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艺术

2017-06-14柏喜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维课堂教学

柏喜娜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学离不开问,可见课堂提问对于引导学生思维、获得新知的重要性。如果提问的方式与技巧存在问题,比如提问过易或过难,提问的指向性不明,方法不当,时机不准等,就会耗费时间,误导课堂,难以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所以我认为课堂提问要注意方式和技巧。

一、提问的技巧

1.提问要针对学生,难易适中

问题有难易,因此提问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好的课堂提问不是张口就来、脱口而答,而是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悟。与此同时,问题设计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指向性强,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并能为后续问题做好铺垫,好的提问要能启动学生思维,并能有效导向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2.提问要由易到难,逐层深入

课堂一开始,老师较激情洋溢,学生较显慢热,宜用稍容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逐步投入到学习讨论的氛围中来。《学记》有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课堂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呈现梯度,逐层深入,最终攻破课堂重难点。比如在学习《六国论》一课时,学习第一段思考①开头提出了什么样的中心论点?②第一段又设立了哪两个论点进行论证?③作者开头这样写有何作用?

其实對于悟性好的学生直接问第③题也能回答,但对于大部分中等程度的学生而言,这样发问,从论点到分论点再到论证结构的作用,对于学生明确观点把握论证结构,学习议论文的规范写法指导意义较大。

3.提问要范围较大,方式多样

课堂个别提问,看似在问个别人,但要达到的目的是引导一个,指导全班。有时,普通班的尖子生本来就不多,课堂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可能更少,这时课堂就容易变成个别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其他学生就像观众看戏一样,慢慢地就思维停滞,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要想方设法,扩大提问范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提问的方式也要多样化,比如,可指名回答,可举手回答,可叫号回答,可小组推荐发言人,也可全班齐答,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全班学生听到问题都能很快积极思考,融入到课堂讨论的氛围中。

4.问题要设计精当,不宜多泛

课堂上连珠炮似的提问看似热闹,但也易使学生思维疲劳,产生乏味感。与此同时,有些知识的识记训练、写作训练、文本诵读等环节也要适时穿插,以使学生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5.问题的设计要灵活多变

所谓灵活,一是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程度适时调整难易程度,可以让不同能力段的学生都有所感悟和长进。二是适时变换提问角度,从问题的侧面去寻找切入口。比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探究文章结构特点时,可以设题①说说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色?②金圣叹说小说结构上“草蛇灰线”“一以贯之”,以第二部分为例,看看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③本文在结构上处处设伏,前后呼应,可谓天衣无缝,以第二部分为例,看看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6.问题设计要发展学生的思维

课堂提问既要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同时还可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启发学生的心智。如教学《长恨歌》时,我在赏析写法环节设计了一个问题: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一想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最感人的内容可以是情节、人物、主题,也可以是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的写作技巧。这个问题启示学生从多角度来谈作品的感人之处,既能培养发散思维,又复习巩固了知识。

二、提问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和方式

1.课堂提问要以平等关爱,尊重为前提

“同学,你来说说这个问题怎么回答?”学生闷了一分钟,脸上通红,一句话也没说出来。作为老师此刻能做的就是询问他:你有思路吗?想好了吗?要不要再思考一会儿。也可以把问题换个容易的思考角度,或降低难度,给他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在等待学生答题时要态度和蔼,语气温和,面带微笑,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不致紧张压抑。学生只有情绪平稳,才有思维的动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提问要以课堂目标为导向

新课标规定课堂要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活动。课堂提问就成了主要的引导方式,于是有些课堂就变成了“满堂问”。但一味地问,不仅不会活跃气氛,反而让学生感到教学方式的单调乏味,从而变得沉默无语以至应付课堂。再者问题太多太泛也容易偏离课堂重点,无法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提问要以教学目标为“的”,问题为“箭”,力争众矢向“的”,箭不虚发。

3.课堂提问要重“导”,引导思维是关键

高中学生对语文相关知识的积累已达到一个高度,课堂上更多地要引导他思考。比如问:作者的思想观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说?你是怎么想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我问你答,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相关问题时将自我代入其中:我会怎么想?我该怎么写?对我有怎样的感悟。问题若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才是成功的。

4.课堂提问时既要及时纠错,规范其语言表达

学生的回答自然免不了出错,在课堂上既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又不能简单生硬地直接纠错,要注意措辞。如“你的观点没错,我有同感,如果说成……表达就更加严谨,观点也更客观辩证”。同时语言知识上的错误也要及时纠正,但有些比如口头禅、小动作等可以轻松幽默地提示,如果回答问题的是很敏感的学生,非原则上的问题可以课下私自谈话,不能直接纠正,否则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语文课堂的提问若能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妙语连珠,定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若能唤醒生命的知觉,还会培养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善于思考,巧妙质疑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师院附中。

猜你喜欢

思维课堂教学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