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英语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

2017-06-09李美李井岗仲亚丽

科教导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

李美 李井岗 仲亚丽

摘 要 科学素养的普遍欠缺是新时代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它会直接影响高校英语课授课质量。科学素养包括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学会科学方法及科学对社会的作用。高校英语教师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益于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水平。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师 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22

A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c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LI Mei[1], LI Jinggang[2], ZHONG Yali[3]

([1]English Department, Xi'an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s,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48;

[3]School of Sciences,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48 )

Abstract The general lack of scientific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ed by people in the new era. A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literacy includes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the role of science in society.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c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is beneficial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promotes the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the scientific literacy;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在“十三五”大背景下,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并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于公民还是对于国家而言,提升科学素养都是一件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高校教师作为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重点人群,也应提高自身建设的意识,自觉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提升自己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对于高校英语教师这支队伍而言,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们往往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但在科学文化素养上则相对欠缺和薄弱。这就会造成一些问题,例如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有可能因为受到教师的影响,忽视甚至轻视基本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教师(非英语专业类)而言,尤其是在理工科高校任教的英语教师来说,缺乏科学素养会直接影响备课,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法、授课质量及与学生们的交流互动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环节。所以说,高校英语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仅关乎个人的提升,更是对学生科学素养负责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对国家未来人才的科学素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素养是指平日的素质和修养。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素养可分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及艺术素养等。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对于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科普活动,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大量阅读科普读物。如: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相对论:一部开启现代科学与哲学思维模式的书》;《爱因斯坦的宇宙》;科普人物传记《比尔·盖茨》。观赏科教影片《地球》、《预防艾滋病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大知识面,获得很多科技知识。换句话说,从浩瀚的宇宙空间到微观的原子世界;从混沌的芸芸众生到微妙的心灵机制;科学与人文的对话,传统与现代的交流。一切尽在阅读中。参观科技博物馆包括专业博物馆也是获得科普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中国科技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航天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等,通过博物馆生动展示使自己身临其境参与科技活动,感知科技知识,体验科技知识,拓宽视野,增加科技知识的储备达到提高素养之目的。参观博物馆时,要学会用眼看,用耳听,更要用心记。各种科技展,科普讲座都会使我们潜移默化地吸收,理解和掌握科技知识。平时休闲时,培养自己有选择性地观看电视节目。可以观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节目。如:《走近科学》;《探索发现》;《科技之光》;《文明密码》等。

(2)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第二大要素。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对老师而言就是张弛有度的合理的教学法。如:老师在授课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讲课热情,精神饱满,有感染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得益彰。为人师表,严格管理等科学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另外,还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其它先进的教学法,如: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总之,结合外语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使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 ,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开拓英语教与学的新世界。另外,在“新视野大学英语”备课时,课文“The Battle Against AIDS”(抗击艾滋病)、“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如何为地震做准备)、“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 of Cloning”(克隆在法律与道德上产生的影响)、“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铁与运动的关系)、“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Research into Population Genetics(對人种遗传学的研究)”等文章,教师的一些基本的科学背景知识的储备再加上生动形象的PPT的应用对这些晦涩难懂科技课文的深入理解和生动讲解有着极大的益处。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学习课堂也变得十分鲜活生动,学生受益无穷。

(3)“崇尚科学精神”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又一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坚持真理,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透过现象看本质,追求事实真相。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大自然的法则。培养自己的社会主义科学观。如:在网络世界,不道听途说,不传谣,不信谣。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求真精神就是要反对伪科学,反对独断,权威和谬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更需要科学精神,不怕辛劳,勇于探索和创新。作为英语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日益进取,革新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满足,不止步,改革永远在路上。

(4)高校英語教师由于语言的优势,应该走在吸收国外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前列,并成为先进科学知识的引领者和传播者。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全球最顶尖的科技成果和科技论文均用英语发布或发表。例如:科学界著名刊物美国的“科学(Science)”,英国的“自然(Nature)”以及细胞(Cell)等。作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和了解这些最前沿的科技成果,科技进展。要站得高,看得远(Far-visioned)。要在第一时间用英语向同学们原汁原味地介绍世界重大科技成果。帮助同学们理解消化这些成果。这样,不仅教授了英语语言,更重要的是为同学们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播下希望之种。另外,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成为采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教学法的垂范者。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英语教师应让英语这门课成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和桥梁。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慢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它需要平日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换句话说,我们要把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大学英语教师更要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走近科学,理解科学,以科学的观点看待事物,以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新时代优秀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2] 任磊,张超,何薇.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及其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
幼儿教育要注重开展科学游戏活动
梦想中的学校
科学与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与生物科学素养培养整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