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弥漫在历史中的芬芳

2017-06-10沈奕杉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时节节气芬芳

沈奕杉

前不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于是,世界文化中又多了一抹水墨画般古典淡雅的中国色彩。

于我而言,“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一项荣誉,一张镶在冰冷玻璃框中的证书,更代表着一个民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熠熠生辉的灵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我心里,这不仅仅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节气歌,更是先人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凝结的智慧。

透过它,我仿佛可以看到“万紫千红总是春”的一树繁花,可以听到清明时节的纷纷雨声,可以领悟到“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宽广辽远,可以感受到冬至时节的刺骨寒意。

古人云“风有信,花不误,岁岁如此,永不相负”,读来便觉唇齿间氤氲开淡雅的幽香。节气与花信如同“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眷侣,几千年来从未分离。

每种花只为它所钟爱的季节而开放,正因如此,才有无数诗人痴于吟咏,于历史的港湾中沉淀出不败的芬芳与美好。“二十四节气”不仅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无尽的素材,更是为古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古人于千变万化的气候中摸索出不变的规律,让人们知道该何时播种、何时插秧、何时收获,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国务院参事冯骥才曾说:“‘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

诚然,我承认西方的哥特式建筑、豪华的圆顶皇宫美轮美奂,可这不应成为我们忽视传统文化、缺乏文化自信的理由。

我们心中最爱的还应是那幽深静谧的青石板路,是那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是那方方正正的四合院,是那穿梭了几千年时光的“二十四节气”……这些经过时间沉淀散发出的如陈年老酒般的芬芳,应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最深的眷恋。

提一壶老酒,驾一叶扁舟,携三两好友,誦着“春雨惊春清谷天”,去感受弥漫于历史中的芬芳。

猜你喜欢

时节节气芬芳
一路芬芳
初夏时节,一个人极其享受的那些事
檀香之爱
花开芬芳
浪漫的芬芳
初夏时节要缤纷
金秋时节画老年
好雨知时节
24节气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