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女研究生教育的心理问题与教育模式创新

2017-06-22邱雯婷

东方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家庭

邱雯婷

当代女性研究生是女性群体中高知识层次、高综合素质、年轻而富有朝气的优秀群体,这个集独生子女、青年、女性、知识分子于一体的特殊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理工科院校女研究生占的比例少之又少, 所以往往不引人注意。

1 理工科女研究生的心理冲突

1.1自立与依赖的心理冲突

首先表现在人格上。她们追求独立的人格,懂得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幸福、优越的生活,然而,再独立的“女强人”都有柔软的一面,这是由性别角色特点决定的。因而女研究生作为一个基本的女性角色,又不得不带有与生俱来的依赖心理。其次表现在经济上。研究生的年龄都在20 岁以上,已经是一个青年人甚至是中年人,在经济上非常渴望自立。然而,在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几乎没有收入,根本没有资金积累。所以,绝大多数研究生不得不依赖家庭,这给研究生尤其是家境贫寒的研究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

1.2 不甘示弱与不敢争强的心理冲突

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学业和事业上。多年来对女性的歧视和压制,使得现代女性非常乐于证明自己不比男性差。但是社会对高学历和女强人存在偏见,一个“第三类人”把女性研究生的形象严重扭曲和丑化,一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让社会上的女强人显得很尴尬。这些传统观念和舆论偏见瘟疫般流传于社会,给女性研究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损失。这些困惑和艰辛对女研究生的成就动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并使她们陷入不敢示弱与不敢争强的矛盾冲突之泥潭。

1.3 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现在,很多女生考研并不是出于对科研本身的兴趣,而是迫于激烈的就业竞争,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增加就业筹码,从而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实际上读研并非易事,要顶着科研或学术的高压,要忍受低头做实验和埋头看文献的无聊与孤独,要拒绝外界社会的各种诱惑,要过着因经济不独立而清贫不堪的日子。女性研究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和婚育的最佳时期,对外界的影响是没有免疫力的。又加之没有足够的科研兴趣,很多女研究生无法沉下心来学习。况且研究生的疯狂扩招已经使这些“精英”们不再有精英的就业优势。读研几年所付出的青春、金钱之高代价,自然期望一个丰厚的回报,一旦现实与之相去甚远,必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心理不平衡,这是正常人都难以承受的不幸。

1.4对爱情和婚姻既渴望又惧怕的心理冲突

现在的女研究生中渴望爱情和婚姻。然而,现实因素又让她们不敢轻易踏进爱河或婚姻殿堂。这些现实因素主要体现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她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工作,在哪里定居等。所以,单身女研究生对爱情保持警惕,恋爱中的女研究生也对婚姻很谨慎,后者甚至对已有的爱情持怀疑态度,没有安全感。在特殊的年龄里,谁都耗不起,谁也不愿尝试没有结果的婚恋,但谁都渴望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因为她们已经踩在青春的尾巴上。而面对残酷的现实,爱情与面包相比,理智的女研究生们大多会先选择面包,因而对不确定的婚恋又很惧怕。

2 理工科女研究生心理困惑的原因

首先,女研究生由于人数少,常常被忽视。但是,当女研究生的绝对人数有所增加时,也不一定能改善她们的状况。如果女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不明显的话,对改善她们的学习环境意义不大。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在只有少量女性的工作团队中,女性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其次,现行的研究生培养的组织体制也加深了女研究生被隔离的程度。课题组是科研的基本组织单位,而女研究生被分散到各个课题组中,尽管女研究生的总体数量有了增加,但就单个的课题组而言,女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仍微不足道。第三,女研究生的生活环境也容易导致她们被孤立。不少女研究生已经结婚或者已工作,她们在照顾家庭上比男研究生付出更多的精力。社会观念对女性与男性的家庭角色的期望是不一样的,男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待在实验室会得到赞许,而女研究生往往被要求更多关注家庭。这样,她们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就会比男生少很多。第四,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规章制度,特别是一些潜规则也对女研究生不利。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或选择课题组成员时,出于各种考虑,往往会倾向于挑选男研究生。密切的师生关系对研究生非常重要,而性别差异会影响女研究生和导师的交流,这也是她们在学习中受到孤立的原因之一。孤立会给女研究生的学习与心理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在研究生的学习中,除了正规的课程学习与考试外,非正式的学习、隐性知识的获得也非常重要,而在研究小组中与导师、同伴的交流就是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这方面,孤立给女研究生的学业学习带来了障碍。还有,孤立会产生心理上深深的孤独感,会导致她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降低,自责感上升等,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

3 对策

与女研究生的心理问题紧密相连的是女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要真正化解女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包括心理的孤独及其不良影响,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使之更适合女研究生的需要才是治本之道。女性色彩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注重社会性的交流。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赞赏孤立的科研方式,提倡学习与研究中积极的社会互动、交流与合作。这种互动是支持性的,而非批评的、责备的或嘲讽的。在研究小组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非等级性的。每个人都可以讲述自己的学习与研究情况、遇到的苦恼和困难,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使学习与科研过程充满了乐趣。

重视个性差异。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把研究生看作独特性的个体,而不是抽象的主体,不是学习或科研工作的机器。导师或研究小组的主持者在分配科研任务、评价学业成就时,会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依据成员不同的基础与需求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和建议。关注女研究生的情感体验。与男研究生相比,女研究生的感情更丰富、细腻,她们在学习与科研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也更强烈。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把学习与科研视作与情感无涉的纯粹的智力活动,不排斥伴随智力劳动的情感体验,而是在承认它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此来提高学习与研究工作的成效。导师或科研小组的主持者会尽量提供机会,让女研究生表达她们的想法与感受。宽容对待女研究生的依赖性。女研究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女研究生,依赖性往往比较强,独立学习与科研的能力不如男研究生。注意学习、科研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男研究生常常一心扑在学习与研究上,晚上、休息日也加班工作。而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注重家庭与学习、研究工作之间的平衡。女研究生要承担多种社会角色,不仅仅是研究生一种身份,她们更多地会面临建立家庭或生育孩子的问题,她们想要过一种有家庭乐趣、社交活动等的生活,而学习与科研只是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对于女研究生来说,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非常重要,而男研究生一般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高效地利用时间。由于女研究生要更多地兼顾家庭,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提倡把所有时间都奉献在学习与研究上,而现在的研究生教育非常看重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因此,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要高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与科研工作的效率,注重发表论文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这一點也与男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女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出现打破了男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垄断,但是,它还是新生事物,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女研究生仍然缺少合适的导师。

另外,为了满足女研究生的特定需要,使她们更容易把握家庭与学习、科研之间的平衡,改变学术研究界完全以工作为本的文化观念非常重要,这能够为女研究生提供长期的、基础性的支持,然而,制度与操作方法的变革比较容易,而文化的改变是困难、复杂的,女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长无疑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家庭
家庭“煮”夫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