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线”的城市进阶

2017-06-19麦岚

齐鲁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榜单人才

麦岚

近日,“新一线城市研究室”发布新榜单《2017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其为338个中国城市再分级,评出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9个五线城市。

类似的城市发展榜单不在少数,评比标准大同小异又各有偏重。也许正如榜单所说,中国城市的进化并不是只有一条确定的道路,沿着自己最擅长的轨迹,才会成为人们心中那个特别的城市。

上榜的“新一线”们

日前,“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在上海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北上广深依然坚挺的位列一线城市,而新一年的15个“新一线”城市揭晓,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重庆、天津、苏州、西安、长沙、沈阳、青岛、郑州、大连、东莞、宁波。

相较于2016年年度榜单,成都、杭州、武汉继续包揽前三名,正在迅速接近“第一集团”;苏州跃升明显,进入前十;东莞和郑州成为了新晋的新一线城市;而厦门和无锡则降为二线城市。

过去一年,华为的终端总部和企业数据中心要从深圳搬到东莞,算得上是中国城市中发生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甚至引发了有些耸动的“东莞取代深圳”的争论,让人开始重新看待这座距离深圳60公里的城市。

从东莞的数据表现看,这座城市在商业资源集聚度上的表现最突出。东莞有1064平方公里的商业面积,代表城市基础商业指数的餐饮店和杂货店数量也都在全国前十。如今东莞有了7家优衣库,而4年前它还一家都没有;星巴克门店从2013年的13家增加到31家;喜茶一类的网红奶茶店也早早来到这座曾经夜晚没有生气的城市——这与过去那个有些“土气”的代工厂形象完全不同。

而真正重要的是,在以电子制造业为核心支柱、拥有海量工厂的东莞,已经有了OPPO、vivo这样的手机行业佼佼者,未来还会有华为加入。这个正在变化中的城市给了许多年轻人机会,并用更好的生活将他们留了下来。

郑州的排名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城市枢纽地位改善。2016年10月,郑徐高铁开通,这意味着郑州通过高铁联通了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份,盘活了中原地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现在,郑州能通过高铁直接抵达129个城市,是全国高铁直达城市数量排名第6位的城市。

尽管这些新兴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它们确实开始成为许多人所寻找的最适合的城市。并不是所有城市都要做互联网,做金融消费,或者做房地产,每座城市都有它原本擅长的领域,而这些领域有着把相同追求、不同特性的人吸引在一起的能力。本质上,这就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城市分級的榜单指数

相比于这份榜单,其背后的发布机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也引起了公众好奇。

据了解,“新一线”城市概念由《第一财经周刊》在2013年依据商业魅力为中国城市重新分级时首次提出,榜单目前在行业内建立了一定的权威和认知度。从最早属于第一财经周刊的一个普通专题,到后期成立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团队,更独立的研究生产城市数据相关内容,短短的时间内,“新一线”这个品牌在新闻生产和商业化的火速实践,给大数据和传媒产业的深度结合,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据新一线研究所人员介绍,其研究数据根据最新一年的160个品牌商业数据、17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沿用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邀请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为五大指标的权重赋值,以专家打分法的方式计入评分体系;并在二级指标以下的数据中分析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赋权,做出了这份大榜单,为338个中国城市再分级,评出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和129个五线城市。

具体到山东,青岛位列新一线城市,济南携手烟台位列二线城市,潍坊、威海、济宁、淄博、泰安、东营等位列三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对于城市没有一二三线的划分,只有关于城市规模的划分。其中: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至1000万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至500万为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至100万为中等城市;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则属于小城市。根据这一划分标准,济南属于大城市的规模。

此外,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作为一家较权威的科研机构,也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对城市的经济发展等各项指标进行排名,但也没有划分出等级。

不过,从各类榜单都可以看出,进阶城市往往拥有类似的条件: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庞大的中产阶层人群以及可观的政治资源;或为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多个省份具有辐射能力,有雄厚的教育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便利的交通;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和独特的城市魅力。

或许,我们关注、研究榜单,是希望向上看到希望,向下看到动力。

城市吸引力:逃离北上广后去哪里

北上广深,以及不断接近的成都杭州武汉,进入一线的城市在增加。这似乎是好事,因为梦想可以野蛮生长的城市越来越多;这似乎又是坏事,因为随着这些城市房价和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想要逃离的地方越来越多。

房产开发商“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这个趋势自然是了然于心,并且开始了资本布局。据报道,各大地产商开始布局二三四线城市,房企高价在一线周边地区拿地的势头也丝毫不输给当年开发北上广深的时候。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少二线城市也逐渐发展起来,可以容纳的行业越来越多,企业数量在逐渐增加。因此,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就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虽然二线城市不如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工资水平,但消费水平也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生活压力也没那么大。这也是越来越多在一线城市打工的人群,选择回到离家更近、更宜居的二线城市就业的重要原因。

据脉脉数据研究院描绘,逃离北上广的人们大概是这样的:拥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追求较高的生活品质,在一线城市积累了一定工作能力之后移居二线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

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苏州、武汉、成都、天津、南京、郑州、西安、合肥和厦门,成为人们离开北上广深杭后,实际去往的9大热门二线城市。

为什么是这几座城市?脉脉解释,制造业类的工作机会在苏州占优,成都和西安在电子和技术上占优。并且这些二线城市的特点是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融合较好,本地语言已经不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文化上的包容性很强。

实际上,不少新一线以及二线城市伺机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自2016年年底以来,15个新一线城市中有10个出台相关政策,“给钱”、给房、给户口成吸引高学历人才的筹码。济南、合肥等城市给出的条件也尤为丰厚。

日前,山东济南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共分5部分30条。近年来,为了引进人才,济南在不断更新政策,给人才更大的吸引力。据了解,此次新政规定的补贴金额创下历史新高。

据濟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刘勤介绍,济南要实施顶尖人才集聚计划,对新引进或培养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新当选和全职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层次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生活补贴。

此外,着力培养本土重点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并给予最高3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围绕支撑产业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产业金融人才集聚计划,给予引进的金融人才最高100万元的生活补贴。

根据不同情况为新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应住房保障服务,比如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住房问题,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领军人才,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贴或最长免租5年的住房。

为吸引优秀年轻人才,济南还将对企业新引进入户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按照每月1500元、10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租房补贴。新引进的市级以上领军人才需要购买住房的,可不受户籍、在济南市缴纳一定期限社会保险等限购政策影响。

另外,今年1月,青岛发布政策称,对2017年1月1日以后在站博士后(不含在职人员)发放每人每年6万元的生活及住房补贴,总额不超过12万元。对出站后6个月内在青岛办理就业手续且落户在青岛的博士后,给予其20万元安家补贴。

也许正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所表示的,单靠某一个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使得一座城市成为好的城市。但另一方面,中国的新兴城市也在证明,沿着自己擅长的轨迹,它们也能逐渐进化。这种进化的要义是,为城市带来更多有潜力的人,并把他们留下来。

猜你喜欢

榜单人才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