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017-06-14洪幸福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支点课程标准音乐

洪幸福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提出:高中语文要“注意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就是学好语文的支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教好语文的支点。就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开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应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是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开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前提。十几年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一直坚持一个语文活动:“课前演讲”。且深深的感受到,这个小小的语文活动,却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前演讲”这个舞台的,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树立自信;通过“课前演讲”这座桥梁传递欣赏,感受成功;通过“课前演讲”这个开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快乐上课。

二、开放语文教学形式

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应呈开放的学习态势,应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形式。因为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是知识的容器,课堂也只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它禁锢了鲜活的个体,压抑创新的胎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形式应是“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

1.戏剧——表演化

这是指对“戏剧”这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表演的教学形式来完成。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教师从旁指导来完成教学任务。每个学生参与其中,人尽其才。当“编剧”的学生应全面了解剧情,把握背景及戏剧主题。当“导演”的学生要指导演员,自己就应研究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风格。作为“演员”的学生想呈现精彩的表演,只有全面认真阅读文本,分析角色。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他们把《孔雀东南飛》改编成四幕话剧,把《陈奂生进城》改编成了碎戏的形式。

2.诗歌——音乐化

这是指在进行“诗歌”这部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即给每首诗配上合适的音乐,诗歌音乐交相辉映。要完成配乐,选音乐和理解诗意是前提,音乐的选择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锻炼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3.古文——现代化

这是指在古文教学中打破传统的字、词、句的教学模式,把古文放进现代化生活中阅读,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第五册第六单元是孟子散文单元,在这单元教学时根据孟子善辩的特点,我把“辩术”的赏析列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练习现代生活中人际交往、推销、应聘等活动中口才的重要性,把每个课文的辩术总结成几条:如“欲擒故纵”“引人人彀”“明知故问”“因势利导”等。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的辩术,及历史上有名的论辩故事。

三、开发语文教学活动

现在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探究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做“主人”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林基也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进行各种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生活动,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单位:湖北郧西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支点课程标准音乐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音乐
音乐
难在寻找那个支点
秋夜的音乐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