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不同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及利用评价

2017-06-15吕鹏程杨爱华

种业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杂交种抗病性丰产

吕鹏程,杨爱华,王 磊

(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 中牟 451450)

玉米不同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及利用评价

吕鹏程,杨爱华,王 磊

(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 中牟 45145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济源市农科所选育的14个不同组合玉米杂交种进行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结果表明:14个玉米杂交种在丰产性、抗病性、品质等主要性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A7、A10、A6、A5和A11杂交种的丰产性好,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尤其是A7产量最高,且抗病性较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

玉米;杂交种;品种选育;丰产性;评价

丰产性是衡量玉米新品种综合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丰产性有密切关系的还有抗性、品质等多个性状,因而分析评判一个玉米杂交种的优劣,必须从杂交种的综合表现来评判。本研究对14个不同组合玉米杂交种的综合性状进行对比,对与丰产性有关的性状指标进行逐一分析,并对不同组合杂交种做出丰产性综合评判。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设计

玉米田间试验于2016年6月5日-10月1日在中牟县韩寺镇大李庄村进行,试验地土质为中壤土。供试材料为济源市农科所选育的14个不同组合玉米杂交种,分别设代码为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A13、A14。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3行区,行长10 m,行距67cm,株距30cm。小区面积20m2。

田间记载生育期,每小区取10株,测定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以小区产量为产量指标,田间调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区域试验要求进行。

1.2 调查项目与方法

根据玉米生育进程,对株高、穗位高、抗病性、抗倒性、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粒型和品质等指标进行田间调查和室内考种。其中对株高和穗位高的调查采取每个小区随机抽取10株测量,然后求平均数的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LSR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显著性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产量比较分析

14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小区产量差别较大,A7品种的小区产量最高,为17.32kg;A2品种的小区产量最低,为10.43 kg。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产量水平差异显著。

表1 不同品种的小区产量

表2 不同品种产量的方差分析

进一步对产量结果进行多重比较。不同品种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见表3。

表3 不同品种产量的新复极差测验

从表3可以看出,14个品种中,在5%水平上,A7、A10、A6、A5、A11等小区产量超过16kg的5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其中,A7品种产量最高。A10、A6、A5、A11、A9等5个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A2产量最低,与A1、A4、A3产量较低品种之间的差异也达显著水平。14个品种中,在1%水平上,小区产量超过15kg的8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小区产量超过17 kg的A7和A10两个品种,与小区产量低于15 kg的6个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

2.2 品质分析

14个参试品种的品质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品种的品质分析

玉米淀粉含量为65.37%~74.30%,超过70%的品种有11个,占参试玉米品种的78.57%,含量最高的是A12品种,含量达74.3%。粗蛋白含量为8.34%~11.80%,粗蛋白含量超过10%的有A1、A3、A5、A7、A10、A12等6个品种,占总数的42.86%,含量最高的是A12达品种,含量达11.8%。粗脂肪含量为3.52%~6.1l%,粗脂肪含量超过4.5%的有A2、A5、A10等3个品种,占总数的21.42%,含量最高的是A2品种,含量达6.1l%。赖氨酸含量为0.14%~0.37%,含量最高的是A5品种,含量达0.37%。

2.3 抗病性分析

调查表明,14个参试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的抗性较强,发病概率为0,表现很好,但对茎腐病抗性表现不好,感病率40%以上的有A3、A4、A8、A10等4个品种,有7个品种对茎腐病的感病率在10%~40%,对茎腐病抗性最强的是A9品种。除A4品种外,参试品种对黑粉病的感病率均在10%以下。对褐斑病的抗性方面,A1、A3、A6、A9、A10、A13、A14品种表现为高抗,A8、A11品种表现为中抗。

3 小结与讨论

14个参试品种的调查分析发现,A1品种综合品质较好,但产量较低,抗病性差;A2品种产量最低,品质较差;A3品种产量较低,品质优秀;A4品种产量较低,抗病最差;A5品种产量第四,品质不错,抗病一般;A6品种产量第三,品质不好,抗性也差;A7品种产量最高,但品质较差;A8品种产量中等,品质较好,抗病较弱;A9品种产量中等,品质较差,抗病较强;A10品种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病性较好;A11品种产量一般,抗病不强;A12品种抗病较强,产量较差;A13品种产量较低,品质较高;A14品种产量较低,品质较高,抗病性最好。总之,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没有一个品种各项指标均为最优。因此,在育种过程中,对品种各项指标的要求应当适中,追求综合指标的最佳。本研究仅仅对一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一些结论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1] 李军虎.夏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玉米科学,1997(3):16-19.

[2] 朱伯华.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研究[J].西南农学院学报,l984(1):64-65.

[3] 李志华,王玉文,李会霞,等. 27个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2012(8):825-828.

[4] 萨比丁•莫力丁. 常用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J].江西农业,2016(16):28.

[5] 岳海旺,陈淑萍,彭海成,等.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品种间比较[J].江苏农业学报,2016(5):1043-1048.

S513

B

1003-4749(2017)02-0014-03

2017-01-03

吕鹏程(1982-),男,河南中牟人,本科,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杂交种抗病性丰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粗皮桉杂交种无性系在雷州半岛的生长特点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