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时代”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思考

2017-06-19朱维霞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朱维霞

“汉语盘点2009”网络词语的征集结果显示,“被”字获评2009年度国内第一汉字,一时间网友和媒体高呼中国已进入“被时代”。虽然近年来“被”的讨论热度已经逐渐减退,但是“被词组”依然大量地充斥于街头巷尾和网络,让人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与影响。深刻分析“被时代”背后的人性缺失,对于推动“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被时代”解读及其影响分析

从语言学上讲,“被”字句的原义是表示受动者被强制接受由施动者引起的某种动作行为。施动者引起某种动作行为并影响受动者,受动者被强制接受该动作行为,对该动作行为具有不可控性。推而论之,“被时代”指的是受动者被強制接受某种结果或状态的现象,在整个过程中受动者是被控制的,没有自主性。这一概念包含三个构成要素、两个支撑点。三要素为:受动者,由在数量上处于优势,在地位上处于被强制、被支配甚至不知情的弱势群体构成;施动者,由过程的操纵者、处于社会精英或者管理层地位的强势群体构成;公权力,即受动者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公权力处于缺失或者被剥夺的状态。两个支撑点:公权力的践踏,一部分民众作为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遭到践踏;意识觉醒,部分民众意识到这种现象,并开始发泄委屈与不满。

“被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现代化发展。

1.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产生冲击,存在与客观事实背离的现象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思想,它要求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客观事实,促进个人充分而又自由的发展。“被时代”则是把受教育者放在被控制、被支配的地位,比如,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是否背过课程内容为考核标准,而不在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教育内容并外化为行动,是谓“被通过”;平时工作中为了提高业绩,不尊重事实,任意拔高,出现“被优秀”“被毕业”的现象。

2.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走向,它注重发展“主体—客体—主体”的模式,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而在“被时代”的关照下,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主体性难以充分发挥,无法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良性互动,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要求严重背离。比如,在课堂上,坚持教师中心,由教师来控制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过程;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是坚持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在教育内容、时间、方式的选择上掌握主动权,很少顾及并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3.教育方法上一贯化,习惯命令、强制,影响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方法的选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选择能够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体参与的方式方法,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意义重大。受“被时代”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些教育者倾向于采取命令、强制的方式,课堂“满堂灌”、课余“一盘棋”,对教育内容采取课上集中强化、课下“样板”培养的思路,不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及其主体参与性的调动,教育实效性较差。比如,对相关文件精神的传达采用报告会或者主题班会的形式,把文件宣读一下就算完成教育任务;在课余生活的安排上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统一要求学生参与某些固定活动,如观看录像宣传片、参加志愿者社团活动等,按照一贯的思路和方法实施培养活动,这样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二、“被时代”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思想品德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整个过程由教育主体(教育者)、教育客体(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环体四要素构成。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客体(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视程度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了避免一味地“被教育”,走入“被××”的怪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强化人本教育理念,坚持以“被教育者”为本,从理论支撑和体系构建两个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教育模式。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其提出源自国家统治的需要,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是我国有据可查的对“以人为本”的最早提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是治国理念,也是放之各领域、各行业皆准的原则。这一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时代化的发展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具体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人学思想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被教育者”(受教育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合理设置教育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体参与性,以受教育者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人(这里专指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是关注的焦点,“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念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考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是一个从教育目标、原则、内容到方法、途径、管理、评估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应重点尝试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释放主体性,发展“我—你”结构的主体间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受教育者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对等的“我—你”关系结构,释放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重视和主体性的释放,只有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恢复“我—你”的平等关系,才不至于出现“被××”的现象,才能在平等民主的氛围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主体间性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展主体间性就是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关系,发展良好的“我—你”关系结构。

首先,要确立并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受教育者从被支配的地位中解放出来,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并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这一地位。教育者在处理各种教育关系、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时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感受,如改变“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灌输方式,注重换位思考,以对话和理解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其次,重视受教育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参与互动过程,要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育实效。比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要避免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注意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多设置课堂提问环节和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構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良好的“我—你”关系。构建“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教育结构,形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共同作用于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资料、教育效果不只取决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受制于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的关系,构建良好的“我—你”互动关系,对于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增强教育实效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加强主体间的沟通交流,重视其主体性的发挥,不能以命令、强制的方式支配受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2)重视交往实践,搭建对话平台

交往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指双方在承认互为主体的前提下,基于主客体关系为中介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这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以人为本”和主体间性不谋而合,“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处理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间关系的前提下展开的主体实践活动。“交往”涉及的两个关键词是双主体和平等,具体是指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间的交流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主体”交往实践的实现平台是对话。

对话是人的一种认知和存在方式,是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进行的知识、情感、信息等的交流,以获得更大的视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活动,这种培养活动离不开师生间的对话活动,对话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行的平台,把这一平台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无缝对接是增强教育实效的关键所在,具体做法:

一是通过对话把话语权交还给受教育者,让他们摆脱“被××”的境遇。长期以来教育中存在教育者单向灌输的倾向,把受教育者当作“泥巴”随意塑造,受教育者作为客体,处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局面,这样的教育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构建的是“主体—客体”的教育模式,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引入对话方式,就是让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对话方”,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掌握教育活动的发言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接受教育的方式、方法、过程等,以期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年级和专业特点,设计多种方案,如观看纪录片、深入基层调研、课堂专题讨论等,让他们感觉到主体的存在,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通过对话实现师生灵魂的碰撞。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的塑造工作主要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通过枯燥的说教和强制命令,而触及不到受教育者的灵魂深处,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更差。师生灵魂的碰撞有赖于对话平台的搭建,只有师生间敞开心灵、互相倾听、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在对话的过程中卸下防备,释放自我,在放松的交流状态中产生碰撞与争论,最终相互承认,达到道德共识,这样的教育过程才是真正的灵魂塑造过程。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运用对话的方式跟学生沟通交流,首先要跟学生做朋友,试着理解学生、接受学生,让他们卸下心防,乐于跟教师沟通、交流、争论,在各种碰撞中进行合理的价值引导,达成道德共识。

(3)注重教育实效,贴近生活世界

实效性差是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被诟病的话题,改变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实现“三贴近”,让思想政治教育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围绕生活世界展开。换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并在生活中展开。生活世界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而“人”是世界的中心,贴近生活世界也就是贴近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与坚持“以人为本”并行不悖。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世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定位旨归生活,避免“高大上”。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最终还是要走向生活世界,其实效性差的一个原因就是目标定位过高,脱离生活实际和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其凌驾于一切之上,使人望而却步。思想政治教育隶属政治上层建筑,其目标设定必然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这种“高大上”的目标好似空中楼阁,让教育者感觉力不从心,受教育者感觉可望而不可即,为此要让教育目标的设定为了生活、服务生活、走向生活。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围绕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人需要、层次特点、接受规律,分层递进设置,设立基础性目标、主体性目标、主导性目标、理想性目标。结合受教育者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接受规律、心理特点,分阶段、有层次地在生活世界中设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是内容设定围绕生活,避免“假大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政治方向、思想观点和方法论、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在内容的设置上要坚持围绕生活、取材于生活,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阶段的需要。坚持贴近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保证其性质上的正确合理性;才能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才能保证所教授内容的活力与生命力;才能符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易于为他们所接受。教育内容贴近生活就是要避免“假大空”,不能空对空地乱喊话,要有具体的生活内容,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记住二十四字内容,而是要结合学生实际设定具体教育内容(如诚信考试等),让学生易于接受,并自觉转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三是方法选择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化。贴近生活与“以人为本”并行不悖,人是生活中的人,是生活的中心,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就是以生活中的“人”为中心,按照设定的目标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参与教育过程,提高教育实效性。在教育过程中避免教育者的单向灌输和强制命令,要注意释放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小组研讨法、主题班会法、实践体验法、团体咨询法、个体辅导法等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总之,在确立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斐,赵国军.“被时代”的被组合.[J].修辞学习,2009(5).

[2]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