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6-14唐征玲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独立学院教学方式

唐征玲

【摘要】我国自1987年将《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各高校必修课以来,经过将近30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各方面都越来越完善和成熟。但当前该门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才能更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独立学院 形势与政策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154-02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強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而《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当前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独立学院虽然将《形势与政策》也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但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相比,其师资配备、经费投入、相关科研成果、排课时间等方面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甚至有些高校为了给予其他课程“特殊照顾”还压缩该门课程的课时量,导致该门课程的有效教学缺少课时量方面的保障。

2.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独立学院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都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而且大部分采用大班教学,甚至有些学校采取主课堂、分课堂视频教学方式,学生人数太多,导致教师经常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环节,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3.教学的师资队伍力量不强。一方面由于有些独立学院没有完整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依附母体院校的教师进行教学,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同时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大部分没有引进人数适当的专业教师,一般让相关专业教师代课,有些学校让辅导员负责授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没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研究,这样无法体现专业性,难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2]。

4.课程考核机制不完善。大部分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写论文方式进行,促使很多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抄袭其他同学作业或教师课件等途径完成,缺乏自主思考,最终导致学生不重视该门课程,认为可有可无,课堂上学生睡觉、听音乐和玩手机的现象经常可见,难以发挥课程考核应有的作用。

5.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投入的资金和实践单位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大部分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单纯的理论教学,难以拓展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广度和深度,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积极性,严重影响其教学效果。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措施

1.思想上提高独立学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认识,明确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重要价值,它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大政方针的正确认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它是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加大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投入力度,组织授课教师参加课程培训、进修学习、参观考察和学术交流等活动,建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度,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参与《形势与政策》相关科研项目。

2.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切合国家教育部的教育精神和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筛选出那些既有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又属于当前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也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请一些专家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周末或暑假可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实践中锻炼和磨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教师讲课、学生讨论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该门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才能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引进若干名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教学前可采取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等方式,互相交流和学习,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检查、考核教师的教学活动情况,监控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

4.优化课程考核机制,推动考核机制多样化。考核方式应灵活化,可采取闭卷考试、写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平时出勤等因素给定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把上课的内容作为闭卷考试的重要内容,并附加一些主观性、开放性考试题型。这样一来,既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按时上课,同时对所学内容有所思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

5.努力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加强独立学院与周边单位的联系与交流,提高其资金投入力度,创建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适当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理性认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兴华.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10(7).

[2]朱军,刘德胜.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2).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独立学院教学方式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