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区分你我,或彼此接纳

2017-06-16望山

神州学人 2017年6期
关键词:主权国家尝试身份

望山

我切身感受到以民族、國家为基础的主权国家秩序,与将国界淡化的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就像体现在我身上的那种既想强化自己的身份、又想摆脱这个束缚的矛盾。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带来的痛楚,也为了能让外国人对中国本身产生兴趣,开始尝试了解中国,从而获得一个摆脱偏见、彼此理解的机会,我拿起了家中那把尘封了七八年的古琴……

刚上小学的时候,流行学一门乐器当才艺,常见选项是西洋乐器钢琴,或民族乐器古筝。我妈独断专行,为我选择了后者,说是要继承“传统文化”。这一学就是7年,直到考出10级的证书。而在这整个过程中,从小被逼着练过任何一种乐器的朋友都会明白,我从没有一次感觉到弹琴有多开心,更没觉出这“传统文化”有什么含义。证书拿到手后,我就再也没碰过那架琴,任由它在衣柜顶上吃灰。

没想到,几乎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产生弹琴的欲望,是在高中毕业、来到日本留学之后。想来,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对内的,一是对外的。

为什么我既想强化又想摆脱“国民身份”

出国留学以来,我第一次对“国家”“民族”这些概念和身份有了如此切身的体会。每个去过国外的人都会明白,在异国他乡,自己作为一个外来者是什么感受。虽不至于格格不入,但是你会前所未有地清楚感受到“国籍”如何深深铸就了你的身份。尤其在日本这个单一民族的岛国,本国国民在文化和身份认同上的团结感太强烈,造成外来人某种程度上难以彻底融入。另外,在这个国家,你会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倍加敏感。

种种违和感在我身上带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一种是我试图强化自己作为一国“国民”的“身份”,另一种则是我试图摆脱“国民”这个“身份”的束缚。

先说第一种,我试图在异质的环境中强化自己的身份。我向传统文化寻求的,是否就是一种身份认同呢?恐怕是这样。

诚然,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着值得欣赏的美,但若不是意识到民族、身份,我们为什么要将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对待呢?向外看,这些文化瑰宝无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向内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而曲折、国民构成复杂的国家,其实族群、地域之间的文化有很大差别,很多看似共通的文化在各地表现大不相同,各地也有各自独特的风俗,但我们依旧用中华文明将其概括,在面对外国文化时将其归为自己的同类。

而第二种反应,则源于我对“国民”这个身份施加于我的外在与内化的限制而感到的苦闷。为什么就因为我生长在某一个国度,我就要被一些制度排除在外,我就要背负针对这个国度的所有成见,我就会对针对自己国家本身的批判感到连带的、本能的愤怒,我就会在许多国家间的问题上不加思考地、理所当然地选定立场?无论是在别人眼里,还是在我自己心里,“中国人”这个标签都与我形影不离,无论好坏。

这被强加的限制令我困惑。我一度试图无视自己的这一层身份。我开始思考国籍、民族是什么。

政治哲学中有一种理论,认为“民族”并非天然存在,而是后天人为制造出来的“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制造出共通的记忆、文化,将一群人整合在一起,制造出“内”与“外”的分别,从而加强向心力,进而提升国力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就是“民族”与“民族主义”的起源,与之相伴的是近代主权国家的诞生。

若这种解释是正确的,那么“传统文化”无疑就是连结主权国家内共同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纽带。而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对有价值的文明纯粹的保存,另一方面,也是对共同体精神乃至于民族主义的重要强化。尤其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也许这种身份意识与向心力的加强,对于主权国家这种国家形态一如既往地发挥优势,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赢得国际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说,留学后,我第一次对当下在全世界引发诸多矛盾的“全球化”有如此切肤的、甚至是有些痛楚的体会。在国外,我首次得以切身感受到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主权国家秩序,与将国界淡化的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就是体现在我身上的这种既想强化自己的身份、又想摆脱这个束缚的矛盾。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到向传统文化求援,同时也首次开始对由传统文化培养出的、一直被我视为理所当然的民族身份进行反思。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是否应该放弃对因创造出“想象的共同体”而得到强调的“传统文化”的执着,甚至放弃对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的执着,摒弃障蔽,接纳彼此,摆脱一国私利的束缚,试图成为纯粹的“地球市民”呢?我还不得而知。也许这是不可逆转、终将到来的潮流,又或许人类从本质上便一生无法离开对集体的依附感,以及对身份的渴求。

传统文化是“软实力”

或许民族主义的正当性还值得商榷,但若同样从主权国家秩序这个前提出发,“传统文化”或许还能有一层贡献,就是“软实力”。

日本这个国家对传统文化极为重视,流行文化产业又十分发达,他们通过向外传播文化培养的“软实力”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软实力的塑造也许与各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构成有很大联系,不过我一直十分羡慕日本人拥有明确、鲜明的文化品牌。例如,你经常会在电车上看到穿和服的女性,她们不会被人盯着看或被拍照。在各种重大场合,如毕业典礼、成人仪式,女生们都会穿上鲜艳豪华的传统正装,好像从百年前走来一样。其他方面,日本的“武士文化”“和果子文化”“赏樱文化”“神道教文化”,等等,都作为典型的日本文化远播海外,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体验“东洋风情”。

近年来,日本更是推出“Cool Japan”这项国家战略,利用传播偶像文化、动漫文化等现代文化,在强化第三产业的同时,向海外宣传日本的积极形象,增强软实力。看看我们这一代从小接触日本动漫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日本这个国家、民族,乃至于对日本文化所持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日本这个“软实力”发挥得确实不错。至少通过对一国文化的喜爱,我们学会了将文化与政治、市民社会与政府分开看待(尽管这种分开看待有时甚至过于慷慨)。甚至现在不用靠日本方面宣传,我们自己就会在自己的文化产业中采用许多日本传统文化的元素,现在在国内大红大紫的手游“阴阳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日本人及其他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极度不了解。我不会忘记两年前在日本四国某个乡村住民宿,民宿的妈妈看到我用筷子吃饭时惊讶地对我说:“你用筷子用得好熟练呀,真厉害!”我心里真不是滋味。相较于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国人对日本的客观认识,对日本文化的喜爱,日本人对中国太过于无知,甚至都不尝试去了解,反而抱有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并由此更加望而生畏。当然,这不止是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更牵扯到其他很多现实问题。

对此,我们这些留学生既然难得来到了这片异国的土地,为什么不能尝试着传播一下本国的文化呢?文化是了解彼此时一个看上去不那么敏感的切入点,传统文化更是因为其本身拥有接受过岁月洗练的经典之美而容易得到理解和共鸣。尤其在日本,由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日本文化可谓一脉相承,或许更能让日本友人产生亲近感。另外,接触到原本“神秘”的中国文化,或许也能让他们对中国本身产生兴趣,开始尝试了解中国,从而获得一个摆脱偏见、彼此理解的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来到日本后,反倒想起了家中尘封了七八年的那架琴。我想不止是在日本,通过传播传统文化,介绍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与价值观念,从而引发外国友人对中国的积极兴趣,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可行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这样想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推广,便不再局限于“想象中的共同体”的身份构筑,甚至超越了现实主义所强调的主权国家秩序中的或软或硬的角力。经典的文化是全人类共享的财产,蕴含着人类共通的感性可以体悟的美与精神光辉。也许,传统文化不但不是我们区别于彼此的壁障,反倒是我们尝试互相了解的窗口。如果我们尝试接触彼此的传统与文化,从而尝试理解彼此的精神内核,并对现实也抱以积极的、不吝试图互相理解的态度,那么是否有一天,我们可以脱却隔阂,接纳彼此,融合为一个囊括地球上所有人类的、全新的“共同体”呢?我还不得而知。不过我想,也许答案就握在你我手中。(作者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

猜你喜欢

主权国家尝试身份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国际气候外交在经济层面的障碍分析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美国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全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