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漆器 文化精品
——福州脱胎漆器的前世今生

2017-06-21陈靖

艺品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漆漆艺漆器

陈靖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美术漆器 文化精品
——福州脱胎漆器的前世今生

陈靖

福建省商务厅副厅长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从河姆渡走来,中国漆器一直以其蕴藉高雅之美卓立于民族艺术之林,而近现代最能体现其内在气韵的当属福州脱胎漆器。福州脱胎漆器质地坚固轻巧,造型典雅别致,色泽瑰丽鲜艳,装饰精美细腻,各方人士称之为美术漆器,与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三宝”。

底蕴厚重贵创新

福州城内外自古就看不见成片的漆林,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漆器产地。自唐以降,这里一直不断有漆作之记载,如唐之脱胎佛像、宋之福犀和明之剔黄器。直至晚清和民国时期,在沈绍安脱胎漆艺的引领下,数百家漆坊林立榕城,福州才真正成为了中国的漆艺重镇。

沈绍安(1767—1835),沈氏漆艺的奠基人,福州脱胎漆器的鼻祖。自沈绍安恢复创制脱胎漆器起,其技艺历经七代族传家承,巧匠如林,漆业昌盛。沈绍安之所以名载史册,原因不外乎有三:其一,把夹纻技法在民间广泛运用和传播,并从主要用于夹纻造像演化成制作各种日用品;其二,以金银和各种色料入漆,使长期以红黑为主色调的漆器变得绚丽多彩,这方面可能更多地要归功于其子孙后代的变革创新;其三,讲求质量,工艺精益求精,而且使这一优良传统代代承继。沈绍安漆器中最为珍贵的是金漆作品,早期通常使用“沈绍安金漆”概念,1914年在美国出版的一本英文书就叫《中国福州著名的沈绍安金漆》。

从19世纪末开始,沈绍安第五代传人声名鹊起,在款式创新、彩漆装饰、薄料技法等方面贡献良多,促进沈氏脱胎漆艺美名远播,推动沈氏家业蒸蒸日上。那时候,福州脱胎漆器也从沈氏家族独家经营逐步发展为多方参与竞争,最终实现了从家业到行业的转变。综合各方面历史资料,晚清至民国时期,各类福州漆器店号总数接近三百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五十多家,沈绍安家族中最出名的店号分别是兰记、恂记、正记(镐记)、熺记、恺记、愉记和德记,颇成追赶之势的有林钦安、郭钦安、林大美、闽中奇、姚传鸿、新奇春、锦华、双兴、林濂记、胜绍安、陈泰成、国光泉记等漆器店以及工读并重的福建工艺传习所、福建惠儿院等机构。

晚清至民国时期福州脱胎漆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断地致力于推陈出新,而且成效斐然。这种不懈创新的状况,也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二三十年。在脱胎技法方面,从最初的小孔进水脱胎法逐渐改进形成无底进水脱胎法、聚散木模脱胎法、干打毁模脱胎法等,极大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省耗

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在髹饰技法方面,早先陆续推出了彩髹、彩画、印锦、台花、雕填、镶嵌等技法,新中国成立后又发展了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等技法,并且把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艺术结合起来,使漆器的表面装饰琳琅满目;在品种花色方面,发展形成了人物、花瓶、果盘、盒子、用具、家具和定制类等各式产品,共有18类1200多个花色品种,品类之多在全国漆器行业首屈一指。

沈幼兰先生在1915年创办的“兰记”漆器店位于福州仓前山塔亭路53号,店门口中间是沈幼兰

龙凤呈祥博古架50cm×28cm 大漆、木胎 清末沈绍安漆艺馆藏

经过沈绍安第五代传人为代表的福州漆艺人的精心打造,祖辈手上的漆器工艺品已然脱胎换骨,演变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科学的中国》1937年第11期刊载的《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展品概述》一文指出:“一言漆器,莫不称福建漆器及江苏漆器为最佳……漆器为一种珍贵之手工艺品,其种类可分为四:(1)美术品,如丝绸漆器;(2)装饰品,如木胎漆器;(3)家常用具,如烟盒、茶几等;(4)用具,如匾、桌椅、寿器、铺店柜台及招牌等。后三种各省均能自制,而第一种则为福建特产。”暂且不论此种分类是否科学,但把脱胎漆器精品推崇为美术品则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的《今世中国实业通志》,吴承洛在这部著作中提及:“漆器为吾国最有名之美术品之一,亦有盛名。”“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对他人所赠的两件沈氏漆器爱不释手,性情率真并且多才多艺的他写道:“予昔未见沈器真品,辄以西邦称誉为过,今睹此,始叹其技之神誉之当焉。若潍县、扬州诸制,则粪土耳。”实际上,不少福州漆器店号也无不自豪地把自己的产品叫作美术漆器,这可以从沈绍安兰记仿单、沈绍安恂记漆器证明书、闽中奇漆器店广告、林大美漆器款识等处得以证实。

可以说,沈绍安家族恢复创制脱胎漆艺、金银彩髹等技法,成为晚清到民国漆艺中最富创意的贡献,带动了福州漆器行业的加速发展。从此,福州漆器从底胎到上色形成完整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福州也迅速成为中国的漆艺重镇,为巩固和提升中国漆艺的国际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布脱福满乾坤大瓶高60cm 大漆、布胎、底座木胎 1914-1976年 李芝卿沈绍安漆艺馆藏

脱胎薄料寿星高43cm 大漆、布胎 1915—1952年 沈绍安兰记沈绍安漆艺馆藏

多宝如意脱胎摆件长25cm 大漆、布胎 1915-1952年 沈绍安兰记

龙纹印锦赏盘直径20cm 大漆、木胎 1915-1952年 沈绍安兰记沈绍安漆艺馆藏

金漆花觚高21cm 大漆、布胎 1924年 沈绍安恂记沈绍安漆艺馆藏

金漆如意摆件65cm×17cm 大漆沈绍安漆艺馆藏

绸胎弥勒23cm×13cm×16cm 大漆、绸胎 1915-1952年 沈绍安兰记沈绍安漆艺馆藏

金漆彩绘山水人物长颈瓶7.5cm×34cm 大漆 1915-1952年 沈绍安兰记

千文万华美誉传

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福州脱胎漆器,以创新见长,以质量服众,更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醉人的艺术呈现,因此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和挚爱。

福州脱胎漆器千文万华,特点十分明显:一是质地轻巧。脱胎漆器成品中的成分只有漆、夏布或绸布及一些辅料,坯胎较薄,即便看似庞然大物,实则也十分轻便。二是器物坚固。脱胎漆器的制作颇为不易,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其工艺非常复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器物的坚固特性。三是造型美观。脱胎方法和材料的不断创新发展,方能脱出仙佛人物、鸟兽瓜果等各种复杂造型,而且在设计时追求造型美观。四是装饰典雅。源源不断的漆艺创新,使脱胎漆器表面装饰更加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一件件精美无比的福州脱胎漆器,既是走进日常生活的实用品,也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把人们的生活点缀得绚丽多彩。人们赞赏的不仅是福州漆器的轻巧、坚牢乃至实用,而更瞩目于其优美独特的造型、雅致多样的装饰和明丽和谐的色彩,如同明珠般闪烁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在海外,福州脱胎漆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赢得了国际各方人士诸如“珍贵的黑宝石”“东方难得的珍品”“髹饰之光” 的由衷赞誉,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世界博览会和国际展览会。早在19世纪中晚期,福州脱胎漆器就通过世博会平台,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风采。1900年巴黎世博会,沈正镐以参展作品莲花盘、茶叶箱率先摘得头等金牌后,福州脱胎漆器在世博会上获奖便一发不可收。据统计,在1900年至1939年间举办的15场国际展览会上,至少有13家福州漆器店及漆艺机构先后获得37个奖项。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佳绩,任何一种中国工艺品那时候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国内,福州脱胎漆器好评如潮,被公认为中国漆器第一。在1905年至1940年间举办的14场展览会上,至少有13家福州漆器店及漆艺机构先后获得34个奖项,获奖次数和等级在中国漆器中都堪称第一。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脱胎漆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例如,1981年至1990年,国家经委、轻工部共同举办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选活动,成为全国工艺美术领域的最高奖励。福州脱胎漆器在多届评奖活动中多次榜上有名,共获得金杯奖、银杯奖各2项,优秀创新设计一等奖、二等奖16项。

银漆彩绘西园雅集图梅瓶高55.5cm 大漆、布胎、底座木胎镂空 1930—1939年 沈绍安兰记沈绍安漆艺馆藏

翻开相关的历史资料,对福州漆器极尽溢美之词的比比皆是。以时间为序,摘录数例如下:《中国美术》(波西尔著,戴岳译,商务印书馆1924年出版)记:“福建漆器,最为悦目,其质清莹,其面光滑,其凸起之花纹精细绝伦,其光影之明暗,深浅合法,其景物之布置及描绘之色泽,亦甚均匀相称。”《今世中国实业通志》(吴承洛著,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记载:“福建之漆器业,多集于福州。福建漆器之佳作,在国内称第一,其出品彩色匀配,画尽巧妙。金银所画之花样,亦复精工。言画漆者,当首屈一指也。在南洋一带,外人拱如珍宝。”《中国地理大纲》(王云五主编、张其昀著,1930年印行)称:“福州漆器,外人称为‘中国三长’(丝绸、瓷器、漆器)之一。”《近代中国实业通志》(杨大金编纂,中国日报印刷所1933年印行)颂曰:“吾国之漆器,以福州所产为最佳。”《重编日用百科全书》(商务印书馆编,1934年出版)记载:“漆器为中国著名艺术品之一。现今所产,以福州为最佳。”《中国著名土产》(杨德惠编,1947年出版)记:“中国的漆器,世界有名。福州漆器,国内首推第一。”

薄料彩漆万寿菊盘26cm×6cm 大漆 1884年

一直以来,福州漆器与各界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茅盾、巴金、冰心、老舍、沈从文等文学巨匠,都曾在众多作品中展现过福州漆器的风采。胡适先生曾用他的白话文写道:“福州的漆器,又光明,又韧固。那所画的花木人物,无一不好。”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在宣传推广福州漆器方面贡献良多,1933年女儿出嫁时,还把一套福州漆器茶盘作为陪嫁品。蔡元培先生曾经担任中华民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征品审查委员会主席,对福建漆器赞赏有加。郁达夫先生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期间,不时从福州到上海、杭州住些日子,每每购买福州漆器赠送外地朋友。1941年春,著名爱国侨商胡文虎抵达重庆拜会周恩来、叶剑英及蒋介石等国共要人,商讨抗日救国大事,期间获赠一件福建漆器烟盒,上书:“胡文虎先生惠存。叶剑英敬赠。”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脱胎漆器精品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选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在新中国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百余年来,福州老漆坊历经市场沉浮,陆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它们留下了独特的创新技法,留下了经典的传世精品,也留下了非凡的创业轨迹,这些无不成为当下振兴福州脱胎漆器产业的宝贵财富。

猜你喜欢

大漆漆艺漆器
重庆师范大学作品欣赏
蒲美合作品选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漆器收藏三问
奇妙的漆艺之旅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如何辨别新老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