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别的岂止是康桥

2017-06-14黄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不舍再别康桥康桥

黄蓉

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其五彩斑斓的画面、和谐缠绵的韵律、错落有致的结构博得人们的青睐,它似一曲悠扬的小夜曲,让人们沉醉其中。笔者感触颇多的是那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不舍的离情,但诗作中真的只是对康桥的挥手再别吗?

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触诗人徐志摩再次来到康桥时的情感波澜。康河边那婀娜多姿的翠柳被夕阳染成灿烂的金色,在诗人的眼中成了美丽动人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对康桥的情感可见一斑,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爱;以至“甘心”做康河“柔波”中的一条水草,与康河融为一体的渴望,让我们深深体味到他对康桥的依恋;“那榆阴下的一潭”也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更让人感慨他对康桥的痴迷;痴迷之深,到了“放歌”“沉醉不知归路”的境地;情感在一步步地加深,变得越来越热烈,但乐极生悲,而后突然变成了“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曾经喧闹的“夏虫”“也为我沉默”,由高亢转为了一种深沉。所以中间5节的情感波澜可归结为:喜爱——依恋——痴迷——忘情——深沉,回头再吟诵第一和最后一节,那“轻轻的”“悄悄的”,那一“走”一“来”,那“挥一挥衣袖”,让我们感受最多的是那挥之不去的淡淡感伤。所以整首诗的情感,我们可以归结为两点:深深的眷恋、淡淡的感伤。

这似乎很符合作者再次来到康桥、再次离别时的情感基调。对于这首诗的解读,人们一般停留在此,大都认为它有别于一般别离诗,作别的不是人而是“康桥”,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或“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表白,更多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洒脱。但江淹的《别赋》当中有一句“黯然销魂者,惟别矣。”离别为什么会有“黯然销魂”之感?解读《再别康桥》,如果再深挖当时的背景和曾经的故事,我觉得徐志摩再别的不只是康桥,不舍的又岂止是康桥!

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又再别康桥,除了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还有理想幻滅的感伤。

更有在康桥,24岁风流倜傥的徐志摩与16岁美丽清纯的林徽因相遇了。两个有着共同爱好和共同志趣的年轻人徜徉在康桥,有说不尽的话题,也留下了美丽的足迹。所以再次来到康桥,看到熟悉的柳、潭、水草……那些曾经见证过他们情感印迹的景物,多情的徐志摩固然想“漫溯”,寻找往日的美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即使是遇上对的人,也依然是一场美丽的错误。只能是“那哒哒的马蹄声,不是归人,是过客”。林徽因忍受不了张幼仪那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给徐志摩写了一封有情有义的分手信,结束了这段美丽的错误,但徐志摩依然不死心。林徽因尽管在离开徐志摩后马上与梁思成订婚,但也是一直到1928年才与梁思成结婚。而徐志摩第二次来到康桥的时间正好是1928年。这时的他也已.经和陆小曼结婚,但他依然视林徽因为“唯一的灵魂伴侣”,而此时林徽因结婚的事实,让他内心的情感世界波澜起伏,但化入他笔端的却是深深的眷恋和依依的不舍,所以才有了“新娘”的比喻,才有“作别西天的云彩”又“不带走一片云彩”,此时的徐志摩要作别的又岂止是康桥,而是一份刻入灵魂深处的美好的情愫。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人回味悠长。那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那一处处美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对往昔生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理想破灭的无限感伤,那真挚、浓郁、隽永的“黯然销魂”之“别”不只是对康桥,还有对理想,更有对爱情。

★作者单位:江西泰和中学。

猜你喜欢

不舍再别康桥康桥
青草更青处——《再别康桥》赏析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论《再别康桥》诗歌意境美
投入细腻的情感诵读诗歌
人文康桥:挽留诗人灵魂的家园(节选)
放手让孩子撞南墙
见与不见
康桥,我心中的圣桥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