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

2017-06-14韦小婵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分析

韦小婵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下的新产物,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且我国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且公共事业管理与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的同时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教育工作 标准要求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8-0013-0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注重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其培养面向不同公共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其中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等,是近年来兴起的比较热门的专业[1]。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对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进行研究分析。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述

公共事业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热门专业,专业方向发展包括多种,其中有教育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等,该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社会的实用性,具有“厚基础、宽领域、讲实用、多方向”的特点[2]。随着改革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越来越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社会多阶层的多元化需求也应得到发展。因此,原有的公共事业及其管理体制也需要有效改革,这样才符合我国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要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培养人才方面无法满足各项要求。其中包括师资水平较低、课程体系设置较杂乱等,对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带来不良影响。尤其对于面向教育工作人员来说,其工作任务主要为业余教育、学生管理或招生管理等,如果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性,将给学生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此,要想促进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在教学课程体系上应当做出改革,将“公共”二字的丰富蕴含体现出来,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还需要加强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将来的发展路上走得更畅通。

三、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

1.具有共服务意识

教育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工作者需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潜力[3]。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的宗旨是,社会的发展、公共的整体利益的实现、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因此,服务工作与社会是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中,应将公共服务意识放在首要位置。

2.具有社会的管理责任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行为与公众整体利益之间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实现个人利益过程中,从主观上来看,也就是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从客观上来看,从公众利益与社会利益为其提供保证与支持,同时,应限制与约束有损于社会及公众利益整体的行为,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应建立在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上,同时,从整体上个体保证个体利益的实现。尤其对于教育工作者,其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成长,还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3.具有综合知识结构与全面的管理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到较多的内容,其具有显著的跨学科特点,其中包括多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比如,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4]。而且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层次,其中有公众利益、个人利益、社会发展,其所涵盖的领域较广泛,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且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具备较敏捷的思维,在工作中能把握大局,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特点。对于教育工作人员来说,其工作任务十分复杂,涉及到较多内容,不仅包括教学方面、招生方面,还包括管理方面等内容,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较高的要求,综合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管理能力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中,还应涉及到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全面的管理能力。

4.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

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应当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知識方面、能力方面以及素质方面,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适合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1)务实基础,培养创新精神。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存在较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公共事业管理首先应建立在比较成熟学科的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不足之处,吸收有益的养分。在课程方面,首先要使基础知识更扎实,并在创新精神方面尤其注重。

(2)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涉及的内容较广,且具有实践的特点。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加大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此在实际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素质

要想使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只有在综合性的理论联系实际活动中,才能将其内在素质发挥出来,其中包括专业素质、文化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心理身体素质等。这些优良素质是公共事业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部分,其在实际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其在社会发挥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涉及的内容较广,其中教育工作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部分,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当前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公共事业管理对教育工作者的标准要求主要体现在共服务意识、社会的管理责任、综合知识结构与全面的管理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需要以这几个标准需求为前提,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此使公共事业管理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海鹰.事业单位职工教育培训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61.

[2]王永桂,江红,李之琳.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案例设计要求——基于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172-173.

[3]王亮,张小晶,陈晓巍,常智慧.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初探[J].中国标准化,2015,08:73-78.

[4]徐红伟.浅谈事业单位员工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17:71-72.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高年级智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的个案研究
关于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