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实秋:智慧通达、恬淡平和的优雅美文的倡导者

2017-06-07唐惠忠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北碚过河梁实秋

唐惠忠

【生平创作】

梁实秋(1903—1987),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等。七七事变后,离家独身到后方。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北平师大英语系教授。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教授。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共出4辑。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到1970年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我与张自忠将军仅有一面之雅,但印象甚深,较之许多常常谋面的人更难令我忘怀。读《传记文学》秦绍文先生的大文,勾起我的回忆,谨为文补充以志景仰。

1940年1月,我奉命参加国民参政会之华北视察慰劳团,由重庆出发。经西安、洛阳、郑州、南阳、宜昌等地,访问了五个战区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其中之一便是张自忠将军的防地,他的司令部设在襄樊与当阳之间的小镇上,名快活铺。我们到达快活铺的时候大概是在2月中,天气很冷,还降着蒙蒙的冰霰。我们旅途劳顿,一下车便被招待到司令部。这司令部是一栋民房,真正的茅茨土屋,一明一暗,外间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木桌,环列木头板凳,像是会议室,别无长物,里间是寝室,内有一架大木板床,床上放着薄薄的一条棉被,床前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架电话和两三叠镇尺压着的公文,四壁萧然,简单到令人不能相信其中有人居住的程度。但是整洁干净,一尘不染。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无论是后方的或是临近前线的,没有一个在简单朴素上能比得过这一个。孙蔚如将军在中条山上的司令部,也很简单,但是也还有几把带靠背的椅子,孙仿鲁将军在唐河的司令部也极朴素,但是他也还有设备相当齐全的浴室。至于那些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

张将军的司令部固然简单,张将军本人却更简单。他有一个高高大大的身躯,不愧为北方之强,微胖,推光头,脸上刮得光净,颜色略带苍白,穿普通的灰布棉军服,没有任何官阶标识。他不健谈,更不善应酬,可是眉宇之间自有一股沉着坚毅之气,不是英才勃发,是温恭蕴藉的那一类型。他见了我们只是闲道家常,对于政治军事一字不提。他招待我们一餐永不能忘的饮食,四碗菜,一只火锅。四碗菜是以青菜豆腐为主,一只火锅是以豆腐青菜为主。其中也有肉片肉丸之类点缀其间。每人还加一只鸡蛋放在锅子里煮。虽然他直说简慢抱歉的话,我看得出这是他在司令部里最大的排场。这一顿饭吃得我们满头冒汗,宾主尽欢。自从我们出发视察以来,至此已将近尾声,名为慰劳将士,实则受将士慰劳,到处大嚼,直到了快活铺这才心安理得地享受了一餐在战地里应该享受的伙食。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则顺着脊骨咽下去,不是滋味。

晚间很早就被打发去睡觉了。我被引到附近一栋民房,一盏油灯照耀之下看不清楚什么,只见屋角有一大堆稻草,我知道那是我的睡铺。在前方,稻草堆是最舒适的卧处,我是早有过经验的,既暖和又松软。我把随身带的铺盖打开,放在稻草堆上倒头便睡。一路辛劳,头一沾枕便呼呼入梦。俄而轰隆轰隆之声盈耳,惊慌中起来凭窗外视,月明星稀,一片死寂,上刺刀的卫兵在门外踱来踱去,态度很是安详,于是我又回到被窝里,但是断断续续的炮声使我无法再睡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参谋人员告诉我,这炮声是天天夜里都有的,敌人和我军只隔着一条河,到了黑夜敌人怕我们过河偷袭,所以不时地放炮吓吓我们,表示他们有备,实际上是他们自己壮胆。我军听惯了,根本不理会他们,他们没有胆量开过河来。那么,我们是不是有时也要过河去袭击敌人呢?据说是的,我们经常有部队过河作战,并且有后续部队随时准备出发支援,张将军也常亲自过河督师。这条河,就是襄河。

早晨天仍未晴,冰霰不停,朔风刺骨。司令部前有一广场,是扩大了的打谷场,就在那地方召集了千把名士兵,举行赠旗礼,我们奉上一面锦旗,上面的字样不是“我武维扬”便是“国之干城”之类,我还奉命说了几句话,在露天讲话很难,没讲几句就力竭声嘶了。没有乐队,只有四把喇叭,简单而肃穆。行完礼张将军率领部队肃立道边,送我们登车而去。

回到重庆,大家争来问讯,问我在前方有何见闻。平时足不出户,哪里知道前方的实况?真是一言难尽。军民疾苦,惨不忍言,大家只知道“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其实亦不尽然,后方亦有不紧吃者,前方亦有紧吃者,大概高级将领之能刻苦自律如张自忠将军者实不可多见。我尝以为,自奉俭朴的人方能成大事,讷涩寡言笑的人方能立大功。果然5月7日夜张自忠将军率部渡河解救友军,所向皆捷,不幸陷敌重围,于16日壮烈殉国!大将陨落,举国震悼。

张将军灵榇由重庆运至北碚江干,余適寓北碚,亲见民众感情激动,群集江滨。遗榇厝于北碚附近小镇天生桥之梅花山。山以梅花名,并无梅花,仅一土丘蜿蜒公路之南侧,此为由青木关至北碚必经之在,行旅往还辄相顾指点:“此张自忠将军忠骨长埋之处也。”

将军之生平与为人,余初不甚了了,惟七七事变前后余适在北平,对二十九军诸将领甚为敬佩与同情,其谋国之忠与作战之勇,视任何侪辈皆无逊色,谓予不信,请看张自忠将军之事迹。

(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

【赏析】

《记张自忠将军》是梁实秋晚年在台湾写下的一篇散文。文章记写对张将军的印象,对于其“谋国之忠与作战之勇”深表敬佩,艺术手法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首先,作者没有全面评述人物的生平业绩,而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其精神风貌。文章用很多笔墨详细介绍了张自忠将军司令部的简单朴素和他招待慰问团的那餐饮食的清淡简朴,又与慰问团一路访问过的其他司令部的陈设及款待进行对比衬托。对将军治军之严、作战之勇和以身殉国之壮烈,作者也没有正面介绍和描写,而是通过夜间敌人不时放炮壮胆、放哨战士态度安详及将军牺牲后的举国震悼,从侧面加以表达。

其次,文章将见闻与感受、记述与抒情融合起来,在朴实的叙述中注入浓厚的情愫。比如第二自然段,在以细致的笔触描写司令部的简朴后,作者写道:“我们访问过多少个司令部……至于那些雄霸一方的骄兵悍将就不必提了。”第三自然段,在详细记述张将军招待慰问团的那餐饮食的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自从我们出发视察以来……珍馐非我之所不欲,设非其时非其地,则顺着脊骨咽下去,不是滋味。”

猜你喜欢

北碚过河梁实秋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北平的零食小贩
拆桥过河
半路夫妻情也深
梁实秋守规矩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过河
过河
不怕得罪人的梁实秋
谁人识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