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探究

2017-06-09王志强

高教学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方式

王志强

摘 要:文章通过问卷、访谈、数据采集等调查方式,对江西省高校教育中三维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调研探究。同时,对当前三维软件类课程中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三方面进行问题梳理与分析。在当今行业高度数字化生产的大环境中,高校各类数字化软件课程的教学优劣显得尤为重要。三维软件类课程教学作为高校数字化软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设计、娱乐等众多行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方式,其教学更是与相关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关键词:三维软件类课程;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7-0062-04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multi-angle and total research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of Jiangxi Province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data collection and other survey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combs and analysis the key issue on the current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in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sources, learning resources. The teaching by digital softwar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digital worl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digital softwar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course teaching is the basic wa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many industries such as manufacturing, design and entertainment. Its teach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software course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sources; learning resources

隨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的发展,市场涉及使用三维软件的行业更为宽泛。从制造行业中三维产品设计到文化娱乐行业的三维游戏、电影制作;从简单产品的功能虚拟演示到国家神舟系列发射现场仿真模拟都离不开三维类软件的应用。三维软件技术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也诚如英国《经济学人》发表的文章中所称,目前正在蓬勃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数字化生产为标志,这将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良好的高校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生产的智慧基础,数字化时代下也不例外。因此,与这种生产方式改变相对应的数字化软件教育也需要与之相匹配和接轨。三维软件类课程的教学作为高校数字软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需要更为关注它的教学现状与发展。

一、课程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现状

三维软件类课程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1987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建筑工程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课程的开设距今已有近30年,其发展也由当初单一的CAD软件应用发展到Pro/Engineer、Rhino、3ds max、Maya等诸多软件的计算机模具设计、虚拟仿真实现、影视动画、产品演示等十几个应用方向的课程设置。但纵观近5年来江西省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呈现“多媒体讲授、案例教学、分散实验”的教学特征。以江西省近10个本科高校群体为区域,以动画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专业等6个专业为对象,进行三维类软件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查。具体调查数据如表1所示。

以上调查表显示出,三维类软件课程的教学主要集中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占95.3%,其他辅助性教学方式为4.7%,而其他辅助性教学方式又是课外作业、辅助阅读或工作室辅导等为主。当前,这种单一以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方式,越发凸显出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安排、教学方式、师资培养等方面问题。

同时,在“多媒体讲授、案例教学、分散实验”的教学特征中,三维软件类课程的案例教學、分散实验是以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分开设置,并在各自50分钟的课堂时间之内按照既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完成教学,如表2所示。这种课堂教学的安排形式,在课程内容中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调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课程的教学思维,也进一步凸显其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尤其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之际,如何在课堂之上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跨媒体平台,来有效激发三维软件类相关课程的有效性和前沿性是欠发达地区高校课堂亟需探讨的问题。

综合来看,自1997年江西师范大学第一个开设三维软件类课程以来,江西省诸多高等院校针对市场和行业形势的需求对游戏、产品设计、动画等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做出了由传统的系列手绘表现逐步转变为三维软件的教学方式。然而,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发展,三维软件类课程虽然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较为重要位置。但这种课程传统的教学思维、单一的教学方式已逐步凸显出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现状。

二、课程教学资源的贫乏性现状

教学资源是教师在课堂主导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载体,也是教师对课程内容传授的重要依据。从广义的定义来看,教学资源是指人们从事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人力、财力、物力、环境、信息等条件的总和;依据AECT94定义而具体来说,教学资源应该是指在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三维类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因其软件与实际应用的独特性,本文仅对教学资源中物力的教材部分进行现状及问题论述。

教材作为高校课程建设一个硬性指标,在江西省诸多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开设中要求订购具有较高质量的教材即一般是指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或名师教材。虽然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教材是课程资源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但对于三维软件类课程的选择教材与使用教材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其中地域差异性和知识更新性是尤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规划性教材的编著者一般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如三维软件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多均是出自中国传媒大学及清华大学等高校教师之手,这种教材的编写也紧扣其专业的课程形式与内容。进而某种程度上来说,此类教材适合较高水平高校的课程使用,但因地缘、生源、学科定位等种种因素而未必能对各类高校实行通用。另一方面在知识的更新方面,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布的知识更新周期可知,因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而就當前调查情况来看,江西省高校教材现状普遍存在知识更新滞后问题,如学者指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新理念、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内容无法快速在教材中有所反映”。三维软件类课程作为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知识模块,其更新的速度自是不言而喻(见表3)。

其中,综合满意度分教师满意度与学生满意度,其主要从课程与教材的关系、个人与教材的关系及教材与行业关系等方面去问卷调查,具体如表4所示。

三、课程学习资源的零散性现状

以课程资料、获取渠道、学习时间与方式等作为学习资源内容的今天,因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而应该变得随处可得,特别是对于更为熟悉网络技术的艺术生而言。然而,在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面前,大学生在学习时间上非但没有更为集中反而变得更加碎片化,学习效率与互联网出现之前相比也未能提升多少,甚至出现下降之趋势。近十年来,互联网下的学习资源更是已经泛滥到唾手可得。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描绘,互联网时代的人们被数字化信息所包围,数字信息也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然而,面对如此便捷的网络渠道,大学生对学习资源的利用却变得更加的零散和低效。

在实际调查上,情况或许更为不容乐观,针对江西省高校中三维软件类课程学习资源的现状调研,共发放问卷630份,回收519份,有效调查问卷为503份。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网活动的内容、对课程资料收集与学习等三个方面。通过有效调查问卷发现,学生的课余时间主要用在三个方面,娱乐占63.6%、作业30.4%、兼职6%;在学生的上网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占据前四位的是视频类节目(电影、电视、综艺类节目及竞技类节目)、游戏(以网络互动类游戏居多)、聊天(QQ、微信、各类社区互动)、瞎逛(新闻、社区),而课后利用网络资源的学习则鲜有提及。在课程资料收集学习方面,收集渠道主要通过相关论坛下载占63.7%、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占27%、高年级同学索取占11.3%,而对收集到的课程资料进行学习的调查表现为,62%的学生表示偶尔看、26.8%的学生表示经常看、13.2%的同学表示不会看。具体如表5、表6所示。

综合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对三维软件类课程的学习资源在时间、资源、学习等等上呈现滞后、零散、碎片化等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是表现在课后时间学习较少,大部分是用来娱乐与完成课后练习;另一方面在课后上网的行为中,以消遣的视频观看及聊天为主,缺乏课后学习的控制力与意志力。

四、结束语

当前,江西省高校三维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因某一方因素形成,而是综合多方原因。人力、物力与财力或许是当前该类课程教学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但来自社会对教师的压力和高校教育中制度的缺陷也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高校教育应该从多方面并进来助力推动有效的教学改革。尤其在“互联网+”环境之下,媒介平台与信息资源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联变得更为简单和直接。这种无缝、即时的关联必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使教学变得更为符合市场行业的需求、更为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推进下,三维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如何进行是一个亟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琴轩.促进企业创新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29-133.

[2]童一秋,汪金保.校长百科全书第二卷[M].长春:吉林电子出版社,2003:806-8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Z].2003-02-23.

[4]邢文利.高校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60-61.

[5]王泉.“互联网+”时代下的协同OA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3-6.

[6]黄开林.“互连网+”背景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17(06):116-117.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O2O学习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