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盲人调律师唱响人生的幸福之歌

2017-06-12阿忠

现代家庭 2017年6期
关键词:调律陈燕盲人

阿忠

陈燕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是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调律学会注册会员,一出生她就双眼看不见,但随便扔到地上的硬币,她能一步到位地捡起来;遍布京城的钢琴调音家庭,她能自己坐着公交车上门服务。她会游泳,考过了深水证;她会跆拳道,现在已经晋升到黄带;她还会开卡丁车、滑旱冰、骑独轮车,还能写书出书。经过多年拼搏,陈燕开办了自己的钢琴调律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生意兴隆,如今她和盲人丈夫的生活幸福美满。

姥姥把她抱回家抚养

教她靠聽觉生活

陈燕1973年出生于河北,后来在北京长大。陈燕三个月大的时候,一天爸爸抱着她玩,突然发现她的眼睛里有一个白点。爸爸妈妈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孩子得了先天性白内障,以后可能连视力表上最大的字母都看不见。”爸爸妈妈经受不住这个巨大的打击,打算放弃她,再生一个。最关键的时刻,姥姥站了出来,把她接到身边照顾。

为了照看陈燕,姥姥把街道工厂的工作辞了,就靠姥爷的工资养活一家人。

陈燕八个多月的时候,姥姥带她到同仁医院做了眼部手术。虽然如此,这个世界在她眼中注定还是模糊的。

由于眼睛看不见,小朋友们都不愿和陈燕一起玩。为了陪她,姥姥抱回家一只小猫,陈燕给它起名叫“黄黄”。“黄黄”陪伴了陈燕13年的时光。姥姥常说,猫有九条命,陈燕身体不好,她就给陈燕起名叫“咪咪”,希望她健健康康地长大。

姥姥从不领着陈燕走路,而是告诉她哪里有障碍物,训练她靠听觉走路。为此,小陈燕经常撞到门上、树上,甚至掉到沟里。那时候,姥姥不会扶她,即便她哇哇大哭,也要让她自己站起来。陈燕5岁的时候,姥姥就让她自己去买东西,自己去公园玩,自己坐公交车,还教她眼睛要跟着手走,训练她捡起丢在地上的硬币,而且不能用手去摸……这一切都使陈燕在长大后看上去不像一个盲人。2002年姥姥病逝前才告诉陈燕,其实,在陈燕独自去买东西,去公园玩,坐公交车时,姥姥都悄悄地跟在她后面,一直跟了她18年。

由于视力上的残疾,童年的陈燕被许多学校拒之门外。为了争取自己的读书权利,小小年纪的她四处奔走。13岁的时候,她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1986年9月,陈燕如愿以偿地跨进了盲校的大门,而到1991年6月,当时间仅仅过去5年时,陈燕已经完成了正常孩子需要9年才能完成的所有义务教育课程。

1990年,在北京盲人学校快要毕业的时候,陈燕听到了一个好消息,继按摩之后,中国残联投资50万元,为盲人又开辟一条就业道路,把在欧美地区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盲人钢琴调律引进中国。经过一番努力,陈燕考入了钢琴调律专业,成为中国盲人学习钢琴调律的第一批学生。

其实学钢琴调律,一点都不像陈燕想象的那样容易,8000多个零件等着去熟悉,不仅要会调律,还得会修琴,这对盲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这时,不少同学开始打退堂鼓。陈燕随即买来教授钢琴调律的书,请别人帮着念,她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反复地听。可是书上画的图形没法念,于是,她通过拐弯抹角的关系把钢琴厂的一位老师傅请到家里,请他教自己。当老师傅得知陈燕请他来是为学调琴时,他告诉陈燕:“我劝你别跟自己过不去了,调琴的话,视力是最关键的!”说完,老师傅就走了。陈燕并没有因为老师的这句话而放弃学习,相反这句话反而激发出她的学习热情,性格倔强的她相信,只要努力,盲人也一样可以学会调琴。

不光要学习调琴,还要学修琴。修琴的基础课是工艺课,要学习把一块木头用刨子刨平,用钻在木头上打眼,把螺丝拧进木头里,把钉子垂直钉进木头里还不能歪。陈燕经常在钉钉子时,把锤子砸到手上,拧螺丝时螺丝刀扎到手上。自从有了工艺课,她的手上就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

毕业后,陈燕来到了一家钢琴厂应聘调律师。接待她的是一位女厂长,由于陈燕还有些光感,外表看不出是盲人。女厂长有些和蔼地说:“你先试调一台琴吧!”

陈燕拿出工具,来到钢琴前,她认真熟练地调完了一台琴,几个师傅都来试听,大家都很满意。女厂长当即告诉陈燕,明天就可以来上班了。

在这家钢琴厂,陈燕很快打开了局面,师傅们看到陈燕所掌握的是目前较先进的流行于欧美的“三六度验证技术”,比传统方法的精确度提高了许多,纷纷要求她传授技艺。陈燕在技术上总是毫无保留,所以跟大伙相处得很融洽。

但好景不长,一次意外事故让陈燕骨折了,她没法上班,因此被迫失业了。半年后,她的身体才得以恢复。随后,她又去了很多家琴行,却都被拒绝了,原因是人家不相信盲人能调好琴。

钢琴调律师

嫁给了盲人按摩师

陈燕最后又找到一家大琴行,向经理提出应聘。经理让陈燕调了一台琴,他仔细检验后非常满意,高兴地说:“看你小小年纪,没想到琴却调得这么好,明天就来上班!”陈燕又高兴又害怕,犹豫着告诉了经理自己是盲人。经理一听,诧异地说,“真没看出来,也没听说过盲人能调琴。”

陈燕说自己学的是欧美的先进技术,一定会使用户满意,经理却说:“调律师要上门为用户服务,没人带你,你能找到用户家吗?再说路上车多,万一遇到危险,琴行要承担责任。”陈燕随即对经理说:“北京一年出了那么多交通事故,可你听说几个盲人被车撞死了?”经理听后也笑了。

陈燕上岗之前就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去用户家前,绝不告诉对方自己是盲人。到了用户家,陈燕一边调琴,一边教用户钢琴保养的知识。琴调完了,用户也和陈燕成了朋友,这时陈燕再告诉对方自己是盲人。一般用户都很惊讶,要问她一连串的问题。“你怎么找到我家的?”“你是怎样调琴的,我怎么没看见你在摸琴呀?”每一次,陈燕都会诚恳耐心地回答用户这些好奇的问题,换来的是用户对她的钦佩和信任。

如今,陈燕已经给上万个家庭的钢琴做过调音,遍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目前,她的调琴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以后,她的客户中除了普通市民,还有著名钢琴家鲍蕙荞。

为了帮助毕业于同一家盲校的钢琴调律专业的师妹师弟们,2004年11月,陈燕拿出自己挣的钱,创办了一家钢琴调律公司。陈燕出任总经理,和员工一样只挣工资。公司挣的钱除了部分用于公司运转,其余的全作为钢琴调律师的工资。陈燕一方面要管理公司,另一方面要亲自去客户家里调琴。目前,她的公司有员工31人,除了1名会计是健全人外,19名调律师全是盲人,其他11名工作人员也是残疾人。当会计提出是否要办残疾人免税手续时,陈燕拒绝了。她说:“我的公司一直照常纳税,我想告诉人们,盲人不需要可怜!”

陈燕的丈夫郭长利也是位盲人。两人是北京盲校的同学,郭长利现在是北京按摩医院知名大夫。谈起当年的爱情故事,还是陈燕先追求郭长利的呢。

不过陈燕的爱情不是进行得很顺利,首先就遭到姥姥的坚决反对。老人苦口婆心地开导:“你本来就看不见,再找一个看不见的,连打个蚊子都难。再说了,他长得太矮了,瘦瘦小小,到时候扛个煤气罐都扛不到四楼。”

陈燕偏不信这个邪。一个周末的晚上,有些腼腆的陈燕对郭长利说:“咱们恋爱吧!”让陈燕意想不到的是,郭长利当即拒绝了她。郭长利愣愣地说:“我明天带你到我家去看看,看完了你再做决定!”

第二天,陈燕跟着郭长利一起到了密云县农村的家。郭长利的家很穷,郭长利的姐姐流着泪给陈燕讲述了他家的故事。在郭长利9岁时,他们的父亲就去世了。在临终前,父亲把郭长利姐弟5人叫到身边说,你们其中一个可以接我的班,但接班的一个必须供郭长利上学,盲人没有知识在这个社会上无法生存。当时,15岁的二姐便放弃学业,选择接父亲的班供郭长利上学。后来,郭长利上了大学,两个弟弟没有上完高中便外出打工,继续供他上学。

还没有听完,陈燕便感动得流下眼泪来。在回北京的路上,陈燕拉着郭长利的手说:“我不会收回我的话,我会跟你一起努力的。”郭长利点头同意了。两人的心从此紧紧地连接在一起。1994年10月24日,陈燕和郭长利办理了结婚手续。

刚结婚时,陈燕和郭长利的生活异常艰辛。记得1996年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房东突然跑来通知陈燕搬家。陈燕和郭长利好说歹说,房东才同意再延缓几天,但正月初五前必须搬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快乐地过着春节,陈燕和丈夫却怎么也快乐不起来。突然,一旁沉默的郭长利对陈燕说:“陈燕啊,咱们离婚吧!”陈燕听后很惊讶,忙问为什么。郭长利说:“陈燕,我不会给你幸福的!我们买不起房子,永远都会居无定所!”见丈夫垂头丧气的样子,陈燕马上安慰道:“咱们好好工作,以后攒了钱,总有一天也可以买到房子,有属于自己的家。”听完陈燕的话,郭长利又是长时间的沉默。接着,夫妻俩一起唱了一首歌——《蜗牛的家》。歌还没有唱完,两人就抱头痛哭起来。

走过黑夜

迎来了光明的

幸福生活

大年初三早上,天上下起了大雪。陈燕借来了一辆三轮车,准备搬家。她在前面扶着车把,丈夫郭长利在后面推。雪地上留下了这对盲人夫妇的脚印,和三轮车深深的轮胎印……

虽然看不见,陈燕和郭长利却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感受着幸福。两个人共同努力,一起为了目标而不懈地努力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陈燕和郭长利拿出积攒的数十万元作为首付款,并贷款20万元买下了一套三居室的经济适用房,使用面积112平方米,并花了两个月对房子进行了装修。2004年7月9日,在陈燕33岁生日这天,他们终于搬进了自己的家。陈燕家的许多东西都带有声响。电话是语音提示,文具盒上系着小铃铛,记录工具用录音笔。陈燕的家宽敞明亮,整个房间光灯就有十几个。陈燕说:“很多人认为盲人不需要灯光,但我不这么想。我把家里弄得亮堂堂的,就是想让客人感觉到这里不像是盲人的家。我特别喜欢窗子,在盲人心中,同样渴望光明,渴望阳光!”

陈燕的生活,并不是她眼前那种灰暗的感觉,而是时尚多彩的。她已经掌握了很多时尚运动,她的跆拳道已晋升到黄带,她还会开卡丁车,滑旱冰。

陈燕还记得当初为了学游泳,走遍了北京所有成人的游泳班,教练都说不能教,理由是“盲人学游泳,淹死怎么办”。无奈之下,陈燕只好去青年湖的水上世界玩。后来,外表看起来不太像盲人的陈燕骗过了那里的救生员,他们教了陈燕3天。接着,她又去了地坛游泳馆,那里的教練看她有一定的基础,就收她做了学生。一个月后,陈燕还考了深水游泳证。

陈燕还完成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画画。她是先天性的盲人,从来没有看清过猫长什么样,但是她很想试一试。有一次,她参加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工作人员拿来了一只猫让她摸,她随后就现场作画,观众看了都说很像。陈燕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她练习个十年,就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画猫的盲人画家。

陈燕还是中国第一个练习跆拳道的盲人。她从1999年开始练习跆拳道,一直坚持到现在。陈燕身体不好,做过几次大手术,身上有十几个刀口,她还有哮喘病,身体免疫力低。不过,她不在乎。她希望通过练习跆拳道,让自己更坚强。陈燕说:“我就是想证明,盲人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也能实现美好的愿望。”

2010年,陈燕经历了一场车祸,情绪有点低落。郭长利为了鼓励老婆重新振作,给她带来了一条导盲犬。这条名叫“珍妮”的黑色拉布拉多就一直跟在陈燕的身旁,与她形影不离。这几年,为了能带“珍妮”出入公共场所,陈燕做了很多努力,现在的她是一个导盲犬的宣传大使。

为了帮助更多的钢琴用户,陈燕开通了全国第一条钢琴公益热线,每天晚上7点到10点,她都会守候在电话机旁。在钢琴调律的路上,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让全国的人都知道,盲人完全可以从事钢琴调律工作。

2017年2月,陈燕与郭长利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节目的录制,向全国观众唱响幸福之歌。如今,事业有成的陈燕依然亲自给用户调琴。她说:“无论如何,我不能扔掉钢琴调律的专业,这是我的生存之本。”

猜你喜欢

调律陈燕盲人
一二三,变木头
积极心理联合康复锻炼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三种律制在钢琴调律中的应用
陈燕作品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钢琴调律曲线的形成及应用
例谈SOLO分类理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应用
盲人节
论听觉调律为何不能与视觉调律交叉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