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赏析课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7-06-14邹雪晴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赏析教师应

邹雪晴

赏析课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教学方式,散文赏析课的核心是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感知乃至思考。教师在赏析课中要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感知、感悟呢?究竟是以教师为绝对主角的“幕前”表演,还是教师完全隐身“幕后”更适合散文赏析课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一、做散文赏析的总导演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以情带文,以文动情的过程。学生只有在动情基础上才可能解其意、通其理。教师在赏析课中把课堂还给学生,那如何才能实现教学设想呢?

教师之意,文章之意如何传递给学生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赏析能力的高低,根据文章的难易,确定赏析目标和方向。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或优美或朴实的语言中往往蕴涵着作者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师要转换角色定位,要让自己当好“导演”,要让学生成为赏析课真正的“演员”。虽然这样的思路仍是预设的教学环节,但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品味来解读课文,力求调动学生的所能,让思维撞击出智慧的火花,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品读课所要达到的是能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语文、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最终达到增强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导演角色正是为学生创造了独立品味的空间。

二、做散文赏析的主持人

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堂的总导演,还要改变身份当好课堂的主持人。新课程标准让教师在课堂上不一定时时刻刻唱主角,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从很大程度上实现语文课堂真正的民主与平等。遇到问题,不一锤定音,与学生一起商量,鼓励学生“查一查”“试一试”;遇到困难,不大包大揽,甘当学生助手,提醒学生“读一读”“议一议”;遇到争论,不“息事宁人”,敢当“煽风点火者”;遇到“话柄”,不躲避,而是掉转船头,生发话题。一堂好的散文赏析课,应该是遵循学生认知层次,进行有序赏析,达到在情感上的感悟。教师的启发,能够使学生从文本中领悟作者的深厚情感或人生哲理。因此,教师应做好散文赏析的主持人,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一个好的引导将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做学生赏析散文的忠实听众

赏析课是学生对语文感知感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赏析的主人。对于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学生往往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赏析和品味。其实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只要我们略微改变一下学生的被动接受状态,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篇课文,你想学什么,根据自己需要;你想和谁一起学,由自己和对方双向选择;你想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习惯自由确定;你想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尽情展示。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如在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让学生走上讲台,组织课堂教学。课前他们查资料、备课、演练,十分积极投入,或讲解或讨论也组织得有声有色。笔者忽然发现他们竟然对教参关于本文的主旨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分析得有根有据。下课后笔者对他们进行了充分的肯定,他们也十分兴奋,学习散文的兴趣更浓了。这样的散文赏析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学堂”,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一切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应做好忠实听众,这既能尊重学生的表现和劳动成果,更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评价和查漏补缺。

四、做学生赏析散文的评论者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赏析散文,往往在尊重学生和张扬他们个性的同时,由于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或学生占有知识的有限性,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知识问题,教师应做好称职的评论者并及时地订正纠偏。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文本的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便产生新的体验和发现。

2.教导学生尊重他人的成果,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3.肯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提高散文学习的兴趣和效能。

4.准确及时地纠正学生的知识性错误,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堂授课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做散文美点赏析的追击人

赏析教学中最忌教师多问。因为教师的“问”容易使学生思想定格,使“赏析”受限,从而限制学生思维。但是没有思想的课堂却又如一潭死水,良好“思”是赏析的开始。在散文赏析中,教师应追美点而不设问。美的事物大多数学生都能捕捉到,越美的地方,越能震撼人心。教师应对美点多追,使学生对美点有所思考,这样自然可以导出学生的“问”,我们就能发现学生课堂学习中最需要的东西。由此导出学生的思考,在思考中渐渐地向主题靠拢,最后由学生品析文章,感知答案,难度自然下降。紧追美点,追而不“问”,在品读中无疑为学生创造了思维的广阔天空。

教师在散文赏析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應该是多变的,一节散文赏析课,教师的角色可能偏重于某一种,但不能不顾具体文本的差异,千篇一律。教师在散文赏析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能简单僵硬地以“幕前”或“幕后”为指标“一刀切”,而应该把握一个始终不变的宗旨,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而有效地为学生服务,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

★作者单位: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赏析教师应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