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的情绪反应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7-06-15张凡凡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负面新闻情绪反应海南大学

竭 婧,杜 杰,张凡凡

(1.海南大学 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学 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3.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的情绪反应特点及原因分析

竭 婧1,杜 杰2,张凡凡3

(1.海南大学 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海南 海口 570228;2.海南大学 材料与化工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3.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网络负面新闻既能起到告诫、警示他人的积极作用,又能产生使人心态失衡、道德错位的消极影响。本研究旨在考查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的情绪反应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阅读网络负面新闻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情绪。高校可以通过建立高校思想教育网站、加大网络新闻监管力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以及道德自律能力等方式,减少和消除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心理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网络负面新闻;情绪反应

网络负面新闻是指互联网媒体报道和传播的与现实社会秩序及道德标准相悖的事件或现象的新闻。大学生群体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相对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日益丰富,批判思维逐渐增强,既追求独立又喜欢“跟风”,依赖性较强。这样的特点使得他们在阅读负面新闻时易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且使自身价值观受到冲击。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1]。2007年中央关于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五项要求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和网络舆论主导权建设。这说明国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现在多数研究者虽已明确认识到网络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却鲜有研究涉及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心理特别是情绪的影响。

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情绪是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驱动力,使人积极向上;而消极情绪一般会使人产生过重的压抑感和对社会的不满。《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中的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很可能会受到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事件的影响,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人们在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时,容易忽视客观事实,优先同情、支持那些与自己地位相近的人[2]。

因此,了解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情绪反应的特点,有助于研究和探索网络普及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略,为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丰富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

研究者在海南省某高校随机抽取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负面新闻阅读组、普通新闻阅读组和控制组。各组评定自己的情感状态的量表采用邱林、郑雪等人编制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中文修订版)》(以下简称PANAS修订版)。该量表是幸福感有效和可靠的测量工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信度和良好的结构效度[3]。

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94份(男生213人,女生281人),问卷有效率为98.8%。负面新闻组169人(男生77人,女生92人);普通新闻组170人(男生66人,女生104人);控制组155人(男生69人,女生86人)。三组学生前测中情绪状态无显著差异。

研究具体程序是:首先在安静的房间里对三组被试者进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前测。随后负面新闻组阅读5分钟负面新闻,普通新闻组阅读5分钟中性新闻,控制组不阅读任何新闻,并在5分钟内回答一些无关问题,然后各组成员填写PANAS修订版量表。回收量表后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各组被试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总体比较结果

将组别和性别作为自变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总平均值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在积极情绪[F(1,493)=200.09,p<0.001]和消极情绪[F(1,493)=106.66,p<0.001]上的主效应显著,但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且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各组被试者总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平均值的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各组被试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总平均值的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负面新闻阅读组与普通新闻阅读组及控制组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01)。

(二)各组被试各类情感的比较结果

将组别和性别作为自变量,各种情感的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组别在各种情绪上的主效应显著,且除了“战战兢兢的”(p<0.05)以外,显著性均达到了p<0.001的水平。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且二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各组被试者每种情绪的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组被试者每种情绪的描述性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

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发现,三组在“活跃的、羞愧的、充满热情的、紧张的、欣喜的、易怒的、精神充沛的、恼怒的”8种情绪上两两比较结果都差异显著(p<0.05)。普通新闻组和控制组在“难过的、害怕的、惊恐的、自豪的、内疚的、感激的”6种情绪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都与负面新闻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负面新闻组和普通新闻组在“快乐的、兴高采烈的、兴奋的”3种情绪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都与控制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普通新闻组与负面新闻组、控制组在“战战兢兢的”这一项目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负面新闻组和控制组在该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总体结果显示,负面新闻组的积极情感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得分,而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得分,说明负面新闻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

三、结果分析及讨论

研究证实了阅读负面新闻会使人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增加,充满负能量。然而负面新闻在网络上传播迅速,这可能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是网络负面新闻易于传播。美国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2010年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最喜欢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与产品相关的负面评论。《中国青年报》的相关调查也显示,41.3%的中国网民明确认同上述调查结果[4]。另外,这一现象的出现也有社会现实的原因,比如贫富差距拉大使部分人内心不平衡、缺少幸福感等。

二是大学生群体的易受感染性。第一,大学生正处于易接受新信息的时期,但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对网络负面新闻的理性思考,容易被他人煽动、利用。第二,社会情绪具有传染性,大学生处在群体当中,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第三,大学生非常渴望得到同龄群体的认同,容易盲目从众,散布网络负面新闻,并且易于轻信,缺乏安全意识。大学生身边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情绪状态,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大学生也有可能成为网络负面行为的推手,有意或无意地传播各种负面信息,以求引起他人的关注。

针对这样的现状,高校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教育:一是使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不轻信网络负面新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讲座,培养学生的网络文明素养,提高学生对虚假信息的鉴别力,不轻信谣言。二是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随便在网上传播负面新闻。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学生自律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是引导学生走出网络虚拟世界,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多在真实环境中与人交流,让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世界各种各样的诱惑,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2004.

[2]王俊秀.关注社会情绪 促进社会认同 凝聚社会共识——2012~2013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J].民主与科学,2013(1):64-71.

[3]邱林,郑雪,王雁飞.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ANAS)的修订[J].应用心理学,2008(3):249-254.

[4]王丽萍.负面新闻与情绪管理:政府管理的一个新问题[J].民主与科学,2011(5):52-56.

2017-01-07

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情绪反应的实证研究”(Hnky2016-2);海南大学青年基金“网络负面新闻对‘90后’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qnjj2015004)。

竭婧(1982-),女,讲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情绪心理学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7)05-0147-03

猜你喜欢

负面新闻情绪反应海南大学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负面新闻对债券利差的影响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ssessment of Automated Essay Scoring Systems on Graduate Students’ Writings
互联网负面新闻偏好对患方信任的影响——基于网络新闻大数据与CSS2013的实证研究
风筝
负面新闻的社会影响及其报道方式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积极作用分析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mirrored in Dis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