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航天科工:工业互联网+“双创”之路

2017-06-10李雪林晓峰张涛

投资北京 2017年5期
关键词:云网科工双创

李雪+林晓峰+张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鼓励跨单位联合‘双创,对内培育创客团队和创客空间,工程师和工人能根据自己的创意改造生产线和产品;对外打造服务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全产业链“双创”平台,创客们可以通过入股、技术加盟等,找到主人翁的感觉。他们很有眼光。”在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双创”工作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在“双创”热潮中,航天科工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改革和完善企业运行体制机制,开创了以专有云众创空间为平台、以“在岗创新、在职创业”机制建设为保障的内部专有云“双创”工作模式;积极发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作用,依托航天云网带动社会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云双创”的示范引领效应越发彰显。

激发内部“双创” 活力

航天科工传统上所属各个系统级单位较为独立封闭,为了保障科研生产任务完成,都追求专业能力的内部闭合和设备设施条件的自我完善,出现了重复投资、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不足、发展出路严重塞车等现实问题。

为此,航天科工于2014年启动论证并着手建设“航天科工协同制造共享平台”,即专有云平台。以此为基础,开展了线上服务、线下辅导、融资、产业化和企业化“一条龙”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开创了以专有云众创空间为平台、以“在岗创新、在职创业”机制建设为保障的内部专有云“双创”工作模式。通过平台的建设和运用,强化线上线下业务的协同,促进集团内部资源共享化、需求公开化、交易透明化、运行模式数字化、制造能力协同化。

可以说,专有云平台的打造,是航天科工内部体制机制创新的重大举措。通过互联网手段整合分散在各地所属各院所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能力,通过打造准市场化竞争环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团内共享,激活企业内部各单位、团队、个人的创新潜能和创造热情,全面、系统、有序地推进专有云“双创”工作开展。

目前,航天科工所属全级次600余家企事业单位均已在专有云平台注册上线,专有云上活跃着2000余个“航天创客”团队,包括前沿基础探索项目团队100余个、装备研制生产技术应用创新型团队1600余个、军民融合创新创业团队300余个,“双创”项目攻关及成果转化率超过40%。

“在未开展内部‘双创活动之前,一些新来不久的硕士、博士选择离职到社会上创业。航天科工制定的‘在岗创新,在职创业配套政策,满足了这些青年科技精英们的心愿。”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说。内部“双创”既稳固了大系统工程研发骨干队伍,又培育了一批专业技术潜在突破点,还满足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心愿。

此外,航天科工遵循“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行、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在集团内部推进“双创”的15项支持措施,目前已经重点推进实施了18个“创新重点项目”,并设立了19个“三创新特区”,对创新方向明确的所属单位进行精准的“点穴式”支持。

带动社会积聚创新动力

航天科工在内部“双创”蓬勃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完善企业运行机制,聚焦“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构建开放、高效、富有活力的社会“双创”生态系统,努力将航天科工社会化“双创”打造成为具有重大引领作用和影响力的国家“双创”新高地。

2015年6月,航天科工倾力打造的入列世界第一批、中国第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正式上线。“利用航天云网众创空间,既打通航天科工与社会资源乃至国际资源的对接通道,又开辟社会力量乃至国际力量‘双创的广阔空间。”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这样阐述建设航天云网的初衷。

航天云网公有云平台面向社会吸引有一定技术能力或特色的自主创业团队,从融资服务、招聘服务、办公场地、日常运营、政府资源、技术服务、创业咨询、网络推广、IT服务及创业网校等方面,为创业企业或团队初期面临的“找资金、找人才、找场地、找后勤、找政府扶持、找技术、制定企业战略、找营销推广、找IT工具、找创业知识”关键需求提供模块化服务。

“在国内做‘双创有喜有忧,喜的是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忧的是对中国的产业还缺乏深入了解。”在航天科工此前举办的外部“双创”企业代表座谈会上,创客们纷纷表示,航天云网依托航天科工这样的高科技制造企业,让他们看到了顺利实现产品产业化的机会。

截至目前,航天云网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1万家,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航天科工已向注册企业开放上百款大型高端软件、3000余项设施设备及数万项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专家库等资源。2016年发布协作采购需求超过1000亿元,成交300余亿元。正在帮扶的外部“双创”项目超2000个,主要以“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为主,涉及工业制造、机器人、无人机、智能交通、电子芯片、基础材料、医疗健康、能源材料、环境监测、智能家居、金融服务等十多个门类。

航天科工还依托云网平台,在国内成功建设中央企业“双创”平台、贵州工业云平台、江西康居网和中国中铁青年创新创意大赛平台等,通过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的评选,引领和带动中央企业500万青年运用航天云网开展“双创”。

国际上,贯彻落实国家“走出去”及“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开展了航天云网国际云——国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首期开通了英语、俄语和波斯语平台,合作推动了与瑞典、德国、卢森堡等4个国际“双创”合作项目。

在线下,航天科工建设的“北京雍和航星园”主攻创新孵化器和线下众创空间,以“龙头+中小”产业生态为目标,为入园企业提供“场地空间+服务平台+资本支持”,目前入园企业超过120家,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办企业近30家,拥有一批行业领先微小企业。航天科工建设的“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吸引80余家文化企业、大师工作室等进驻,致力于打造“艺术品、艺术家、艺术与生活”三位一体的高端文化创新创意街区。同时,已经开始运行的“南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引入首批34个辅导团队,包括3个院士工作室,1个博士后工作室,200人的专家智库。2016年,各线下基地吸引的外部企业创造产值超過400亿元。

“我们国家不缺人、不缺钱、不缺能力,最缺的就是原始创新和颠覆创新,”高红卫董事长强调,“希望通过航天科工引领和带动全国创客们能够一起搞好创新,促进社会性‘双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云网科工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助力新基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信:云网通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人物
人物
云网销售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