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2017-06-20郭士腾

文教资料 2017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应用要点积极心理学

郭士腾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孝义 032300)

摘 要: 现阶段积极心理学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并在实际中有着广泛应用。思想政治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與本质存在一定互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向着社会需求及国家需求方向发展。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探讨如何有效应用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强化教育效果,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具有积极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本文主要分析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 思想政治 积极心理学 应用要点

引言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学生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是校园生活中与大学生接触最为紧密的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采用说教式的方法。积极心理学价值取向不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还进一步丰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与内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现状

(一)作用分析

1.了解思想动态。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就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现阶段学生思想问题呈现复杂化趋势,加上学生个体差异性明显,特别是“90后”大学生思想变化快、个性显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明确,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迅速开展工作,解决学生思想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可以及时有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疏导、排解。

2.拉近师生关系。人与人的交往离不开交流与沟通,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也是这样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恰好满足这一需求。成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消除师生隔阂、打破双方身份壁垒,搭建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建立双方互信,强化彼此情感交流。整个思想政治交流过程是师生间心灵碰撞、情感互动的过程,只有真切互信,双方才能产生共鸣,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最终实现信任。交流过程中辅导员与学生从语言到思维完成双向交流,实现信息传递与情感互动。

(二)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素质,其与学生心理成长、学习生活行为及思想道德有着直接关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总体呈现积极向上的特点,政治路线正确,极少出现大问题,学业投入方面略显不足。但随着教学改革,高校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一些不足,具体为管理方式与教育模式相对陈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或停留在表面,未充分发挥作用。学生德智体发展不均衡, 这种教育冲突容易引发学生与辅导员的矛盾,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加上网络普及,大量信息出现冲击学生的观念,加大辅导员工作难度。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一)抓住工作核心

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实现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由青涩到成熟进而到沉稳,就是成长与发展,实现普通人的良好发展正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恰好符合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学生工作的本质就是教育、管理与服务,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开发学生各项潜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而积极心理学符合各项要求,可以有效创新学生工作。

(二)创新工作方法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过程中侧重于事后管理,也就是当事情发生了才采取措施。这本身就是一种补救,无论事后补救得多么完美,但是已经产生的损失不可挽回。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弥补不足,通过事先预防与管理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学生教学、管理及服务问题产生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是问题发生后才补救,可以说这本身就是学生工作的创新。

(三)改善工作关系

现阶段高校与学生分别扮演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角色。但每个学生都是充满特色的个体,如果高等院校仅将学生看作接受者,长期下来就会直接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与活性。积极心理学要求高校教育将学生作为主体,高校扮演指导者与引路人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辅导员思政管理工作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改善思政工作中的主客体关系。

三、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一)培养学生积极心态

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溺爱中长大,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关爱父母、长辈和同学的意识,且容易冲动,承受不了挫折,有时还会产生自卑心理。针对这些问题,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可以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定期为学生开展感恩与宽容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积极心理学曾做过一个研究,感恩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在逆境中的适应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所以,面对现在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可以从感恩沉思、感恩方式、感恩记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感恩心态。宽容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类似,主要是通过宽容教育减少学生与同学、家长之间的矛盾。从大方向来讲,能缓解社会矛盾。辅导员在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宽容干预教育,使矛盾中被冒犯的学生能够快速平复心情以积极宽容的心态原谅对方。逐渐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拥有良好的社会心态,从而以良好的思想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和以后遇到的挫折。

(二)巧妙使用激励教育

积极心理学倡导赞赏教育,也就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都可以学习与获得成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需求,比如大一新生最大的困扰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等问题;毕业生则多担心毕业与就业问题。辅导员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教育指导外,还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选择恰当时机进行谈话教育,解决学生心中担心的问题。沟通包含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这里主要指非语言沟通。在谈话过程中,辅导员要在注意倾听的同时注意学生不经意间泄露的微表情,如紧蹙的眉头、闪烁不定的眼神、紧握的拳头、抖动的双腿等,这些都透露了学生当时真实的内心状态。辅导员如果认真用心观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就会切身感受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共鸣,甚至有时会发现他们的话其实与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不同的。辅导员应该及时提出并帮助学生纠正,确保他们身与心健康发展;“不吝啬”赞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很大程度上,维护人的正当行为不仅是理性,还包含人的情感,即再理性的人也是有感情支配的。在大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里,有着对于真理追求的美好愿望。因此,在谈心过程中,辅导员要多用激励性的词语,引起学生注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利于谈心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容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因此,辅导员要经常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在谈心时及时加以鼓励和赞扬,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又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

心理学家彼得森曾指出:“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积极心理学曾指出,虽然人在形成积极人格和感受积极体验方面受基因遗传的影响,但这一过程更加依赖人所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即环境影响性格。要营造出积极的氛围就应从三方面入手:宏观层面,政府要有相应的措施对学校进行支援;中观层面,校园在制度、文化建设和景观设置方面要积极支持;微观层面,辅导员在学生周围建立起一个积极的团体,潜移默化中帮助每一名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探索,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结语

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以弥补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工作实效性。辅导员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时候,应该保证自己充分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与技巧,避免出现生搬硬套、词不达意的情况,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促进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念.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J].牡丹江学院学报,2016(05):11.

[2]罗黎.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就业影响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20):45.

[3]曹十芙.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J].中国教育,2014(13):92.

[4]周君.高职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对策[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A4):37.

[5]胡承林.非正式学习与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123.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应用要点积极心理学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