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06-15孙瑞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孙瑞

摘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呈现出产业结构趋同化趋势,再加上市场割据和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长江经济带整体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的方法,描述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同构的现状,并运用PEST框架分析产业趋同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因地制宜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处理好经济带内各地区工业的协调发展,利用产业转移形成区域接力,完善政效考核体系,是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体系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趋同化;区域分工;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3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一条重要的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经济走廊,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根据2014年的统计,长江经济带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占全国的42.7%和44.7%,因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然而,我国长江经济带目前各省市产业分工不明确,没有做好产业布局的协同工作,在提高了各城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提高长江经济带的整体竞争优势。十三五期间,长江经济带进入战略全部布局、全面深入的重要时期,各省份更应该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完善和升级产业结构,统筹规划产业布局,从而探索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测度方法与指标

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结构同构化的测度方法繁复多样,本文采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指标,对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测度和分析。

1.产业结构相似性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sij的计算方法为:

其中,Xik和 Xjk分别表示地区 i 和地区 j 中部门k 所占的比重,相似系数的围范为0到1,越趋近于0,表明两个区域间产业结构的相似度越小,越趋近于1,表明两个区域间的相似程度越高。本文在进行分析时把相似系数的评判标准定为0.90。

2.地方专业化

要得出各地区具体产业的趋同状况,就要结合区位熵确定各地区具体的专业化产业,具体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相对程度,进而可以在各区域之间比较总结出具体的相似产业。此处通过计算产值来确定各区域的区位熵,其计算方法为:

其中,qij和 qj分别表示 j 区域 i 产业产值和工业总产值,qi表示全国 i 产业产值,q 是全国工业总产值。LQij值越大,表明该产业在国内同行业中专业化程度相对来说越高。本文分别列举了各区域专业化程度较高和专业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其中专业化程度较高时,区位熵范围诶1到2专业化程度很高时,区位熵范围为大于2。

(二)数据分析

1.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从表1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长江经济带中存在着区域性工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江苏、上海、浙江组成的下游区域,结构相似系数均值高达0.86,其中江苏和上海的结构相似系数更是高达0.91。而包含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的中游地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也达到0.84,其中以湖北和湖南两省的结构系数均值0.90最高。上游地带,四川重庆的结构系数较高,均值达到0.83。但四川、重庆和贵州之间的结构系数较低,产业结构相似性弱。同时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区域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较低。但其中,重庆市与江苏、上海的结构相似较高,均达到了0.85以上。

(数据来源:根据2013-2015年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贵州省各年的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2.工业区位熵分析

(数据来源:根据2013-2015年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贵州省各年的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由表2可得,长江经济带各省区专业化程度较高行业和专业化程度很高行业的情况。具体情况如表3。

3.数据分析小结

结合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分析以及工业区位熵的分析,我们发现各省市都具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但却存在着较大的重复性。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行业10个省区中9个省区为专业化程度程度较高的行业,类似的行业还有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计算机行业。而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中,重庆与江苏、上海较高的情况,在行业的分布中,存在较高的相似性。而贵州与其他区域的产业结构相似性较低的情况也体现在,贵州拥有着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电力,热力行业,这是其他省市所不具有的。

(数据来源:根据2013-2015年江苏、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重庆、贵州省各年的统计年鉴计算得到)

二、长江经济带产业同构的原因分析

上文基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的测度方法,得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目前是产业同构发展现状的结论。目前,区域的產业同构现象常被认为是重复建设、过度投资、地方保护的结果,本文利用PEST框架,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四个层面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趋同的原因。

(一)政治(P)

政治因素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行为。放权让利的行政性改革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之后,较大的资源配置权使得地方政府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首,在以GDP指标为主的政效考核机制的压力下,政府整体上表现出一种竞争局面,从而导致行政壁垒,各地沿江开发行政色彩浓厚,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而这种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是和政治体制分不开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调动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从原来简单的计划经济体制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应,市场化因素的加入,使得各地不得不开始进行地方上的保护,以各地的经济建设发展为目标,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于是产生了重复建设和过度投资,导致大量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在这样的政府干预下,地区工业结构趋同是一种必然。

(二)经济(S)

由于长江经济带的大部分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相近,所以体现在专业化的行业上,一般都集中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以及资源依赖性较强的产业。同时设备制造业和电气制造业存在着一定的规模效应,规模性、区域性的生产对于成本的降低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区域性的羊群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经济因素,以长江经济带的下游地区为例,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江浙沪三省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对于江苏以及浙江,乃至对于整个长江经济带都有着不可忽视的辐射和影响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周围省区的产业结构,并会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三)社会(S)

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开放与否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开放水平,而经济开放水平决定了各地区是否会互相借鉴经济发展模式。社会风气越开放,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发展模式越倾向于趋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很难出现各区域完全割裂,互不交流的情况,一旦发现有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成功先例,大家的开放意识会促使大家第一时间争相效仿,忽视了在借鉴的层面上应该还要有长江经济带总体布局上的产业分工,不能一味地复制照搬产业模式,从而导致了产业同构。

(四)技术(T)

技术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是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产业集聚是相关行业在空间区域上的相对集中,有利于协作分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产业上的相似与关联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捷径。新的技术在产业集聚中便于传播,企业与企业间交流分享更容易弥补之前产品的不足,从而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更新产品技术,形成良性循环。区域里的技术创新共享是导致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上述区位熵的分析中,可见长江经济带产业的专业化程度存在着地区差异,说明技术优势可以带来产业优势,总体上长江经济带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趋同。

三、协调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的政策建议

(一)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产业趋同是各省市盲目跟风,没有对各自的产业优势进行分析,缺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功能定位。从资源上看,长江上游煤炭、钢铁、天然气资源丰富,中游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制造业发达,下游船舶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力较强,各区域应该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避免恶性竞争。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长江经济带东部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传统的工业、服务业均不是其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沿海经济需发挥引领作用,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与发达国家竞争;而中西部省份经济书评不如东部,相对来说不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该仍以產铜产业为主。充分利用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通过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推动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加速工业化进程,缓解了东部由于资源短缺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东部产业优化升级,形成产业梯度开发模式,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回旋空间,实现中东西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理有序。

(二)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市场需求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

目前以GDP为主要政府绩效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促使各地政府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导致盲目投资高收益的项目,片面追求地方产值。中央在给地方分权以提高地方积极性的同时,要引导地方政府行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完善政效考核体系,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纳入考核指标之中。具体来说,可以用需求适应性来判断产业结构随需求变化而自我调节的能力,若产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需求弹性是相等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则产业结构是合理的。此外,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性作用,并且政府要进行宏观调控市场需求是影响产业结构和布局的重要因素,应当依据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经验等需求因素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资源自发流动到能带来最大效益的地区。政府可以进行适当性干预,运用产业政策弥补市场调节失效的缺陷,当出现资源流动性变差的情况时,引导资金流向重点发展领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

(三)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先进的技术水平,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在一段时间内往往趋于一致,技术进步使得可替代资源增加。在目前资源因过度开发而短缺的背景下,可替代资源能为各区域找到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之带来的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产业附加值高,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产业分工的合理格局。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

[2]陈耀.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8(4).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