接进入对话,让学生自己获取信息。

2.再次设疑,深入理解

教师设置 1 到 2 个问题,如 Is the music teacher young?Is he funny?(如图 4),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听录音,深入理解对话内容。

图4

(二)设置听力任务,获取对话信息

教师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看图观察,利用已有的知识描述图片。让学生对图片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对话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大体的了解。利用学生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的心理,在后面的听力环节就会更加关注,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因此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听力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文录音,并在听的过程中捕捉信息,收获信息。

1.巧设问题,自然衔接

教师询问学生:What kind of teacher does Oliver like?(如 图 5,问 题 1)很 多 孩 子 会 回 答 Mr Young,但是又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因此学生着急地想从教师这里得到答案。

2.听力任务,感知文本

学生第一个悬念没解决,教师出示第二个问题:Will(将会)Oliver like Mr Young?(如图 5,问题2)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进入文本的首次听力练习。

图5

(三)据图归纳总结,内容全面理解

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对话课中出现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有条理地进行复述。在听过两三遍对话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对话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对话的内容:Mr Young is a music teacher.He is old and funny.Oliver likes funny teachers.这样有利于学生强化核心句型,理清课文内容,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加强对话朗读,提升口语表达

小学英语中朗读是语言学习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面貌,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对话内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有关语音二级目标中也要求学生了解并运用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语音知识。

1.模仿录音,逐句跟读

教师逐句播放五年级上册 Unit 1 Let’s talk 中录音,学生根据录音一句一句模仿跟读。

2.指导语音,提升语貌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课件中教师所标的升降调,学生逐句模仿语音语调。

3.自由朗读,内化读音

在前面两步的朗读指导下,由于学生水平不同掌握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安排了自由朗读的时间,让他们内化读音,教师可随堂知道并指导。

4.角色配音,增添趣味

分角色表演对话内容,适当让文本内容有一些缺失信息,以增加角色表演难度和趣味性(如图6)。

图6

在教师朗读指导环节,先让学生理解文本,再对重点句型进行逐句模仿,并提升对话的语音、语调,最后采用分角色朗读对话和情境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整体语言面貌。

三、输出 Production 板块,提升实效

让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是对话教学的最终目标,而 Production 板块则是输出的重点。如果只停留在文本分析和对话朗读的阶段,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联系生活,续编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说

由于学生对刚学的语言情境较为熟悉,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课文的情境续编对话,设计有梯度的练习活动,创设贴近生活,但又是自然完整而有意义的语境。

如 PEP 五年级上册 Unit 1 A Let’s talk 部分,教师设计了以下活动,学生根据语言支架来操练句型(如图7)。

图7

(二)延续话轮,借助支架,让学生有话多说

对话课上更多的语言交流不应拘泥于文本的对话框架,不要让学生说的对话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并提供更多的话轮,提高语言的输出量,达到真正的英语交际。

还是以 Let’s talk 板块 为例,以下是笔者在拓展环节中创编的对话(如图8)。

图8

画线部分的问答是增设的语言,学生可以根据语言的框架改编课文内容,适当增加已学过的话轮,激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达到真实的英语交际效果。教师努力找到教材情境与生活情境之间的契合点,创设既与教材相关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新旧知识相融合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对核心句型的巩固,激活其相关话题的语言储备,帮助学生延续话轮,顺利借用支架进行口语对话。

PEP 教材 Let’s talk 板块的“三步曲”教学,通过学生初步感知目标句型,完成相应任务;理解对话文本,熟悉重点句型;运用目标语言,实现交际运用。让学生感知、理解、操练和运用目标语言,且教学层次清晰、教学时间分配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易于教师操作。

(浙江省杭州市周浦小学 310024)

猜你喜欢

三步曲板块句型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典型句型大聚会
小学语文阅读“三步曲”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