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底”行为视角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演进模式

2017-06-23梁红俊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基底背景维度

梁红俊

“基底”行为视角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演进模式

梁红俊

“互联网+”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主导元素,其在诸多方面影响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状况。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将出现新的演进。此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在生产、传递以及贮存等维度也均会显现出新的特征。信息本身会更为契合社会责任实际行径,“言”与“行”之间的空间差距将会极大缩减,“言”体现“行”的线路也将日趋多元化。本文从形式、基底以及方法的维度描绘了“互联网+”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演进情况,旨在帮助上市公司更好地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应对新兴市场环境的挑战。

“互联网+”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演进路径

一、引言

在资本积累发展时期,上市公司鲜有提及社会责任的问题,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可见社会责任问题并未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随着资本的快速积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上市公司对货币资本的需求;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发展愈加注重除货币资本之外的诸多资源之间的耦合关系,社会责任理论在过往的竞争理论模式之外建构出新的企业运作范式。迄今为止,大多数上市公司均在扮演着一个努力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角色。上市公司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将这种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树立社会形象,从而就有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话题。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也带动着“互联网+”迅猛崛起。鉴于“互联网+”市场界限的跨越性,同时还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有望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演进问题做出一个全新的阐述。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底”演进

(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基底

从本质上来讲,上市公司的运营活动是在市场中发生的,这些运营活动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能够被顺利收敛于价格中去,所以,上市公司全部的运营活动均可以在其财务报表中完整表现出来。但是,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并不能全部导向市场,其社会责任还有别的“场”上的行为,进而难以形成一个统一性处理方法,所以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维度的信息质量很难得到鉴定,换句话来讲就是其“言论”不一定能够真实地表明其“行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要完成“坐言起行”,就需将社会责任相关行为信息真实披露出来。在传统的市场环境中,鉴于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存在有诸多“场”地,凭借传统信息提取模式具有极高的处理费用,而“互联网+”具备“场”的跨性,其可以凭借较低处理费用来解决此难题,使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可以最大范围地契合企业行为。基于此,本文便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行为作为出发点,并基于此来探究行为“基底”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演进模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行为导向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1.商品市场行为中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在“互联网+”背景下,较之于以往的传统市场环境,上市公司在商品市场中的社会责任信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尽管上市公司需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但其运营行为依旧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传统的环境中,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则被认定为一种“非主营业务”。从本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从行为视角上来看,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活动是一种彼此契合的关系。在“互联网+”背景下,因为信息采集点分布十分广泛,再加上信息提取技术费用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嵌入在上市公司运营活动中的社会责任信息。

2.人才市场行为中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在传统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在人才市场中的行为与其薪酬机制等内部机密信息相挂钩,所以难以获取真实的社会责任信息。另外,上市公司在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不单单是薪酬,还包含了职业培训、权益保护、工作氛围等诸多要素,这类信息的外在形式并不是“价格要素”,另有员工的信息反馈也无法用“价格要素”显现,使得此类社会责任行为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得到完整的披露。在传统市场背景中,上市公司不能有效披露职工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上市公司信息屏蔽的主动性,不管是何种企业中,此类信息在传统社会中虽然也能够得以识别,但披露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完善,信息披露模式日趋多样性,信息的传播路径也日臻多元化,信息技术的改变会慢慢攻破上市公司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公司与职工在社会视角上的关系逐步转化为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诸多传统市场环境中难以获取的信息将会变得唾手可得。

3.其他与资本市场行为中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图1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处理结构

图2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路径结构

从共生性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上来看,上市公司在其他市场中的社会责任行为具体包含有公益捐赠、资本运作等等。做社会公益所带来的社会责任信息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信息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不相关,公益捐赠行为通常会独立于公司日常经营行为之外;此外,这些行为的社会责任比较容易受到社会媒体的普遍关注,因此,获得这类信息就比较容易。也正是基于此,理论界对公益事件与公司其他运营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就更加容易。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社会责任信息的报告模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下,企业便可以凭借较低的花费来报告社会责任信息,进而可以顺利提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

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的演进

“互联网+”对上市公司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其将从诸多维度影响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在研究行为导向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前提下,本文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以及其特点。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信息的披露更为契合信息来源的“行径”,再加上信息披露路径日趋多元化,依赖于上市公司自身决策中的被动性“披露”出来的信息,将逐步导向为上市公司与社会公众体关联互动基础上的主动性“报道”。这种区别进而会从信息披露的方式上显现其处理模式与处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性聚集,信息的形成、搜集以及存储三维度结成了“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预处理问题,此外在信息“报道”维度上,也会显现与以往不同的演进模式。

(一)“互联网+”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处理结构

上文研究表明,从逻辑结构上来讲,“互联网+”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更契合企业行为,同时还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此种特性也显现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处理结构,具体详见图1所示。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信息数据的搜集点愈加丰富,进而使得在现实中可以搜集到到比过去更加丰富的信息数据。“互联网+”背景不单单丰富了人们发送信息的内容,同时,也使得一些行为得到数据化处理。有学者研究指出,“互联网+”囊括了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两者之和,而是凭借信息通信设备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融合,建构新型化商业发展态势,“互联网+”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现代公司的日常化管理工作。上述这些“互联网+”的信息采集工作会出现在各大市场,进而形成一个信息化社会形态。

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存储方面,“互联网+”也有与传统的市场环境相异的地方。在传统市场环境中,信息数据提取技术受到相应的限制,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便会在时空的间隔中消失掉,或者是在大量的企业数据信息中,只能提取到为数不多的社会责任信息。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各个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具有强大的信息存储功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了企业,“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难以掩盖违背社会责任的行为。

(二)“互联网+”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式与特性

上文论述提到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在诸多面异于传统市场环境,因此,在信息披露模式上也有一定的区别。一是,信息披露的载体多样性;二是,信息受众多样性。详见图2所示。这两个维度的多样性将会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从一个基于“资本市场”的社会责任逐步转换成基于“社会维度”的责任。在传统市场环境中,尽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行为受众在社会关系之中也属于一定的利益相关者,但是鉴于其具体上是以“社会责任报告”的模式来发布报告,因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行为的“受众”具体上是指资本市场。在“互联网+”背景下,“受众”逐步拓宽到社会中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随着“受众”的快速增多,在一定时期内这将会逐步提升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目的。

其次,在快速增多的多元信息维度与“受众”群体,将致使交互复核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变成可能。在传统市场环境中,就非“价格”维度计量的社会责任行为的真实性确认通常比较困难。但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某种行为可能会通过多元维度与形式存储下来,并实现传播,交互复核过程中的一致性能够推测上市公司信息的科学性。例如,上市公司的内部培训工作,在传统市场环境中,第三方鉴证部门需要借助访谈法或者查看一些书面资料,比如员工培训签到记录等等资料,来验证此行为模式的可靠性,但是鉴于这是上市公司内部行为,因而数据资料的独立性和可靠性比较低。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能够借助电脑系统查看受训职工当时的工作情形,如果职工培训信息确切,在这期间培训职工的电脑为非工作情形,便可以借助部分监控录像数据来交互认定培训工作的真实性。

第三,多样化的信息交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整合有用的零碎信息数据,但是局部化企业信息又能够积累成一定的知识。通过上述职工培训的例子可以看出,从电脑状态自身来讲,其仅仅是一个“开关”性数据,意义并不大,然而,在交互考核之后便可以得到一个可靠性较高的信息资料,但是相同的培训信息还需要考虑到时间要素、地域要素等等其他视角的“信息”资料,同时还能够给受众体披露出有关企业培训的知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不单单提供出一个“量”的信息,其可在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催生信息出现“质”的提升。

第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优化其社会责任行为。在传统市场背景中,抛出单纯道德维度的因子,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依旧是期望可以得到相应的经济利益报酬;当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变量与经济报酬维度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究的热点话题之一。但是,从上市公司的视角上来讲,考虑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便会青睐于便于 “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因此不难发现,在传统市场环境中,较之于其他行为,上市公司更青睐那些公益事件中能够被“价格化”处理或者“广告化”的社会责任行为。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信息传播方式多元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便得到公平的披露契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上市公司重新测度各类社会责任行为对企业有哪些影响,利于上市公司选用那些均衡性较强的社会责任策略。

四、结论

“互联网+”作为下一轮革新整个社会商业形态的发展走势,势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各个维度均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本文的理论分析中,建构出以基底、方式、结构为主导的理论研究架构,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和改变,希望借此能够帮助学术界与企业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使其能够更好迎接新技术的变革。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互联网+”发展走势中与其说是新的挑战,还不如说是获取新的商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过去传统的市场环境中受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中都可以得到解决,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也会由此出现新的演进趋向。

作者单位: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1.张正勇.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经验证据.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04)

2.权小锋,吴世农,尹洪英.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险:“价值利器”或“自利工具”?.经济研究.2015(11)

3.段志鑫,黄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商业信用正相关吗.财会月刊.2015(36)

4.冯丽艳,肖翔,程小可.披露制度、社会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02)

5.陶文杰,金占明.媒体关注下的CSR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及启示——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CSR报告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3(04)

6.坚瑞.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物价.2014(10)

7.谢建,邵芬芬,孙素侠.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09)

8.孙玉军.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价值相关性研究.财会通讯.2015(12)

9.王月,陈兴述,蒋水全.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作用:基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视角.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0)

10吉利,张丽,田静.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读性研究——基于管理层权力与约束机制的视角.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01)

11蒋尧明,郑莹.“羊群效应”影响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同形性研究.当代财经.2015(12)

猜你喜欢

基底背景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