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融于生活

2017-06-19陈春荣

教师·下 2017年5期
关键词:铁块现实生活体积

陈春荣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把生活素材运用到教学中,使上课素材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生活素材,让学生对知识有熟悉感、亲近感。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有意识地将要学的知识设计成学生熟悉和经历过的生活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熟悉又亲切,拉近与学生的認知距离,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培养思维能力,初步建立良好的数学意识。

如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可以创新和重组教材,不用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带着学生到公路旁体验,先让学生观察车辆的流向,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习小组记录五分钟内各种机动车和自行车经过的数量。还要重点讲清小组分工和任务,一人计时,一人记录,其他人观察车流和算出数量。我发现学生刚统计时正确率较低,有些小组无从下手;有些小组用数字叠加的方式统计;有些小组边统边忘,显得手足无措。这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总结得出他们的统计方法是不科学的,再引导他们利用画“正”字法进行统计,统计完后根据“正”字的笔画算出车流数量。一经点拨,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得心应手,牢固掌握了统计方法。这种置身于生活中的情境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便于接受知识、掌握新知。

二、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知识应用的条件,创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基本经验、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时,先出示“327-198”让学生计算结果,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列竖式计算。在教学简便计算时,学生对“327-200+2”不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我精心设计了购物情景:让学生带着327元去商店买198元的脱水机,到商店后应从口袋中拿出()张一百元来付钱,营业员找回()元,口袋中还剩( )元。学生填完后用算式表示出求还剩多少元的算式,即“327-200+2”,然后让学生比一比哪种算法更简便。利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能使数学知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离不开生活。

三、在现实生活中发展思维

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的知识往往会深刻地储存在记忆之中,“心灵才能手巧,手巧也能促进心灵”。因此数学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在活动中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有序地加工和理解数学知识,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比如,教学“行程问题”时,由于是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涉及出发点、出发时间、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等诸多因素。受粗浅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对行程问题中的概念、术语的理解比较困难,从而形成思考障碍。基于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在教学前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表演:两人对走、两人背走、两人追赶……然后分别通过教具演示和画出示意图,使学生在“玩”中理解行程问题的概念和数量关系,有利于建构模型。这种有目的地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况中整体感知、亲身体验现实的数学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素质的训练起到良好效果。

四、在现实生活中创新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学习方式、学习经验及有关的数学知识结构为基础,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其养成探索习惯,创新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切实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比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有规则的圆柱体积学生容易掌握,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不规则的物体,像遇到一块既不是长方体、正方体,又不是圆柱、圆锥的小铁块时,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教师可适时设计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形玻璃杯、直尺和不规则的小铁块。实验时先让学生往两个杯子中倒入相同高度的水,然后将小铁块放入一个杯子(完全浸没),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杯子的水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思考:水面升高部分的体积和小铁块有什么关系?组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等于小铁块的体积。想一想: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怎样计算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测量出杯子的直径和上升部分水的高度,根据V=SH解答出新问题。这样设计,鼓励学生动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操作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意在创新学法,应用数学经验进行再创造,使学生潜能得到最优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童坊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铁块现实生活体积
铁 匠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假期归来
紧扣“不变量”灵活解决问题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