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速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

2017-01-13魏国强

种业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河南省农产品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 河南 郑州 450002)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加速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

魏国强

(河南省农业厅 河南 郑州 450002)

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明确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任务要求,进而提出构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举措,以促进全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现代化;河南省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产业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有机统一,重点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是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显著标志。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通过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比较优势,促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 河南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规划,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优化调整,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休闲农业,着力把河南省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口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先行区。

1.1 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

2015年河南省粮食产量达到606.71亿kg,实现夏秋两季“双增产”;2016年全省粮食产量为594.66亿kg,比2015年减产12.05亿kg,减产幅度为2.0%,河南省全年粮食产量仍然保持在高位运行,属于丰收年;截至2016年6月底,全省累计投入资金519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335.07万hm2,占全部规划任务的78.9%;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在全国率先出台《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标志着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1.2 调整种养结构持续优化

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占到50%以上,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水产品等高效特色种养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青贮玉米发展迅速,丘陵山区红薯、谷子等耐旱作物面积不断扩大。201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244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2%,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3,标志着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711万t、410万t、352.3万t,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二位、第四位。

1.3 产业集群效益持续提高

河南省以优势农产品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支撑,以加工集聚地为核心,着力打造郑州的乳制品、漯河的食品加工、三门峡的果蔬、驻马店的油脂、南阳的中药材、信阳的茶叶等12类现代农业产业集群。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截至2016年11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 670家,实现营业收入19 836亿元。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0%,标志着河南省已经从卖原字号农产品进入到卖制成品的新阶段。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让农民更多分享二三产业的增值收益,正在成为河南省做优做强农业的重要途径。

1.4 都市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截至2015年底,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 700个,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从业人员30.92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达到28.88万人,占休闲农业从业人数的93.54%,带动农户29万多户。全省18个省辖市区近郊的休闲农业观光园依托交通便利优势,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业集聚区等,注重休闲项目配套、观光功能兼容、创意创新展示,发展规模日趋扩大,经济效益更加凸出。河南省已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14个,全国最美休闲乡村13个,规模以上休闲农庄672家,农家乐12 784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00个。

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河南省农业产业体系还存在资源环境匹配度不高、粮经饲统筹不够、种养业结合不紧、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流通体系效率不高、农产品“优的不多、多的不优”等问题,迫切需要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任务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生产,做强生产、加工、储藏、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发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2.1 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

新时期调整农业结构,要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现在人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越来越关注“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要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适应消费者选择,增加市场紧缺和适销对路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要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做文章。引导农民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挖掘各种资源生产潜力。要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加强科学规划、政策引导,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农业生产不断向优势区域集中,打造优势产业带,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加快推进农牧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改饲试点,逐步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2.2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

在“内外联动”上下功夫。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要支持主产区发展畜牧业、粮食加工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主产区调出粮食是贡献,调出肉蛋奶、调出加工食品,同样也是贡献。要创新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推进电商与实体流通相结合,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推进各种形式的对接直销,解决好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成本高、损耗大、效率低,导致农民“卖难”和居民“买贵”并存的老大难问题。

2.3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要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3 构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举措

加快构建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种养结构调优、加工能力调强、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条调长,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以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为载体,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初加工、精深加工发展及副产品综合利用,坚持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以工业提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逐步形成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加快推动河南省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大省转变。

3.1 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粮食生产是河南省的王牌。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粮食安全和口粮绝对安全的基本政治责任不动摇。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安全重要保障区,实施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确保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达到650亿kg。把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省结合起来,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确保粮食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

3.2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调优河南省种养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等“四优”产品种类,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着力打造优势产业带,努力创出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品牌。发展优质小麦,重点以发展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为引领,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发展优质花生,将其作为调减玉米过剩产能后的替代作物,尤其注意开拓花生油脂产品市场,打造河南省特色和品牌;发展优质草畜,着重抓好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奶牛和肉牛产业,做大做强“牛”文章;发展优质瓜果,将苹果、桃、梨、核桃、大枣等河南省地方特产变成名、特、优产品。

3.3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强化上游产业链建设,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绿色环保的原料生产基地,推进高标准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粮食作物、畜禽养殖、特色种植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实现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效对接,从源头上保证原料充足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产业向高效益、高产能、高科技转型升级。

3.4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加工增值率,实现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支持、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加工园区集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以主业带副业、以横向带纵向,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集群规模。到2020年,全省培育面(米)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饮品、茶叶、花卉(木)、中药材、调味品等12类450个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1.6万亿元以上。拓展农业功能,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分享农业、定制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1] 魏国强.创建六个示范区服务中原经济区——关于加快河南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J]. 种业导刊,2011(9):5-7.

[2] 魏国强.关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J]. 种业导刊,2016(4):5-7.

Establishing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and Accelerating New Styl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Henan Province

WEI Guoqiang
(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2, China)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mission requirements in Henan provinc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stablish the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and to promot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Hen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rn agriculture industry system; new styl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enan province

F323

A

1003-4749(2017)02-0005-03

2016-12-27

魏国强(1976-),男,河南偃师人,博士,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河南省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