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

2017-06-21陈莹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现代文学

陈莹

摘 要:中国现代文学在沿袭中国古代文学的自然精神方面具有开创性,植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熏陶和受西方反现代思潮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对于自然精神进行了很好的融合。本文就自然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这种讨论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现代文学的特征,把自然精神有效融合在现代文学中,从宏观上认识现代文学乃至人类进程中的绵延不绝的自然精神。

关键词:现代文学;精神立场;自然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02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文学自然精神中的道家自然精神、酒神自然精神、女性自然精神、后自然精神。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精神是植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的精神取向,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结束了两千年的帝制,开启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道路的历史时期、科学民主的启蒙思想开始盛行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精神取向,它既延又革,既不脱中国古代文学精神母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在融合和割裂中寻找平衡,因此决定了中国现代文学自然精神取向的丰富多元化、纷繁复杂性。其中道家自然精神主要表现在现代作家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张扬个性、崇尚自然、提倡天道合一的自然精神取向;酒神精神强调自然人性中强大的生命力,具体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强烈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女性自然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母神崇拜和女性自然精神,母神崇拜最早来源于古代神话中的女性崇拜和图腾崇拜;女性的自然精神是源自西方的女权运动,具体体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女性思想解放为立场的文学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后自然精神是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废墟上,人在无家可归之后寻求的人类灵魂的第二故乡——即自然精神故乡的基础上的自然精神,现代文学后自然精神是中国现代作家在进退失据中寻找灵魂家园的集中表述,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一、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立场综述

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拉开了帷幕,它是继古代文学之后出现的独特的文学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等学者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论述。研究思路多种多样,主要集中于文学思潮、外围文化类型、文化意象的角度。对中国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的过程中,对于精神立场的研究至关重要,只有全方位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立场,才可以深刻认识现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立场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二者产生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决定了它们之间的迥异和分歧,另一方面,文学精神立场的传承性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同构、继承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土壤决定了它的丰富多彩、新鲜生动、别具一格的特征,中国古代文学主要集中于儒释道思想,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这样的意识形态决定了中国古代几千年文学精神立场的单一性、持久性、稳定性。中国现代文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它的不同于前者的精神立场。面对着古老帝国的解体,西方文化的入侵,西学东渐时代的来临,传统文化、传统观念遭到了挑战,进行分裂和重新组合,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复杂性、包容性、丰富性。同时历史理性、实用理性、虚无主义、自然精神、超自然精神等多种综合因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舞台上粉墨登场,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立场,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坛的精神格局。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道家自然精神

五四新文化运动旗手鲁迅的作品《故乡》中的文字,主要融入的是作者对故乡的精神寄托,这也是道家有关隐逸情怀的基本表现。还有《社戏》,作者回忆的视角转向了童年时代在外婆家看戏的生活场景,展现了童年时代美好的生活画面,构建起了那代知识分子的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的最核心的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道家自然精神。另外,中国现代文学中体现道家自然精神的作家作品不胜枚举。郁达夫的作品《迟桂花》、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等都集中体现了作家陶渊明式的无为超脱和隐逸情怀。

三、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酒神自然精神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酒神精神进行了阐述:“酒神祭作为一种洋溢的生命感和力量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一种兴奋剂的作用,它的心理学赋予我们理解悲剧情感的钥匙”、“生命意识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我称这为酒神精神,我把这看作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

中国现代文学酒神诞生的社会背景是:推翻满清帝制,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变革和思想的变革,国门大开,西学东渐,西方思想开始走进中国。文化界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现代文学选择了酒神自然精神。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很多都体现了这种酒神精神,例如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后出现的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延安文学都表现了酒神自然精神。鲁迅的小说《野草》、《铸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保卫延安》等是现代文学作品中酒神自然精神的集中体现。

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自然精神

女性自然精神中的“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母亲形象的女性,主要来源于最初的人类对母亲的崇拜;二是相对于两性之间的女性。母性以及两性关系中的女性是人类原生态、自然的体现。

当时现代文学中有很多文学作品体现了女性自然精神,其中有曹禺的《蜕变》、莫言的《丰乳肥臀》、鲁迅的《补天》、冰心的《超人》、沈从文的《边城》、《繁星》等,这些作品体现的是女性崇拜,它们洋溢着或低沉或激昂的基调。鲁迅的《补天》借鉴了上古神话中女娲的形象,上古神话蕴含着最早的女性崇拜意识,鲁迅赋予她很高的形象;沈从文《边城》中对秀秀的描写,是人类原始女性美的描写,是建立在两性关系上的女性自然精神的描写。

五、中国现代文字中的后自然精神

寻求出世、清静无为的道家自然精神,洋溢着生命热情激越的酒神自然精神、母神崇拜的女性自然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学自然精神的母题,同时也影响五四一代知识分子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三种精神直接指向人和自然的和谐,指向人类最初的自然母题,其中容纳了传统文人的灵魂复归,隐世遁逃的内求精神,那么随着五四前后社会体系、思想思潮的改变,崇尚科学、民主,反封建、反传统,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的思想运动的开展,都市文明走向急速前进的道路,在都市文明世俗化转变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问题,文人的厌世情结随之出现,于是文学摒弃了世俗的价值取向,走向了崇尚自然的道路,走向古代文人桃花源式的精神探索之路,中国现代文学开启了后自然精神。随着都市文明的异化对心灵造成的挫伤,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将会走向后自然精神。

六、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立场和中国现代文学审美立场的区别

如果认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所体现的文学精神立场是在道家自然思想和儒家思想之间展开的,那么现代文学精神立场则呈现出了多种可能性,多种精神立场相互激荡,相互补充,相互抵触,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多元的精神立场。受不同的精神立场的支配,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精神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是不同的,中国古代的审美精神稳定、单一、内敛、沉静,凝滞,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精神体现在激越、喷薄、动荡、流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在现代性不断激化的历史进程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始终是激进变革的先驱,它既是一面镜子,也是历史中最内在的那种躁动不安的情绪和精神。在那些剧烈的变革时期,在那些猛烈发生的历史断裂过程中文学都扮演一种推波助澜的角色。”历史背景决定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部开天辟地荡气回肠具有颠覆性的思想文化史,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多种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汇,散发出永久的光芒。中国古代审美特质被消解在了荡气回肠、喷薄欲发、激越反抗、重新构建、推旧出新的文学进程中。

总结: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是五四时期文学现象的重要体现,多元文化因素的交汇,产生了文学现象中的多种自然精神,它以层出不穷、色彩缤纷的形式闪烁在现代文学文坛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以古代儒家孔孟精神为主体的价值体系的继承和再创造,最后抛弃了传统文学精神,构建起了多元的独特的文化精神。自然精神的出现,是现在文学史的坐标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主义文学论(下)[J]. 王富仁.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5).

猜你喜欢

现代文学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工农兵话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革命性”重构
杨义《对现代文学作现象学的研究
——以“办部书现象”为例》收稿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现代文学源头下的韩国文学探析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
——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台湾文学部分
中国现代文学教堂书写的空间叙事
诗·思·史——“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念与方法探析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