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

2017-06-07陈锋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信息技术

陈锋

[摘 要]信息是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资源,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必需技能,而移动智能系统的出现,使学习、娱乐、社交全天候化。要使移动互联网机制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发挥正向的作用,规避其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依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还必须依赖教师的自我提升和道德引导。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多样化;道德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49-02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和困境

移动互联网时代,教室、计算机机房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场所,书本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来源,移动互联网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资讯视野,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资源得以高效配置。但是在此背景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如今中学生的学习、娱乐、社交大量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互联网在社会各个层面上的深度融合都给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满足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欲求、如何解决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与枯燥的教学表达之间的矛盾、如何追求教学相长的境界、如何在主动学习的理念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都是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另外,信息技术教学多落脚于线上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并且课程的目标与实践脱节,存在资源链接不足、知识更新滞后、管理体系建设意识薄弱等问题,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部分学生对网络信息缺乏分辨能力,沉迷于智能手机,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些都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规避和解决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多样化

1.注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课堂改革的方向是解决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学习被动、手段单一、填鸭式讲授等问题,让学生认同学习内容,主动、个性化、尽可能地以探究方式学习,最终成为智慧的人。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个体已有的经验、价值,更不能将教师的思想强加于学生,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性,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自觉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笔者曾经观摩了一次学生的课堂实践,是用投影的方式演绎经典童话《小王子》。教师全程只给出具体细节说明,学生自行开展这个活动。其中擅长绘画的学生画出人形剪出皮影,模拟话剧场景进行活动。学生在投影仪前用皮影表演并现场配音,幕布上播放的是相对应的场景,全程配着精心挑选的音乐。学生表现得很好,形式新颖、充满创造力,而且这种形式能更好地让学生记住这个美好的故事,将优秀作品的精神内化。课程还被教师全程录制,放进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评论一致叫好,掀起了该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这一事例正是充分利用了新移动社交平台和自身学科特点,牢牢抓住了大家的注意力。可见,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学生自主性,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

2.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将教学灵活化,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能够自己掌控学习的节奏。比如利用“翻转课堂”,将教学内容录制好之后让学生通过视频提前课下学习,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则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不再遵循统一的步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时间,并且有时间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去搜集信息,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在课堂上与教师互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也有教师将课程制作成系列微课视频,上传到云空间,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难问题自助获取学习资源。同时,建立班级式的网络共享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网络社区里面互相交流,不仅能够共同进步,还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共享,能让教育教学得到最大化共享,促进教育的公平。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获取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会大幅提高。

多媒体、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不应该只是在娱乐活动上影响学生。比如有些学校开始投入移动数字化校园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通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反向树立方法体系和基本知识体系,通过大数据,建立智能化云平台,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并为评价学生的学科水平提供依据。那么要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学生就得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传统教育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互联网+”产品,在信息技术课程里面也可以充分结合这些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比如我们以往用Office软件制作电子板报,现在我们可以用在线编辑器和模板制作精美的网页板报,还可用到其他一些能让作品更完美的移动技术工具。

3.协作型教育要跟进

真知缘于实践,协作互相促进。教师不能忽视青少年自制力差、叛逆心理普遍的特点,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微课,都可以提倡团队协作,经常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组队分工,保证整个任务是由小组协作完成的。每个学生在小组协作中都承担了相应的角色,都能感受到自己在各自小组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寻找自己在团队中恰当的位置并且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得学习最终得以完成。这种分工合作不仅仅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技术手段熟悉和感兴趣,还会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弥补信息技术带来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缺点。

三、教师队伍的建设和观念的扭转

2016年6月,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移动互联网时代,教育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教师在教育当中的技术指导作用不断被淡化,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华丽转身成为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首先,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更新。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必须具备传统时代一脉相承的思想性、教育性、逻辑性、启发性、幽默性等共同特征外,還必须在创新性、普适性、独特性等领域加强研究。只有具备开放而活跃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才能实现共性教学和个性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实现智慧教育资源效应的最大化,提升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其次,正确的价值引导和道德教育。教书育人,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信息技术课堂要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网络道德教育。推荐好的学习网站和应用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诉说心中想法的渠道,让他们认识到网络道德与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同样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千万不能沉湎其中。年少的学生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最后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文化。影响学生精神世界构建的态度型课程必须推进,通过该类课程,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很快,翻转课堂、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大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信息渠道,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者的关注点容易从教学质量转移到技术水平上,但是信息技术教学还要落实在教和学上。这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以及专业能力,及时更新知识储备,还要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有力的技术手段,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和网络技术。

[ 参 考 文 献 ]

[1] 林建兰.论互联网语境下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语言魅力养成[J].职业教育,2012(12).

[2] 姚晓峰,张雄,梁保柱.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责任编辑 柳 紫)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时代多样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微信商城创新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