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SA阅读测试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2017-06-14杨康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测试文本材料

杨康

PISA测试是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matioanal Studeat Assessment)的英文缩写,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主持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研究。全世界共有6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华文阅读区域的香港、澳门、新加坡、中国台北和中国上海都有参与。PISA测试包括三个方面: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自2000年起,PISA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测试将三项中的一项设为主要测评项目。PISA测试的评价对象是完成小学初中学习的15岁学生,在中国这是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学生。2009年是PISA第二次以阅读素养为重点的评价。

自2009年上海代表中国大陆第一次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项目,便在阅读素养领域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不难看出我国近十年来课程改革带来的成功经验。虽然在整体成绩上,上海学生以绝对性优势占领先地位,但在PISA阅读测试的分项指标中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在阅读认知策略上,上海学生在访问与检索上比较薄弱。在阅读文本类型上,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成绩差异高达25分,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欠佳。在性别差异上,男女生阅读成绩分数差为40分,是东亚国家中性别差异最大的国家。在阅读参与度上,上海学生以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取胜,家庭阅读参与度偏低。在阅读材料分类中,网上阅读活动中指数地低于测试平均水平。从种种分项指标中可以窥视到“第一名”桂冠中诸多隐患,实则暴露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借助PISA测试的科学、超前的视域,吸取其精华,进一步反思我国当前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拓宽我国阅读课程改革的视野。

一、培养未来社会公民最应具备的阅读能力

PISA官方网站开宗明义提出了三大核心问题;学生们已经准备好未来的挑战吗?他们能有效地分析、推断和沟通吗?他们具备了贯穿其一生持续学习的能力吗?PISA项目的测试指向不同于以往的常规测试,它并不用于甄别和选拔优秀学生,而是评价参与测试国家和地区的15岁学生是否具有适应未来生活、工作及进入社会的各项能力。这正是PISA测试最显著的前瞻性,它所着眼的时间维度并不是昨天的学习成果,也不是从昨天到今天的应用,而是关切今天的人们能否具有适应未来挑战的思维模式与解决能力,即站在今天能否顺利走向未知的明天。

PISA阅读测试中阅读能力定义为:“阅读能力是为了实现个^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参与社会活动而拥有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这个定义凸显了个人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并且也暗含着阅读能力不只是输入过程,更关乎输出的结果。PISA阅读测试视角下的阅读能力与以往的强调理解,积累的阅读能力相比,更加看重认知能力的重要性。从实现个人目标中的发展知识潜能衍生到参与社会活动的理解、使用能力,这体现了语言功能中最基础的工具性,即交流沟通性。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是在要求在良好理解的基础上,具有一定自我的认知观,强调个体本位的理解能力。这种阅读能力看似基础,实则涵盖了从认知出发超越认知的深意,更确切地说个人迎接未来不确定的风险世界而需要具备的基于认知而又超越认知,基于理解而又超越理解的独立判断、自主选择和自由评论的表达力。这也正是21世纪全球化大环境下个体公民,必备的基础能力。

二、主张批判、反思的阅读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中国蒙学中的经典古训,它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千年中国的阅读教育思想:在反复背诵中将书本嚼烂,囫囵吞下,也会转化成自我的语用能力,这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谋而合。阅读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一直被视为重要的积累沉淀过程,大量的学者坚信只有在渊博的知识量的支撑下,才能开出绚丽的思想之花。因而这种思想也在影响着我国目前的阅读教育思想还是以接受本位为主导,即要求从书本中吸取精华,丰富自我理解。虽然有一些程度上的变通,但仍然是站在文本的角度反问阅读者,要求个体对全面的理解与消化。PISA阅读测试下的阅读观正是与其截然不同,它强调个体本身对文本的多角度理解,面对阅读材料带来的众说纷纭,应该给出属于自己独特的思想立场和独立批判。

PISA阅读测试的阅读理念,在于着力洞开阅读者由接受变为思考、由筛选变为评判、由反思到理论这样广阔多维的思维空间。它鼓励阅读者走出理解文意的“浅层阅读”,走向敢于发声、敢于理论的“深度阅读”,甚至走向更高的“创意阅读”。这一点可从PISA阅读测试的题型中得出,PISA测试通过对同一话题或材料,给出多种相似或相反观点,引起测试者给出自己的价值取向或评价。

三、丰富多元化的阅读材料类型

PISA阅读测试所带来的思想震撼,不只是颠覆性、革命性的阅读观念,更需要以阅读观下切实可行的阅读材料作为支撑。PISA测试所倡导的适应未来生活与挑战的阅读理念,在测试文本选择上注重阅读材料的多元化,每样材料一定要符合PISA阅读测试的四个目的之一,真实地选自实际生活。

PISA阅读测评中将文本形式分为四种:连续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混合文本和多重文本。其中非连续性文本是由列表构成的文本,是与连续文本形式不同的,不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的、需要不同连续文本的阅读策略的文本。包括: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间表、目录、索引等。此类文本的出现就是PISA测试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在今后是社会生活中,会广泛接触此类文本,以满足实际生活所需,进一步达到测试学生是否适应未来生活与工作的宗旨。

母语教育中“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阅读贯穿始终,阅读不仅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同时也为信息的输出做有效的积累。培养学生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辩证的阅读思维,扎实的阅读能力,一直也是我国阅读教学的美好愿景与关注焦点。盲目嫁接国际阅读测试的种子,不一定会结出适合我国义务教育实际土壤的果实。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测试文本材料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心理测试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心理小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