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研究

2017-06-15黄海韬孙振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球拍爱好者网球

□黄海韬孙振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网球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研究

□黄海韬孙振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网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它以体育与娱乐为一体,又易于身心健康,但在网球中会出现一些损伤,本文针对此现象,对云南昆明100名参加网球学习班的网球爱好者进行调查研究,旨在真正了解引起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大体情况,以及找出损伤规律,减少损伤出现的几率。结果表明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业余及非专业指导时间中,且肌肉和关节部位损伤较严重,应加强运动的热身和保护。

爱好者运动损伤预防

前言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网球爱好者因从事网球运动而受伤的基本特征,分析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提出积极的预防措施,让大家在参与和享受网球这项运动带给我们的娱乐和激情中又能很好的保护自己,从而减少因伤病带来心情的负面影响,让大家更好的来享受网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对昆明网球俱乐部学习班人员进行调查,有效共计79人,其中男子56人,女子23人,其基本情况,见表1:

对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状况调查

表2 开放式损伤类别

表3 闭合式损伤类别

表1 所调查的基本情况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损伤的基本特征

对79名网球运动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在从事这项运动的过程中发生了运动性损伤、损伤的部位与类型以及造成损伤的原因。被调查的79名网球爱好者全部来自昆明市市区,在损伤的人群中男性共56人,占损伤总人数的70.9%;女性23人,占损总伤人数的29.1%。通过观察与访谈发现,网球爱好者运动损伤有如下特点:第一,损伤的部位与网球技术动作掌握程度有密切关系;第二,因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的慢性损伤多,急性损伤少,轻度损伤多,严重损伤少;第三,网球运动损伤与网球场地、器材及网球用品有直接关系,而一般爱好者对场地与网球运动用品知识的了解甚少;第四,课上损伤少,课外损伤多。第五,了解网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的学生极少。同时,在发生轻微损伤后绝大部分爱好者会置之不理,不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而继续坚持运动。

损伤部位及种类: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网球项目作为高强度运动,损伤出现频率较高,出现部位也较多。本文分为了开放式损伤和闭合式损伤,闭合式又可分为一般肌肉、韧带及肌腱损伤和关节型损伤。其中损伤部位主要为关节和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或感疼痛的人数最多,达73人,占总共的92.4%,其次是腕部,共53人不同程度的受过伤,占总共的65.8%,而网球肘(又名肱骨外上髁炎)的受伤人数也高达48人之多,占总数的62%,见表2、表3:

调查发现,肌肉拉伤在练习中极为常见,如果动作不正确,关节局部负担量过大或过于疲劳,极易造成腕、肘关节疼痛,引起网球肘。网球运动中,常常需要快速起动、急停、折返,足踝关节要承受超过全身几倍的重力、冲力,地面的反作用力也主要靠足踝关节进行缓冲,如果足踝力量差,又过度疲劳,随时都会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在网球运动中应在掌握正确用力的同时,加强关节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的训练。总之,大部分运动损伤都发生于业余时间且无专业指导,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专业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在技术动作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运动技术对身体某些部位具有特殊要求,也是客观存在的。

2.2、损伤的原因及分析

调查显示,导致及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大致分为准备活动不充足,场地条件较差和自身保护的不够及对技术的运用不准确等,其中主要为技术和自身保护不足的原因,各有62人和36人(其中属于技术原因的男性占41人女性占21人,属于自身保护不足的男性占21人女性占15人,总共分别占总人数的75%和25%)。

(1)错误的运用技术动作。

经研究发现78.5%的人技术不正确而发生损伤,网球爱好者运动时,由于“反拍”、“下旋”回击急球时,球的冲力作用于伸腕肌或被动牵拉该肌即可致舷骨外上髁伸肌总腱的慢性劳损及牵扯,引起网球肘。打网球接高球时,由于膝关节伸直时突然蹬地接着又起跳,使得一个巨大的力量强加到已经收缩的跖肌上,致跖肌腱断裂。网球发球动作过程中,搔背动作之后,即是球拍触球的击球动作和击球后的随挥动作球拍触球的击球动作中,腹部、胸部、上臂、肩部、背部的肌肉处于各种肌肉运动状态特别是肩背部许多肌肉协同工作。加之肌肉运动强度最大,所以受伤的情况也较复杂。

(2)缺乏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和保护。

在网球运动中,常见易受伤部位有腕、肘、肩、腰、膝和踝等。由于不合适球拍的握柄较粗,胶皮较硬;活动时间较长,动作不正确;初学者击球时球拍未握紧,握力较差,击球时又经常打不到球,使球拍把柄与手掌的摩擦转动次数增加,手泡由此产生。另一种原因是球拍质量低劣球拍的把柄皮质无弹性、不吸汗、无粘性、手感差,握拍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打球时把柄很容易转动和打滑,使手掌起泡,握拍手的大拇指、食指处出现红肿、水泡甚至将表皮掀起。加强对易受伤部位的训练、保护,可以提高其机能水平,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对这些部位加强训练和保护,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3)准备活动不充足。

调查发现,业余爱好者由于对准备活动认识不够,开始时速度过快、用力过猛,做准备活动或做得不充分,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各种练习,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器官的兴奋性,使之达到适宜应激水平,以克服身体活动的惰性,改善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和伸缩幅度,为正式练习做好机能上的准备。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肌肉处于僵硬状态,内脏系统的功能尚未动员起来,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或心血管系统劳损,因此热身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同时,准备活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或与正式练习、比赛结合得不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运动损伤。

(4)不良的气候条件下运动。

避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网球运动,高温潮湿容易疲劳与中暑,大量出汗也会影响体内水盐代谢而发生抽筋或虚脱;气温过低容易引起手脚冻疮,也可因肌肉僵硬,弹性、耐力降低,动作协调差而发生肌肉韧带损伤;雨雾天气,场地湿滑,光线不足,反应迟钝,常常成为损伤发生的原因。

3、结论

网球爱好者练习过程中出现的运动损伤,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最容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为韧带、肌肉、关节;其病症多为腕伤/网球肘/跖肌拉伤等等,其生理原因可能是由于对运动中受力部位的过度使用,或是运动中采用了错误姿势或姿势不正确而对身体造成了伤害;此外,运动量过大,准备活动不充分与恶劣条件及不良心理因素也可引起一定特征的运动损伤。因此,应强化对初学者基本动作的规范教学,加强易伤部位力量和柔韧性的训练,避免局部长时间负担过重。

[1]陶权.网球肩损伤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报,2006(3).

[2]王安利.健康网球原理伤病[J].网球天地,2003(4).

[3]邵玉萍.网球运动所引起的常见伤痛及预防措施[J].湖北体育科技,2004(6).

G807

A

1006-8902-(2017)-05-ZQ

猜你喜欢

球拍爱好者网球
借球拍
名贵的球拍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直播答题爱好者
借球拍
买球拍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