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学报编辑在稿件取舍中的重要性

2017-06-07刘东旭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刘东旭

摘要:学报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所发稿件质量的高低,所发稿件质量上乘,则带动学报质量提高,所发稿件质量一般甚至毫无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则拉低学报水平并且影响其声誉和口碑。学报是期刊的一种,所发稿件都来自于学报编辑对校内外作者来稿的审理和取舍,学报编辑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高,筛选出来的优秀稿件就多,反之就是低劣陈旧的毫无新颖性而言的论文充斥于期刊之中,学报编辑在稿件取舍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学报编辑;稿件取舍;学术价值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5015302

学报作为期刊的一种,与其他报刊杂志等出版物一样,对于校内外作者的投稿不可能全部录用,一定会择优录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尤其是高校学报,投到学报平台上的作者是以反映本校和其他学校的教学教研成果和科研成果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为主,所以这就要求学报的编辑人员要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并且需要豐富的综合性知识才能够在稿件的取舍中轻松驾驭。学报质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其所录用的稿件的质量好坏。学报编辑每日最先接触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作者所投稿件的审读和甄别,从众多的稿件中筛选出优秀的作品,使有学术价值或者理论价值的东西得以发表,是每一位学报编辑恪守职责的具体表现。学报只有保证了稿件的质量,才能办得有声有色,才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鲜活的生命力。由此可见,学报编辑在稿件取舍中的重要性。

学报所刊发的稿件都是经过学报编辑的审理和取舍之后的优秀之作,从一位编辑所选的稿件质量可以窥见这位编辑本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是否合格。可见每一个优秀的学报背后都站着足够优秀的学报编辑们,既然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在稿件的审理和取舍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学报编辑们做出这样重要抉择的理论依据和取舍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一、学报所发表的文章必须符合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政策的步调要一致,遵守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这一点是任何出版物都都要严格遵守并且执行的,也是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所在。

把好政治关,是学报编辑审理稿件时的第一任务,也是稿件录用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报的本质是一种期刊,是精神产品的载体,就必然会受到各式各样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这些不良思想也就会通过作者所投稿件反映出来。其中有的稿件会公然宣传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有的稿件对于现今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个别不良信息大肆宣扬,言语过激,造成不良影响,有的稿件会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倾向,这样的稿件是学报编辑要坚决拒之门外的。在实际编辑审稿过程中,第一种少见,第二种情况相对来说时有发生。后一种也细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由于作者对文字的推敲不够,或者误用别字,用了一些容易引起歧义的字词,使人误解,从而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其二是作者在政治上对自己的要求还不够,缺乏敏感性,现今形势已经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了,可稿件里还是会出现已经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提法[1]。对于这两种情况,学报编辑可以及时和作者联系沟通,说明其中的情况,可以让作者按照编辑提出的要求修改稿件,也可以取得作者的同意,编辑亲自改掉其中不适宜的地方,只要经过及时修改并且剔除其中不良思想,这样的文章还是可以发表录用的。至于对有些作者所发稿件,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比如需要保密的党和国家的机密材料的;涉及民族问题和宗教信仰问题;涉及中国国界地图等等的,这种稿件或者修改后再用,或者备案后再用,或者是不用,都需要编辑去仔细甄别,不论是关于什么问题的稿件,编辑自身都要时刻记得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违反学报的政治性原则,必须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学报编辑所选取的文章要有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学报是一种专业性比较强的学术期刊,学报编辑在对所投的稿件进行遴选时,除了把好文章的政治关之外,最先注意的就是来稿是否具有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所谓理论性,是指学报发表的稿件必须是理论著述。学报的关注者,尤其是高校学报的读者和作者,主要是各个高校或者各个教研部门的理论工作者。这类人一般来说,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这就要求学报将要发表的文章必须要有理论深度,能够给这些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帮助,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研究成果,使读者能够通过研读学报发表的文章,启发自己的理论思维,从中汲取更多对自己有用的营养成分。

学术价值有没有是学报编辑在取舍稿件的过程中所坚持的另外一项要求。作者所投文章来源于实际工作,立意新颖,作者论述的问题有自己的见地,作者的独到见解对某一学科甚至对于整个教育教研工作等都有一定的帮助,这样的文章就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稿件,但只是为了赶时髦,为了追随社会上某一个学术热点,一个新的教学理论而写的稿件,由于各种原因只是写出的文章往往赶上热潮过去或者已经接近尾声,这样的文章往往就是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因为其所写内容在这时已经不再是什么立意新颖的新课题、新动态,学报是时效性很强的一种期刊,对于这样陈辞滥调的来稿,学报编辑应该是予以拒绝的。

学报编辑在审理稿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既缺乏理论性也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稿件,这类稿件的作者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是常年忙于教学,不了解学术动态,不了解自己当前所从事学科的当前水平和状况的教师。因为以上原因,这类作者所写文章多数不符合学报用稿要求,稿件内容五花八门,有的文章实则是教学工作总结,有的是工作教案,更有甚者是一般讲稿和工作总结。这样的文章,或没有中心观点,或论据不足,论证空洞,论述更显冗长、重叠,连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也面面俱到地向读者加以阐述,材料罗列,洋洋洒洒一大篇,让读者看后却没有任何收获,这样的文章在实际审稿过程中所占比例不小,这就需要学报编辑在稿件的取舍过程中拒绝录用。

还有一种作者来稿,立意新颖,时效性还在,对于单个学科或者整个社会科学发展都有一定的研究,就是作者在论述问题的时候,文字太过冗长,所引用材料太多,重复罗列,哪一个都舍不得删掉,这样的文章会显得非常臃肿、散乱。遇到这样的文章,学报编辑不能一味地舍弃,因为这类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本着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的原则,学报编辑应该及时沟通作者,做出较大的删改。只要去掉多余的佐证,剔除堆砌的多余材料,作者的鲜明观点便会跃然纸上,让读者一看便能领会其意。让读者能从这样的文章中吸收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让这类本可以绽放光华的有独到见解的文章不至于蒙尘,这也是学报编辑在稿件取舍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

三、学报编辑在稿件选取过程中要避免“名牌效应”

从根本上来说,学报在审理稿件的过程中是以文章的内容为准的,简单地说,文章好,则录用;文章不好,则放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报编辑却往往忽视了这一根本性原则,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注重“名牌儿”效应,往往在稿件取舍的过程中,只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不是名师,或者是不是名校的。虽然来自知名度较高的作者或者学校的稿件大多数都是符合要求的,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只是挂靠名师名校的中下品文章混杂其中,学报编辑应该在决定稿件取舍时,对于作者所投稿件充分审读,先不要关注作者的身份,首先着眼于文章的内容,在学术问题上,不论年龄大小,也不管名气大小,能者为师。名气大的作者,只是在进入某一学科的研究上比较早,研究的时间比较长,故其成果较多,知名度比较高,更容易被学报编辑所接纳,但更多的新人作者,他们没有什么名气,所发文章也是以中下品居多,但是在众多无名气的青年作者之中也不乏较高质量的作品,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文章出品,如果遇到這样的作者,编辑们只是一味地去看名气,看资格,就会让这些好作品明珠蒙尘,这便违背了我们作为编辑的职责。而且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青年作者的高水平之作,也是对有名气的老作者的一个触动,一个学报之中有了新老作者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交替,反而更加会蒸蒸日上。

四、学报编辑在稿件取舍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加强职业素养,严守道德规范对于学报来稿的取舍,除了上述的关于稿件本身质量的几个客观条件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学报编辑本身的主观方面。在学报编辑实际工作中,总会或多或少出现这样的问题。

编辑工作生活的环境决定了必然会有一些领导、同事、同学和熟人等拿来的稿件,这也就是所谓的“关系稿”。这类稿件的成分也分为几种:这些熟人自己的稿件,与他人无关;这些熟人亲戚朋友的稿件;还有就是领导过问的稿件。这些稿件的质量有好有坏,对于其中能体现学报特色,符合用稿标准,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稿件,学报编辑应该欢迎其投稿,这是作者对学报本身的一种信任和支持。对于质量一般的稿件,能用则用,不能用的要说明情况,做出退稿处理。对于熟人拿来的质量很差的稿件,原则上学报是不能录用的,这就要求学报编辑,要严于律己,遵守编辑道德规范,加强职业素养,对这样的稿件坚决说不。这样的做法看似简单,实则比前面对于稿件质量上的取舍要更加难于处理,因为这里会涉及到人情世故、领导要求等等各方面非客观性的干扰。只要对这样的作者,明确提出学报的要求并且讲清不宜录用的理由,一般也都会得到作者的理解,这一点也是编辑对于稿件取舍过程中非常难处理的一点。

总之,编辑在审稿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把好选取稿件这一重要关口,这才是学报能够办得更加有活力,能够蒸蒸日上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郑艳凤.学报编辑学散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43.(责任编辑: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