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学习”英语教学的思考

2017-06-20张亮云

成长·读写月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张亮云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一种体现上述特点和要求的学习方法——“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近二十几年来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通过将“体验式学习”运用于教学实践,克服传统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言形式,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过分重视知识的单方向的灌输,忽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建构;过分重视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的弊病,创建让学生直接透过体验而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英语教学;新课程改革

传统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言形式,忽視语言的交际功能;过分重视知识的单方向的灌输,忽视学生对于知识的自我建构;过分重视学习的结果,忽视学习的过程。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改革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1]。有人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20%;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80%!因此当教育界呼吁“减负”,学生们将英语学习过程总结为“学了背、背了考、考了忘”的时候,“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一种体现《新课程标准》特点和要求的学习方法向传统学习方式发起了挑战

一、“体验式学习”的特点

“体验式学习”与传统语言学习的区别比较如表所示:

由表可见,“体验式学习”重视学习者最初的体验和具体经验,它是一个人直接透过体验而建构知识、获得技能和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通过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和亲自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积极地接触语言,并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语言,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逐步改变主要依赖机械记忆语言形式的陈旧学习方法,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他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主动建构,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以及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

二、“体验式学习”的基本理论模型

哈佛教授David Kolb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角度对“体验式学习”做了很多研究和阐述,发表了丰富的论著。他用四个元素来描述“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模型: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的形成,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他认为体验学习可以描绘成一个四阶段的循环周期(见图1)[4]。由图我们可知“体验式学习”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特点:(1)情境性;(2)学习过程的亲历性和反思性;(3)学习结果的个体差异性。

三、“体验式学习”的英语教学实践

以高二英语必修5(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Unit 2中的Using language教学为例,进行如下教学设计。(Using language部分是一位中国游客游览英国伦敦的旅游手记,简单介绍了伦敦的历史、建筑和文化)

确立主题任务:了解伦敦悠久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掌握旅游简介的写作方法

组建合作小组:将学生按同组异质分成若干小组,每组10-12人,并选出小组负责人。

(1)个人学习:学生组内分工,一部分收集整理有关伦敦风光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另一部分搜集本地名胜古迹的资料,并列出要点。

(2)小组交流:交流各自获取的信息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手抄报形式)。

(3)班级展示和评价:通过“导游和游客”的角色扮演,展示各组的研究成果,并相互评价。

(4)复习与反思:写作名胜古迹的旅游简介。了解异国文化。

通过这样的“体验式学习”教学设计,学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了介绍一处名胜古迹的方法,同时在实践中学习,运用和巩固了英语单词和语法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体验式英语学习”教学的反思和启示

(一)“体验式英语学习”教学学习材料的选择

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都不可能适应所有的课程、所有的学习材料,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教师在实施“体验式英语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有的放矢,考虑其应用于教学的局限性和适应性。选择的学习材料必须便于学生收集资料。因为教材中选用的学习材料有的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没有任何最初的体验;或学生感觉高深莫测,不可逾越;或流于说教,学生没有积极的兴趣等。

(二)“体验式英语学习”任务的设定

任务是学生有目的地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而采用的活动,任务的结果可能是具体的(如报告或演示),也可能是抽象的(如问题、辩论)。“体验式英语学习”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自发地解决问题。教师则是资源的提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促进者。另外在任务的设定时还要注意最终的任务目标是交际能力所达到的最终要求,而这些最终目标又是现实的和学生可以实现的。

(三)“体验式英语学习”情境的创设

新课程倡导英语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活泼、接近实际的学习环境,[5]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6]因此“体验式学习”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体验在个体学习中的作用,把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与特定的体验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同时,在这过程中还能对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在“体验式英语学习”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两点:(1)重视情境在学习中的作用。把学习置于一定情境中,让学生进入情境或介入实践活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2)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学习的过程是掌握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但只有伴随着个人的情感体验,知识学习才深刻,技能形成才有效,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四)“体验式英语学习”的反思和评价

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生得到的可能只是一种直观的感受,也许跟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感受差不多。为了使学生产生的体验对他们更有意义,使这些体验对他们的发展,特别是情意的发展有更大的作用,在具体体验后,老师要引导他们进行回味、反思。英语教学中采用的反思形式可以是在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后,设置说话或讨论环节,或者是进行小练笔、作文。学生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过程,就是对体验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在互相的启发下,他们可能还会产生新的感受,因此这还是一个再体验的过程。

同时学生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进入情境,而是以他们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因此,“体验式英语学习”的结果总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的,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感受、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样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就要注意评价的多元性。

五、结束语

“体验式英语学习”有着广阔的前景。它既有着目前先进的理念如建构主义的支撑,同时又符合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教学和形成性评价的要求,顺应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学生情绪体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在新课程英语教学改革中要大力学习“体验式学习”的有关理论,大胆实践,努力寻求英语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闵玉娟.“体验式英语学习”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3]李湘,袁志芬.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

[4]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体验式学习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