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后感”引导作文教学的尝试与反思

2017-06-14郭晓犁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园地读后感班级

郭晓犁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瓶颈与困惑

毋庸置疑,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着诸多不容回避的现实困惑。以我为例,似乎就在前些年,我还在为自己擁有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而暗自庆幸,为自己掌握了一套娴熟的作文“教学理论”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我的作文教学瓶颈却清晰地呈现出来,那就是:我的学生似乎都掌握了一些作文的模式和套路,但是他们的习作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更可怕的是,我那些所谓的作文教学套路在信息化时代,早已失去了神秘的光环,因为网络平台可供学习的作文教学方法可谓应有尽有。是的,信息化背景下,我似乎没有与时俱进,然而,路在何方?

二、痛定思痛后的教学思考与初步尝试

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原本就不要奢望有什么亘古不变、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在信息化背景下,既然那些所谓的作文技法不能再作为作文课堂的主要内容,那么就应该抓住时代的特点,与时俱进,引导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筛选、阅读、思考、感悟,把作文的兴趣还给学生,让学生的作文生动真实起来,思维智慧灵动起来。鉴于此,近年来,我在任教的班级尝试了“读后感”式作文引导教学法。我的这种作文教学实践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引导学生解决“读什么”“怎么读”的问题。首先,解决好“读什么”的问题。我的阅读方向是:“左手诗词,右手美文”。教师要做的有两点,第一是示范,第二是引导。通常在第一学期的前一、二周,我会选择一二篇诗词或者美文,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并深入地作出解读,以此来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我通常会在学期初给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参考目录,但学生依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并不一定拘泥于此。其次,解决好“怎么读”的问题。通常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文体,大致设定一个阅读感想的参考模式。比如小说,可设置“主题探讨”“形象简析”“情感共鸣”“写作链接”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鉴赏,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百花齐放。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展示,并在课堂初步实现“翻转”。我通常把作文课安排在周五,每周安排一位同学上讲台以PPT的形式展示他的“读后感”。之后,我要求同学们就他的“读后感”进行课堂交流,并加以有效引导。然后,把学生的PPT上传到班级“语文学习园地”QQ群中,让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进行针对性阅读、查证、思考,准备讨论和回答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第三,鼓励学生进行“跟帖”式交流总结,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就需要我们开辟一个可供问题交流发酵的平台,于是我的“班级语文学习园地”QQ群就应运而生。起初,我的“读后感”式作文引导教学仅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内部进行尝试。让我料想不到的是,其他班级甚至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纷纷加入我的QQ班级群。看到同学们在跟帖中一个个旁征博引、唇枪舌战,我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尝试信心倍增。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决心在年级范围内推广这种实践。在年级语文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各班迅速组织起自己的“班级语文学习园地”QQ群。在此基础上,我不失时机地组织起“年级语文学习园地”QQ群,以此为平台,既可对年级作文教学活动进行总体调控和指引,又可吸取各班精华,“奇文”共欣赏,实现资源共享。近期,我正在收集整理近几年来QQ群里的经典素材、案例及精美范文,力图在校本教材建设上做出自己的尝试和努力。

三、“读后感”引导作文教学的实践反思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发现不少问题需要反思和改进。首先,由于“读后感”引导作文教学实践是以信息化背景为前提的,因此,它必然对网络平台具有很强的依赖眭。而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中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教师的必要引导,往往会陷入迷恋网络的泥坑,甚至误入歧途。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对网络平台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尽可能保证网络环境的纯洁。其次,由于网络信息纷繁芜杂,如果学生游弋其中却没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或者任务,往往会迷失方向。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确立较为明确的参考阅读范围,并对学生的“读后感”(含跟帖)的方向进行总体把控和示范引导,这样才可以保证这种作文教学方式的效率和效果。再次,无论是课堂上的交流争锋,还是“班级(年级)语文学习园地"QQ群的唇枪舌战,学生的“读后感”即便精彩,也难免支离破碎、杂乱无章。这就需要教师定期对学生的“读后感”加以梳理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应写作训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鼓励学生在教师梳理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个『生化的收集整理。如果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充实自己的作文文件夹,那么他们在写作实践中就往往能够出奇出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总之,任何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的革新与教育新方法新手段的孕育实践,都必然经历一段较长的探索、挫折、反思、改进直到成熟的阵痛期。因此,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殊为不易。但是,信息化背景下“读后感”式作文引导教学法的实践坚定了我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收获了高中作文教与学的活力、智慧与灵感,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我一定会集思广益,潜心研究,在我的教研教改之路收获更大的喜悦。

★作者单位:福建连江尚德中学。

猜你喜欢

园地读后感班级
班级“无课日”
园地再现
如何写读后感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读后感”等十七则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大闹天宫》读后感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