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2017-06-15周红连张海利桃源县第九中学湖南常德45700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常德45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常德市体育锻炼居民

□周红连张海利(.桃源县第九中学湖南常德45700;.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常德45000)

常德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分析

□周红连1张海利2(1.桃源县第九中学湖南常德451700;2.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法,以了解社区体育发展水平为目的,围绕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对社区居民体育组织的基本形式、参与锻炼项目、锻炼的动机与目的、锻炼参与主体的年龄结构、锻炼消费支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与经费来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由于体育设施条件有限、缺乏有效组织和科学的指导,导致其普遍存在参与意识不高、健身方法不够科学、设施和人才不足、活动项目单一、目的多样化等现状。

常德市社区体育现状

1、前言

常德市坐落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广物博,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明显扩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人们在闲暇之余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体育活动,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纲要》,呼吁广大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社区体育以其特殊的社会属性必将对全民健身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常德市武陵区的西园小区、紫桥小区、芷兰小区、电力新村的400位居民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9位,女性211位。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广泛的查阅中国期刊网的体育学术期刊,以搜集了解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访谈法。

分别对居委会体育工作人员、社区单项体育组织责任人,就本课题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广泛听取意见,取得了一些实地访问资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对常德市武陵区的西园小区、紫桥小区、芷兰小区、电力新村选取的400位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3份,回收率为98.25%,有效问卷390份,有效率97.5%。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收集和调查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在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其运行方式分为行政主导型和居民自发型,以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组织程度形式较高的比较少。只有辖区内条件较好的单位有自己专门负责管理社区体育的组织,有些没有条件的甚至倒闭的单位,社区内群众体育呈放任自流的个人或小群体状况。只有老年群体,经常自发组织活动,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社区组织的合理分工指导。

(2)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性别情况。

表1 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年龄、性别情况N=390

由表1可以看出,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从总体性别上看,女性比男性多,其中男性189位,女性211位,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由于个人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不同,不同性别的人群在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比如,在交谊舞、健美操、瑜伽等群体性运动项目当中,女性参与者占很大的比例,她们以减肥、健美、增进交流为目的,参与的积极性高;而男性居民由于锻炼目的的出发点基本上为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参加项目当中以球类、太极和健身房综合类项目居多,跟交谊舞、瑜伽等项目相比,同为群体性项目,但人数相差较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参与人数的差异。

(3)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时间情况。

表2 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情况N=390

由表2、表3可以看出,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较多、涉及面广,这其中以群体类运动项目居多,比较符合全民健身的要求,虽说受到场地、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但热度高、参与人数多。受欢迎的包括球类中的篮球、羽毛球、足球、门球等,这其中男性居民中参加篮球、足球的比较多,这两种球类运动竞技性较强,身体接触多,而且有一定的强度;女性居民中参与羽毛球运动和乒乓球的比较多,在避免身体接触的同时也达到了健身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到健身房进行专业训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由于受到场地设施和锻炼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居民锻炼时间大多数集中在早上或者傍晚,锻炼持续时间把握比较合理,锻炼效果好。

表3 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N=390

(4)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目的情况。

表4 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情况N=390

调查结果显示: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中的大部分的人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体质;以减肥、健美为锻炼目的的占据了一定的比例,由此可见,人们对自己的形态美、外表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体育的开展无疑为人们的锻炼需求又增添了新的选择;出人意料的是,有高达五分之一的人表示锻炼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缓解压力,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参与社区体育不再是仅仅出于健身目的,而是对社区体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社交一直是人们交往的纽带,此次调查中有一小部分的人选择了此项。

(5)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场地的设施情况。

从表5中可以看出,由于社区内置体育场馆无法满足居民健身需求,选择其它健身点健身的居民较多,在所选的健身点中可分为收费类和非收费类,虽然收费场所中的健身房、体育场馆等条件好、设施完善、有专业的体育指导员进行指导,锻炼方法科学,能够有效地避免运动带来的损伤,但相对于费收费类场馆来说吸引力明显下降不少,主要因为其消费高、分布不广泛、而且场地有限,为了健身要走很远的一段路,这必定会降低居民健身的积极性。非收费场所中的公园、广场等健身点临近居民区,居民锻炼起来也比较方便,锻炼者之间彼此也更熟悉,有利于在群体项目中感受到欢乐的运动氛围。

表5 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锻炼场地情况N=390

(6)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专业指导员情况。

由调查结果可知,在所调查的所有小区中虽然有体育指导员,但由于常德市武陵区社区体育起步晚、发展缓慢等原因,导致专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以至于社区体育活动难以得到有效的组织和指导,居民健身水平进步缓慢,距离科学健身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针对此类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加大社区体育资金投入、宣传,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培养、招收专业体育指导员等方式,把更多热爱体育的专业人才吸引到社区体育建设的队伍中来,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发展。

4、结论

(1)常德市武陵区社区居民参与锻炼的动机是正确的,基本以自发组织和个人的形式参加体育锻炼,健身习惯和能力有待培养。老年群体的体育意识较强,但大部分中年人参与健身的意识还需加强;

(2)常德市武陵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内容多为一般性项目,城市公共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社区虽有可供体育锻炼的健身器械,但数量不多,而且缺乏专门的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健身器械的利用率较低,客观上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开展效果。

[1]樊炳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创新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1,(6).

[2]王凯珍,阮云龙.新世纪中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

[3]韩坤,于可红.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的缺陷及其创新构想——以杭州市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

G812

A

1006-8902-(2017)-05-ZQ

周红连(1984-)女,湖南省桃源县第九中学教师,中教一级,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和社会体育;张海利(1974-)男,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常德市体育锻炼居民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石器时代的居民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
高台居民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