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区缺钱困境何解?

2017-06-09盛世海

中国生态文明 2017年2期
关键词:管理机构自然保护区补偿

□ 盛世海

自然保护区缺钱困境何解?

□ 盛世海

有些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相对越弱,违法违规问题越突出。这些问题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远远低于实际需求。

一方面,自然保护区人员经费保障力度明显不足。地方政府能给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供日常人员经费保障,但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来吸引专业人才。有的地方由于财政困难,拿不出更多钱补充力量,导致管理机构人员缺口较大。以辽宁省红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保护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管理局仅有5个参公事业编制人员和10个差额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相关专业人员也仅有1人且即将退休,科研、监测等法定工作职责难以有效开展。

另一方面,历史遗留问题也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很多自然保护区在计划设立时就未征求拟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权利人的同意,包括土地权利人、历史存在的镇村负责人等。随着土地和海洋不动产登记工作陆续开始,解决保护区内权属混乱的问题迫在眉睫。这就需要通过补偿、置换、征用等措施与原来的权利人达成协议,这些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目前,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主体一般是地方政府,这对于财政困难的地方来说压力很大。

“缺钱”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来源渠道较少、资金量有限。《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但是,这些资金仅仅能解决部分自然保护区基本人员经费保障、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

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拓宽自然保护区资金筹措渠道,是破解自然保护区缺钱困境的必然之举。

一是由各级政府提供基本经费保障。从国际经验看,加拿大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资金有80%以上来自于政府预算,美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也主要依靠联邦财政。在当前的形势下,仍应将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作为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主要来源。

二是探索发行自然保护区彩票。可以参照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的模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发行自然保护区彩票的形式筹措自然保护区公益金。

三是加快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为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开辟一条新渠道。要对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保护成本、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进而进行补偿。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方面。

四是鼓励设立自然保护区基金。自然保护区基金可作为自然保护区重要资金来源之一。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例,其1961年成立以来,在全世界投资超过1.3万个项目,涉及资金约100亿美元。自1980年开始,在中国共资助开展了100多个重大项目,投入总额超过3亿元人民币,而这些资金的60%来自于个人志愿者的捐助。

猜你喜欢

管理机构自然保护区补偿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可见光通信非线性补偿技术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基于西门子VCS的大型五轴机床空间误差补偿
新时代下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管理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措施
PBC模式 养护管理机构与承包商的“双赢”
档案开放利用中的隐私保护问题
解读补偿心理
钱塘江源头新建江山仙霞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