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
——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2017-06-19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

山西电教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规划信息化

中央电化教育馆 张 纲 王珠珠

发挥信息技术支撑引领作用服务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
——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中央电化教育馆 张 纲 王珠珠

该文从贯彻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精神以及“十二五”教育信息化战略部署与“十三五”的异同两个视角,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及特点,指出《规划》是提高对教育信息化思想认识的又一动员令,是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融合创新的里程碑,它描绘了一幅服务全局的路线图,进一步构建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文中还对《规划》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概括。笔者认为,《规划》全篇体现了教育信息化处于高速发展,正在从分散建设向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演进的历史阶段特征,对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是一部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性文献。

教育信息化 十三五规划 支撑引领

2016年6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它是继《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之后国家层面发布的又一部教育信息化的专项规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加速发展并服务教育现代化大局的路线图。深入学习领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进一步凝聚共识,克服困难,完成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仅8000多字,言简意赅;全面总结了“十二五”以来的教育信息化的成绩,在战略层面梳理了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按照习近平主席在致青岛国际教育信息化会议的贺信中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和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途径,确定了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等,展示了一幅在更高的要求和更广阔的领域内,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的新的宏伟蓝图。

一、《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是提高思想认识的又一动员令

《规划》从网络强国的战略高度,对“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行了部署,动员教育界和全社会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继续强调信息技术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持续的高度重视

《规划》充分肯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布和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信息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1]。《规划》中肯定了现在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计算等新技术已逐步广泛应用,在经济社会的各个行业中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2],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规划》也提醒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首要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影响仍然没有充分认识,积极性有待提高,力度有待加大[3]。

(二)首次提出坚持服务全局,通过服务全局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格局

《规划》在指导思想中就明确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服务立德树人、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四个全面入手,落实到“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4]。《规划》把“坚持服务全局”作为工作原则的第一条,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更加贴近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融入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领域,为教育改革发展增添动力与手段[5]。《规划》提升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战略定位,把信息化单纯作为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手段的认识,提升为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渗透性通用技术,定位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领域发力。

(三)全面落实了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对教育的要求

《规划》贯彻了国家“十三五”规划对办好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有关政策密集出台,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6],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大背景和历史发展机遇,而且积极落实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规划》提出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7],落实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8]。《规划》提到的建成覆盖全国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和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9],都将能在提供各自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包含教育管理和教学应用多个方面的、可共享的大数据[10],有效落实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的教育文化大数据共享[11]的要求。《规划》落实了国家网安网信的工作要求,既要发展互联网造福师生,又要保证提供绿色、安全和可控的网络环境。

二、《规划》继承和发展了近年来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融合创新的里程碑

(一)拓宽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思路

《规划》开宗明义地指出,“十二五”以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坚持应用驱动、机制创新的基本方针,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2]。《规划》提出的“十三五”期间教育信息化工作原则中可以看出,“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和“完善机制”[13]是对“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工作方针”的强调和新形势下的新概括。从融合到融合创新,从应用驱动到深入应用,从机制创新到完善机制,既体现了“十二五”坚持巩固和发展“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工作方针”的思路和成果,也同时阐述了“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新重点。“深化应用”延续了应用驱动策略,强化将教学改革尤其是把课程改革放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来设计和推进,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教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14],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深化改革。因此,“深化应用”是源,“融合创新”是流。

(二)丰富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目标

2010年发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15]。2012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 (2011-2020年)》中提出更具体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并分解为教育信息化体系、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宽带网络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等6个方面的具体目标[16]。《规划》在这些目标基础上,做了高度凝练,提出了“三基本”的目标:一是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17]。建设教育信息化体系是贯穿上述三个战略规划文件始终的战略目标,从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18],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19],再到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反映了对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最初服务学校到服务社会,直到支撑学习社会和教育现代化,《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21];二是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22],这是《规划》中对目标的新概括。与《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23]、《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提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24]相比,体现了“服务大局”工作原则的具体落点,对融合的成果做出了明确的预期;三是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25]。既表达了坚定不移地实现到202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意志,同时发出了走出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子的声音,反映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弯道”加速的信心和决心。

(三)深化了“三通两平台”的推进策略

《规划》继续坚持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作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总体推进策略,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其在教育信息化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规划》把“三通工程”建设与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26]结合起来,突破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概念,必将有力地促进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一体化考虑对硬件、软件和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走科学的投入以及建设和应用之路。

《规划》将以“人人通”的广泛、深度应用作为进一步体现“校校通”“班班通”综合效能的重要部分[27]。在对“三通”的任务定位和相互关系的认识上又深入了一步。2012年以来,全国各地逐步对“三通工程”各项任务形成基本共识。“校校通”是建设任务,包括学校的网络接入、校内网络和多媒体教室等信息化环境。“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都是应用任务。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委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模式[28]。这一次《规划》突出了“人人通”,不仅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特征,也是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增强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智慧教育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的结果。

《规划》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相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利用国家已有系统开发相关应用[29],为两平台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任务,形成了私有云和公有云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融通的混合云,为最终破除体制障碍指明了方向。

(四)细化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支撑引领作用

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提法,始见于《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作为十年目标的一部分,文中写道:“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30]。而这一次“支撑引领”一词并没有在目标中出现,在其它地方两次出现。一是“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部分,肯定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二是在鼓励有条件地区开展教学应用探索中,提到“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31]”。

笔者认为,这不意味着对“支撑引领”作用的否定,而是对它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分解。在《规划》的第二个“基本”目标中,表述了教育信息化的三个作用: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支撑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的作用,提升教育的创新、均衡和优质发展的作用[32],其中既有支撑,又有牵引性动力作用:即引领作用。在《规划》的指导思想中也同时明确,“教育信息化要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3]”,这些不是对信息化支撑引领作用的否定,而是认识深化和具体化。

(五)单列了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规划》根据习总书记网络安全、网络信息更安全工作要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指示精神,把认真落实网络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保障措施,第一次在信息化规划中,把网络信息安全单列为一条,明确了责任,要求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协调发展[34]。《规划》有力地落实了“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从抓机制、抓责任入手,在各个环节都有责任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使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统筹协调开展[35]。《规划》还在提高人员网络安全意识和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方面做了部署,要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立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制度[36]。

三、《规划》明确部署了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的工作任务,是一幅服务全局的路线图

《规划》明确提出了八项任务,被概括为“四提升”和“四拓展”。与《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相比,《规划》既没有从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也没有从教育信息化各要素发展的角度进行任务分解,而是基于“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和“十三五”的目标要求,从提升已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水平和拓展教育信息化新领域两个维度,总揽全局,部署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进军。

(一)强调基础支撑能力,描绘了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实施路径

《规划》中明确提出通过几个方面提高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主要有完成“三通工程”建设、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和备课环境建设、师生用教学终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或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实施路径,即从“固网接入+多媒体教室”到“固网+无线网+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师生个人学习终端”。《规划》强调保证全面完成包括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五部委关于扩大资源覆盖面文件等几个教育信息化重要指导文件的发展目标的要求[37],再一次强调“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任务,也是目标和发展的基础能力。

(二)强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描绘了开发和共享数字资源的实施路径

《规划》提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优先提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能力;加快探索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38]。

要求各地根据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做好资源平台建设规划论证,加快推进区域平台建设和与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的协同服务。通过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进一步描绘了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的实施路径:一是积极推动“优校带薄校、优教带普教”的“专递课堂”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网络教研结对组团的“名师课堂”建设;三是创新推进发挥名校作用、共享名校优质资源的“名校网络课堂”建设[39]。这三条行动路径不仅涉及基础教育还涉及了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规划》强调从改善供给侧、有效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水平与能力,描绘了开发优质资源的实施路径:一是积极组织推进多种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信息化教学推广活动,利用广大教师的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逐步创新教学模式,推动信息化教学成常态;二是进一步确立市场竞争机制在优质资源产生和提供上的重要作用[40],鼓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与学校需求建设资源平台,提供能动态更新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

《规划》在强调发挥市场配置优质资源主体作用的同时,明确了培育和规范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和交易的要求,从政策和制度上,为优质资源开发和扩大共享创造环境[41]。一是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保障基础性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的责任。要求利用以互联网为主的多种手段将资源提供给各类教育机构,尤其是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学校免费使用[42];二是强调加快制订数字教育资源相关标准规范,完善多机制、多途径整合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制度;三是强调加大数字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相关法治培训,增强教育部门、学校使用、应用数字图书、音像制品等资源时,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和能力;四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市场,积极探索在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购买资源服务费用的机制,将数字教育资源的选择权真正交给广大师生[43]。

(三)强调创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模式,落实推进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实施路径

《规划》把“人人通”作为“十三五”工作拓展的首要内容,凝练了实践成果,解答了空间怎么建和怎么用等困扰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要积极利用成熟技术和平台,统筹推进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明确空间要集成网络教学、资源推送、学籍管理、学习生涯记录等功能;要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要实现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经历记录的网络学习空间呈现;依托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优化教学模式[44]。

《规划》强调要利用网络进行混合学习和泛在学习,通过应用,带动环境营造、支撑核心业务,加快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依托信息技术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深入、广泛应用,适应信息时代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5]。

(四)强调信息技术融合于立德育人全过程,描绘了支撑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

《规划》要求,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学时(学分),将能力提升与学科教学培训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和教学法的培训,培养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与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教育教学的能力,使信息化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46]。以评价导向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在立德树人中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成效。

(五)强调教育信息化服务于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描绘了从服务管理到服务治理的实施路径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求,意在打破“管理”中存在着的主客体分割的界线,强调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管理,让政府以外的更多行为主体以“管理者”的身份出现,关心公共利益,承担公共责任[47]。《规划》落实了中央战略部署,提出“十三五”期间治理上水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形成政府规范引导和统筹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持续有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构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实现教育信息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48]。《规划》要求,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通共享。描绘了发挥治理作用的途径与方法:(1)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基础上,实现决策支持科学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教学分析即时化,充分释放教育信息化的潜能,系统发挥信息化在政府职能转变、教育管理方式重构、教育管理流程再造中的作用,推动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利用信息化实现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广泛连接与信息快速互通,推动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公共服务人性化,使各级各类学校、相关教育机构和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取教育信息,更加便利地享受到教育服务,更加深入地参与教育治理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治理体系,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加快发展各项教育事业[49]。

[1][2][3][4][5][7][9][10][12][13][14][17][20][21] [22][25][26][27][29]

[31][32][33][34][35] [36][37][38][39][40][42][43] [44][45][46][48][49]教技[2016]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

[6]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www.china.com.cn/lianghui/news/2016-03/17/content_38053101.htm,2016-03-17.

[8]国发[2015]4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

[11]国发[2015]5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Z].

[15][18][23][2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07-29.

[16][19][30]教技[2012]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

[28]教技[2014]6号文件,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

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Z].

[41]任友群.解读《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之亮点[EB/OL].

http://www.dlh.com.cn/page/news_detal_1098.html,2016-07-01.

[47]毛莉,李玉.从“管理”到“治理”[DB/OL].http: //theory.people.com.cn/n/2014/0417/c40531 -24906356.html,2014-04-17.

(原载2017年第2期《中国电化教育》)

(责任编辑:焦雪菁)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规划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