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会”走向“会用”

2017-06-19王月秋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会

王月秋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分配律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彻底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原则与算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通过分析学生在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时常出现的错误,采用提高巩固和拓展延伸等措施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难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20-03

數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其中,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运算定律,合理使用乘法分配律可使计算简便,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由于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很多,一直都是学生掌握不好的内容。

【错例1】概念理解不清,造成丢三落四。

【错例2】为了凑整而凑整,生搬硬套。

【错例3】对乘法分配律理解错误,造成计算错误。

【错例4】混淆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

在课堂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能够理解和运用乘法分配律,独立作业时怎么会出现这五花八门的错误呢?我陷入了思考:

①乘法分配律到底难在哪?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

②是我的教学存在问题吗?

③如何在教学之初改进,并在错误发生之后进行矫正呢?

基于此,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及学生各种类型的错误进行一一分析,同时深入研究教材的编排和知识的结构,得出学生在乘法分配律应用计算过程出现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复杂。乘法分配律不但符号复杂,形式也复杂。乘法交换律“a×b=b×a”和乘法结合律“(a×b)×c=a×(b×c)”都只有一种乘号运算符号,不管怎么变,运算符号始终不会变,而且等式两边的数字个数都不变。乘法分配律“(a+b) ×c=a×c+b×c”含有加号和乘号两种运算符号,且等号两边的符号、数字的个数及运算顺序也不完全一致。这样,形式上的复杂多样,给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添了难度。

第二,抽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直观而形象,学生几乎看着公式就能准确描述出定律。乘法分配律文字语言表述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既是“分别相乘”,又是“再相加”等关键词语,学生觉得抽象又复杂,难以归纳,造成记忆负担。

第三,多变。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应用中模式固定,最多是交换一下位置,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如25×7×4×9=(25×4)×(7×9)=100×63=6300。乘法分配律在应用上变化多样,有基本应用的,如36×55+64×55=(36+64)×55、(125+41)×8=125×8+41×8;还有各种变式应用的,如99×35、38×99+38、26×36+13×28……这样在“变”中找“不变”,又在“不变”中找“变”,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乘法分配律,为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呢?

一、在比较中赢得探究

探究学习是学生不断经历猜想、验证、思辨的过程。在探究学习时,教师提供的探究学习材料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的前提和基础。

以往的教学都是从一道题目入手(如学校购买校服,上衣每件35元,裤子每条25元,买3套,一共需要多少元?),引导学生得到35×3+25×3和(35+25)×3,进而让学生观察、举例、总结、应用。这样的教学素材缺少了对内在运算意义的引导,忽视了对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联系和比较,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只放在算式的形式结构变化上,而这样的记忆犹如搭在一堆流沙上的建筑,稍加干扰就立刻散架,甚至无法复原。为此,我重新设计学习材料。

1.引入

题目:城西文具店有练习本2箱,每箱4包,每包有25本,一共有多少本练习本?

(1)学生列式后计算:(2×4)×25或2×(4×25)。

(2)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3)乘法结合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4)括号中的乘法能不能变成加号?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2”表示“2箱”,“4”表示“4包”,“25”表示“每包25本”,单位不同,不能相加;乘法结合律中的乘号不能变成加号。

2.展开

题目:城西文具店有练习本2包,每包25本。又采购了同样的练习本4包,现在一共有多少本练习本?

(1)学生列式后计算:25×(2+4)或25×2+25×4。

(2)“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5×(2+4)这个算式中加号能否改成乘号?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2”表示“2包”,“4”表示“4包”,单位相同,可以相加。“2+4”表示一共有6包练习本;这里的加号不能变成乘号。

小结:2×4和2+4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运算符号不同,但代表的是2和4之间完全不同的两种关系。“2×4”表示“2箱一共8包”,“2+4”表示“2包加上4包,一共有6包”。

(3)如果把25×(2+4)中的括号去掉,得到25×2+4,这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每个数表示的意义和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

小结:要正确解答这道题,括号不能去掉。

3.进一步讨论

(1)25×(2+4)要去掉括号应该写成什么?写一写并解释为什么。

(2)同样是去括号,为什么25×(2+4)=25×2+25×4中,“25”出现了两次,而2×(4×25)=2×4×25中,“25”只出现了一次?

(3)比较2×4×25和25×(2+4),每个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4和2+4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4.归纳总结

(1)25×(2+4)=25×2+25×4算式的左右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可以这样变?

(2)用自己的话说说算式的特点,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出来。

(3)揭示概念:这个运算定律叫作“乘法分配律”。

……

两组探究材料的设计,注重数学材料内在的层次性和逻辑性,由学生已经掌握的乘法结合律的特点和内在意义引出乘法分配律,再将两种运算定律结合具体事例进行了解释和反复对比,最后在形式结构上进行比较。比起以往的教学,虽然没有过多地强调外在形式的简单记忆,但无论算式的外在形式怎样变化,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运算的意义进行理解。

二、在理解中掌握内涵

很多学生能熟记公式,但不会灵活运用。因此,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外形结构,更要注重内涵本质:a×(b+c)=a×b+a×c中,为什么等式两边是相等的?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

根据以上问题情境可知,25×(2+4)是先求练习本的总包数,再求练习本的总本数;而25×2+25×4是分别求原来2包和又采购了4包的本数,再求总本数,因此得出25×(2+4)=25×2+25×4。

2.从乘法意义的角度

以25×(2+4)=25×2+25×4为例,左边表示6个25,右边表示2个25加4个25,一共是6个25,因此等式两边是相等的。

3.从数形结合的角度

如图1,求大长方形的面积,既可直接用“长×宽”,也可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后再相加,因此可得25×(2+4)=25×2+25×4。

图1

4.从乘法竖式计算的角度

两位数乘两位数,如24×12,即求12个24是多少,等于10个24与2个24的和,列式为24×(10+2)=24×10+24×2=240+48=288。(如图2)

图2

让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是不是也符合这个乘法分配律?如150×12,学生会顺着前面的思路,很快得出150×12就是求12个150是多少,就是等于10个150加上2个150,即150×12=150×10+150×2=1500+300=1800。这样,通过乘法竖式计算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乘法分配律的算理和算法。

三、在多变中更易巩固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由于题目形式多样,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在学习乘法分配律之后,如何灵活使用运算定律,常常让许多学生苦恼。为此,引入“一题多解”题型,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靈活性。要注意的是,练习题要少而精,要富有思维含量,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题目:简便计算:25× 。你能将题目补充完整吗?

生1: 25×44=25×4×11=1100。

生2: 25×44=25×(40+4)=25×40+25×4=1000+100=1100。

生3: 25×99=25×(100-1)=25×100-25×1=2475。

生4: 25×102=25×(100+2)=25×100+25×2=2525。

生5:25×4+75×4=4×(25+75)=4×100=400。

生6:25×32×125=(25×4)×(8×125)=100×1000=100000。

生7:25×56+50×22

=25×56+(50÷2)×(22×2)

=25×56+25×44

=2500。

……

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补充方法。接着,要求学生给这些题分一分类,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分类的。

在这一环节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量力而为,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写出一两题。由于题目是学生自己设计的,这使得他们在计算时更加投入,应用运算定律也更加仔细,教学效果显著。

四、在练习中拓展延伸

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就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初步拓展

出示:57×102-57×2。

引导: 57×102与57×2各表示什么意思?57×102-57×2又表示什么意思? 100个57是怎样得到的?

这样,学生很快就明白此题怎样算才比较简便,很快就解答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继续提问:“这一个题目与我们前面学的有什么不一样?你准备怎么办?”

学生在练习本上举例验证,并相互交流,最后提炼出a×b-a×c =a×(b-c)。

2.总结延伸

出示:79×67+79×31+79×2。

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就发现a×m+b×m+c×m= (a+b+c) ×m。

引导:难道只限于三个数吗?四个数、五个数,或者更多呢?

学生纷纷动手尝试,通过激烈的讨论,得出了:

a×m+b×m = (a+b) ×m

a×m+b×m+c×m= (a+b+c) ×m

a×m+b×m+c×m+d×m= (a+b+c+d) ×m

……

通过这样的引申,学生在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内涵与外延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从而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

五、在坚持中培养习惯

学生在作业中常出现各种错误,如125×25×8×4=(125×8)+(25×4)=1000+100=1100。学生看到红红的大叉后往往会说:“我为什么把‘×写成了‘+呢?”

可见,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保障。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认真审题、书写规范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在进行简算时,结合递等式“每一步都相等”的特点,一步一回头,每做一步都要思考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前后是否相等,这样做有没有道理,等等。通过这样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以及自我审查、自我反思等能力都会得到不断提高。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也会得到发展。

最后,“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有心,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我相信:教育从心开始!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学会
学会独立 收获快乐
学会给自己发糖
学会告别
喂,你好!——我学会了打电话
学会保护自己
学会尊重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