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像石中的星宿探究

2017-06-21郝明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星宿探究

郝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画像石中的星宿分门别类展开探究:第一类是比较系统的画出了部分星宿;第二类星辰之间加以连线构成星宿;第三类刻画与星象相关的神兽;第四类以星宿为背景,主要目的是刻画天上世界;第五类星象图只有单个星宿图案,没有整体天象的描绘。认为画像石中的星象图不是占星图,只是其中可能蕴含与占星有关的祥瑞思想,是表现汉代人们对于宇宙星辰运行的理想模式。人们这种对于宇宙星辰的思考,是与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思考密切相关的,故才存在于墓葬之中。

【关键词】 石画像;星象图;星宿;探究

中国的墓葬形式发展到战国时,出现了以砖或者大石条构建的墓室,并且有很多模仿现实建筑的因素。到了汉代,人们在石质墓室墙壁上装饰图像,在考古学上称为“画像石”。这样的艺术形式不只存在于墓室,另外在墓葬地面上还有以石头建造的祠堂,用来祭祀墓主;还有城垣、宫殿、祠庙、陵园大门两侧石阙上也有画像石;江苏省连云港孔望山有一处汉代佛、道教内容的摩崖石刻,也应当算作画像石。本文讨论与天文有关的画像石专指墓室画像石和墓地祠堂画像石。

北宋中期以后,金石学兴起,就已经开始有人注意汉画像石,专门收集和整理画像石的拓片;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有金石学家黄易和李克正分别对山东嘉祥的武氏祠进行了发掘考察,引起了对画像石研究的又一热潮;民国时期也有诸多学者研究并且收藏画像石,这一时期还有很多外国学者对画像石研究进行考察、研究、著录,同时画像石也被大量贩卖到国外;建国后,开始科学发掘和整理汉画像石墓。目前,全国发现和发掘的汉画像石墓已经超过200座,汉画像石的总数已经超过一万块。[1]

在这些画像石中,有相当数量与天象有关的内容,本文按照这些画像石上星象图的背景内容的不同来分类介绍。

第一类是比较系统的画出了部分星宿,星辰之间加以连线构成星宿,在星宿附近还刻有表示星宿的物象。其中既有二十八宿成员,也有其他重要的星宿形象。这类是标准的形象图,也必然是装饰在室内顶部的。

山东孝堂山石祠,是为了祭祀墓主人而在地面上建造的石质建筑,大约为东汉章帝时期(AD76-88)建造,祠堂里屋顶正中隔梁上刻有星象图。此图为南北向放置,最北边七星相连为北斗;北斗后有一轮圆月,月中有蟾蜍和玉兔;月亮后面有三星相连,可能是河鼓三星,代表牵牛星。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歌辞之一》:“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黄姑”和“河鼓”乃是一音之转,可能在汉代时牵牛星有代表牛宿和河鼓三星两种意思;牵牛之后有几颗星分布,但已经无法考证具体为什么星宿;接下来有一人正在织布,头上有细线相连的三颗星,这必然是织女和织女星;织女之后为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鸟为金乌;最南边云气之间有七颗星,有人认为其中六颗为南斗,[2]但细看并没有六颗星连在一起,笔者认为还需进一步研究;云彩旁还装饰一鸟,这是画像石上常有的装饰,应该没有特定的含义。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由来已久。周代《诗经·小雅·大东》中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汉代这个传说比较流行,汉武帝元狩三年(BC120)“发谪吏穿昆明池”时还在池畔雕凿了牵牛、织女的石刻,此石刻现在仍保存在西安市西郊长安区斗门镇。

河南南阳宛城区汉墓出土画像石,分为上下连个装饰代,上面装饰云气间有两鸟,一鸟腹上有圆形,圆形内装饰蟾蜍,代表月亮;另一鸟腹上圆形代表太阳。下面一排最左边一星因为不完整,所以不能断定为何星宿;接下来有八星连成一圈,圈内有一兔子,应该为毕宿。《说文》释毕为田网,《诗经》毛传释毕为掩兔用,含义与此处的图像意义相符;毕宿后为四宫中的青龙,青龙颈部有六星,笔者认为竖着的两星为角宿,横着的四星为亢宿。

河南南阳卧龙区白滩汉墓画像石,画面中央最明显是一白虎;白虎背上三星相连,为西宫白虎最明显的星宿参宿;白虎身前有七星连成一周,其内有一兔,这可能是代表毕宿,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昴宿中的天苑星座;此星座下方有四星相连,其中有一人跽坐,应该为织女;画面最右边有一人右手持鞭,左手牵牛,应该表现的是牵牛星,其上三星相连即是河鼓三星,代表牛宿。

河南南阳卧龙区阮堂出土画像石,图中左上方为月亮,月中用玉兔和蟾蜍;月亮下有一龙,代表东宫青龙。周围的星辰大致代表了角、亢、氐、房、心、尾、箕几个星宿。而这几个星宿名称的意义正是青龙身体的几个部分。

以上所介绍的这类天象图是画像石中天文知识水平最高的一类。属于這一类的还有河南南阳白滩汉墓星象图画像石、南阳阮堂汉墓星象图画像石等多处画像石。除第一例外,都在河南南阳,可以反映出东汉时期河南地区发达的天文水平。

第二类也是系统的画出了部分星宿,星辰之间加以连线构成星宿,但是没有装饰代表星宿的物象。

南阳丁凤店出土汉代画像石,画面最左边是金乌背负太阳,金乌前还有一星,应该是在太阳之前升起的启明星,也就是太白星;金乌身后有三星连在一起,应为河鼓三星;河鼓之四星应该为女宿;女宿之后为北斗七星;北斗杓下一星为相,杓上三星为天枪。

南阳卧龙区王寨汉墓前室过梁下装饰天象图,东部刻一背负日轮的阳鸟,西部刻月亮,月中有蟾蜍。日月旁还有两星宿,月亮后面还有两颗拖着长长的慧尾的彗星,这是我国人民早期观测记录彗星的例证。有人认为月亮后面的星宿为处于翼宿的东瓯,[3]笔者认为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制作者雕刻这两星宿必然是有所指的。

以上所讲第二类天象图其实就是第一类天象图的简化形式,没有了代表星宿的物象,但是依然有意识的要刻画某星宿。流行的地区也是河南南阳。

前者所述第二类画像石星象图有一种更简化的形式,星象图中连线的星宿简化为仅画出星星点点来代表星宿。例如南阳英庄汉墓星象图画像石。有人认为此图表现的是幻日的情景,[4]以为除了金乌负日以外的大大小小的圆形为太阳的幻影。笔者认为此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以这样大大小小圆形装饰在南阳和山东画像石上比较多见,有与月亮一起出现的,也有与云气和神兽一起出现的,显然要表现的是明暗不一的星辰。

第三类刻画与星象相关的神兽,但没有明确代表具体星宿的物象,没有系统的刻画星宿的形象。

陕北米脂墓门楣画像一,左右两侧分别为太阳和月亮,太阳内饰有金乌,月亮内饰有蟾蜍;日月之间为分布于云气间的神兽,有虎、龙、玉兔捣药、羽人、鹿、飞鸟、九尾狐等。此处虽然没有明确画出星辰,但是天象图的含义还是很明确的。在云气间的各个神兽虽然不是代表具体二十八星宿的物象,但是也是人们对于星空的遐想和解释,是与星宿相关的神兽。

南阳麒麟岗汉墓,前室墓顶有九条石条组成一幅完整的天象图,中部刻有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四宫;四宫中央有一人席地而坐,头戴三岔形发饰。在汉代这种三岔发饰的形式有时也在画像石中用来表现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此或许不是西王母,结合其所居位置来看,应该是一位主宰天庭中央的极重要的神;四宫东西两侧各有一人身蛇尾的神灵,从发饰和冠饰依稀可以分辨西边的为女性,东边为男性。东边的男性应为伏羲,双手捧日,日中有一金乌,西边的女性为女娲,手中捧月;画像石最东边有七星相连,为北斗;画像石最南边有六星相连,应该为二十八宿中的南斗。

这一处画像石中虽然有南斗、北斗以细线相连,但是这里只是象征性的绘制出天空中最明显的北斗和与之对称的南斗,并不是要系统的绘制天上的星宿,这与前面所介绍的第一类天象图是不同的。另外前面所述第一类天象图中河南南阳宛城区汉墓出土画像石上也有青龙形象,看似与此图类似,但是宛城汉墓青龙是以龙角、龙颈代表角宿、亢宿物象的目的出现,而此处的青龙已经没有严格代表青龙七宿的含义,而是由二十八宿抽象出来的四神的程式化安排。

此类画像石在全国分布范围比较广,在山东、河南、陕北都有发现。说明这种对于星象的认识方法具有普遍性。

第四类是没有系统的刻画星宿,基本没有代表具体星座的物象,也没有与星座相关的神兽。以星宿为背景,主要目的是刻画天上世界。

河南南阳王庄汉墓,墓室顶装饰天象图。刻画了三位长发神人合力共拉一车,车上前有御者,后坐一尊者,五星相连作为车身。这五星应该为紫微垣中的五帝星座,所负尊者即为天地;天地之后有一神人作跪姿;下方有四位长发神人手持罐,作向下倾倒状,应该正在倒水行雨;另有几处星辰应该没有具体所指。《韩非子·十过》记载了黄帝出行时的情景,与此相合:“昔者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架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同墓所出另一幅画像刻画了两为神人手持矛剑在前开路,后有四鱼拉一车,鱼车左右各有一鱼夹道;有神人坐于鱼车之上;后有两神人持戈乘鱼跟随。鱼车上所乘之人应该为御者和河伯,《庄子·大宗师》记载:“冯夷得之,以游大川。”,《楚辞·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乘水车兮荷盖,架两龙兮骖螭。”河伯亦是受制于天帝的天上的水神,所以也同时刻画在上天世界中。

山东嘉祥武氏祠前石室屋顶前坡西段画像,分为四层,描绘了上天世界:第一层刻画仙人出行图。仙人或乘车,或乘马像左行进,最前方有一持笏板拜谒者;第二层,诸多仙人向右行进,为雷神出行图。最右边有两人站于云端,手持锤、凿,接下来有双手舞鞭者为电母。接下来有六个神人共拉一车向右行,车上有人正持槌击鼓,此为雷神。《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首,鼓其腹则雷。在吴西。”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记录了汉人所描绘的雷神的样子:“画图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第三层右边有风伯向左吹风,其余地方装饰有与鸟纹融合的连云纹;第四层刻画的主体为天帝城北斗出行,前后各有拜谒者,《史记·天官书》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这一类天象图中,虽然出现了少数明确的星座,但是这只是刻画了天空中最明显的少数星座,与第一类天象图中有意识的系统刻画各星宿是完全不同的。

第五类星象图只有单个星宿图案,没有整体天象的描绘。隐藏于其他场景的画像中。

安徽宿县出土东汉熙平三年(AD174)画像石,此块画像石为祠堂后壁,右上部残缺。图像分为三层。最上面一层为河伯出行图,有三鱼拉一车,车上坐河伯;第二层主体为阁楼建筑和阙楼,其中有人们生活场景。建筑上方鸟兽动物,其中最大一鸟,口衔星辰。《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者认为此为北斗。笔者认同此观点,但应该注意这类星象图中的星象并没有系统的设计和刻画,偶爾单独出现的星象仅是作为一种装饰,所以没有必要深究具体为何星宿和有何含义;画面最下层左边刻画众人簇拥一矮小男子,这是表现周武王去世后,其弟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故事。画面中间有碑文,碑文右边刻画乐舞百戏。

山东滕州出土画像石与上一画像类似,也是分为三层:最下层为车马出行图;中间一层为拜谒场景;最上面一层左边有一人牵牛,右边与中间一层相连,表现建筑上方的场景。有一羽人手持连珠,蹲在一只大鸟面前。羽人手中所持连珠应该代表星宿。

以上分为五类介绍了汉画像石中的星象图,第一类和第二类的特别之处在于以星辰连线的方式表现出各星座,是汉画天文图中水平最高的形式;第三类星象图中刻画了与星象有关的神兽,最明确的解释了我国古代先民对于星象的思考方式,这一类星象图中的四神图更是淡化了具体的星象,更强调四方与阴阳五行的观念;第四类星象图重点在于表达天上世界的传说,星辰只是作为点缀;第五类星象图中星象更加弱化,只是零星的装饰画面。笔者以此方式分类目的是想要突出这几类星象图不同的含义和思想源流。

另外,有学者认为汉代画像石中的星象图是占星图,[5]这显然是不准确的。首先本文所介绍第四、五类是星象图,星象的意味已经很淡,显然与占星无关。如果说是第一、二、三类,似乎勉强可行,但是仔细深究,却是不对。其一,如此大量的汉画星象图,大多只是刻画各星座,很少有行星的刻画,这样就缺乏占星的意义。只有少数星象图中刻画有彗星,从数量上看,汉画星象图表现占星的可能性很小;其二,星象图所表现的占星学含义与墓主人的利益不能完全符合,没有必要把占星图带进自己墓室;其三,占星的本质其实就是上层社会参与政治斗争的手段。汉成帝绥和二年(BC7),史书记载出现“荧惑守心”的星象,《史记·天官书》云:“火犯、守角,则有战;房、心,王者恶之也。”说明这是灾象,丞相翟方进为此灾异负责而自杀。而根据学者黄一农的研究,[6]当时根本就没有“荧惑守心”的天象发生,这只是为了政治斗争而造出的“假天象”,这说明占星这种手段的话语权在于上层社会的少数人当中,民众不能掌握,更不可能大量出现在墓室;其四,画像石星象图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体现出来的是不同地区工匠的不同风格,从画像石制作的组织关系上来看,并没有专门为墓主人从占星角度来专门设计天象图。

笔者认为画像石中的星象图一不是占星图,只是其中可能蕴含与占星有关的祥瑞思想;二不是对真实的星辰状况的摹写。而应该是表现汉代人们对于宇宙星辰运行的理想模式,这种对于宇宙星辰的思考是与人的生与死的思考相关的,所以才存在于墓葬中。

【注 释】

[1]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m].文物出版社,2000.8.

[2] 中国画像石全集 山东一.图版说明.

[3] 南阳汉代天文画像石研究[m].民族出版社,1995.10.117.

[4] 中国画像石全集6 河南.图版说明.

[5] 韩连式.星图探微,南阳汉代天文画像石研究[m].民族出版社,1995.10.

[6] 黄一农.社会天文学史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

【作者简介】

郝 明,男,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文物考古.

猜你喜欢

星宿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从这个秋天开始
汉画像石上的龙、凤形象比较研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星宿海
星宿借走寒夜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语文俱乐部
广义修辞视野下的身份符号与对称性叙述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