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红与黑》的鉴赏分析

2017-06-06夏娇

参花(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自尊心红与黑

摘要:《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作品,本书主要描写了法国19世纪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势力之间交锋下的于连的一生,这本书在欧洲被称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的巨著。

关键词:《红与黑》 平民地位 自尊心 真爱反抗

《红与黑》是一本具有时代意义的小说,该书的写作素材主要是“青年家庭教师裴尔特与女主人有染后,由于之后的冲动杀害了她”。而作者则是以此为题材进行了创作,本文将对《红与黑》进行鉴赏分析。

一、《红与黑》分析

《红与黑》的创作背景是大家比较熟悉的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中刊载的死刑案件。在遥远的拿破仑帝国,红与黑分别是“军队”和“教会”的象征,它们是有欲望的人的发展渠道。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为此,作者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作为法国比较知名的小说,在整个欧洲,作者司汤达都被尊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红与黑》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外省青年,他叫于连·索雷尔,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却天资聪颖。当时,他在给当地市长家孩子进行补课的时候,利用这段时间勾引了市长的妻子,然后又勾引了贵族小姐。当市长夫人发现后,由于嫉妒,就将他的卑劣行径揭露了出来。因此,怒火中的他用槍伤害了市长夫人,然后被法庭判处了预谋杀人罪的死刑。书中的于连属于那个时代的小资产阶级代表性人物,在上流社会的影响下,他的野心也逐渐地扩大,因此才发生了后来的悲剧。该书的另一大魅力就是作者在内容上为当时的政治所添加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于连》实际上是《红与黑》的原名,之所以改名,是因为“红”代表了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代表了封建社会力量。在红与黑的激烈冲突中,作者将“1830年历史纪实”作为了小说的副标题,从而使本书的时代精神得到突出。本书主要是以于连短暂的人生为中心,从他在外省到首都进行了鲜明、生动的描写,从而将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法国王朝复辟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所以,该书的本质属于政治小说。

作者生前没有人对《红与黑》进行关注,不过书中对思想的各种描写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肯定。其中,在我国《红与黑》的语种译本就有很多种。该书作为19世纪文学领域的知名作品,对于欧洲文学历史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书中通过对以法国复辟王朝为背景的于连悲剧的一生进行了描写。在复辟时代,封建阶级与资产阶级彼此妥协,虽然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但是也奈何不了不断扩张的资产阶级势力。因此,当资产阶级力量减弱时,封建势力就得到了短暂的复辟机会。不过,此时的资产阶级依旧在不断扩张,还在寻找机会伺机攫取封建统治地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个在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出生的孩子,想要凭借奋斗进入上层社会,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不过上帝给了于连聪明的大脑与超出常人的记忆能力,于是,在自由平等理念的熏陶下,他开始幻想自己也能拥有拿破仑般传奇的人生。不过复辟的出现,让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于连最终也只能走上成为大教主获得至高地位的黑色道路。

《红与黑》中,可以发现“红”和“黑”之间的激烈撞击,让这位充满才华、志气、力量的良好少年,最终在封建阶级与大资产阶级的迫害、挤压下“身死道消”,这不仅是于连的悲剧,同样也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剧。

二、平民地位给于连带来的超强自尊心

于连是平民的孩子,属于典型的农民儿子,他家境贫寒,所以兄弟们要外出干活赚钱,以此维持生活。但是于连不喜欢出去干粗重的活,他感觉这是卑贱、粗俗的事情,所以遭受了兄弟的歧视与打骂。不过于连本身就出身低微,因而在社会中也经常被人歧视。因此,在外界的鄙夷声中,于连的自尊心极其敏感。在父亲提出让他给市长的孩子做家教的时候,于连不仅强烈反对,还质问父亲是不是要给对方做奴隶。当父亲阐明这不是做奴隶的时候,他又问“该和谁吃饭”,此时的于连将日常琐事也放在了与尊严同等重要的高度上。

上帝让平民于连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不过小智慧无法改变现状,反而使得于连更想步入上层社会,并且还让他开始对新鲜事物更感兴趣。在孩童时期,他见证了拿破仑军队是如何受到万人敬仰的。所以,在受到启蒙思想洗礼后,他开始渴望自由、平等,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建立一番丰功伟绩。

于连无法接受外人对自己的蔑视,他无时无刻不在警醒自己和上层社会的距离,然后也在不断地缩小距离。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使他的眼光变得异常犀利,一旦他发现歧视、伤害他的人,他就会马上进入报复状态,这种强烈的自尊心已经超出了自我保护的范畴,反而更像是一种对敌人反抗的精神状态。

三、通过对真爱的牺牲对上流社会进行反抗

很多人说“于连是利用女人上位的可耻之人”,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于连在驾驭女人的时候,完全是为了反抗、挑衅上流社会人群,通过征服感获取自尊心。

比如在勾引市长夫人的时候,于连也付出过真心,并且评价市长夫人“是自己远洋航行中的暗礁,稍有不慎可能就触礁翻船”。然而,渴望实现跻身上流社会、获得社会地位和名誉的强烈愿望,又使他坚决去征服这个“暗礁”。市长对他的轻视和侮辱,使这个决心更加坚定。他在心里暗想:“我应该再进一步,务必要在这个女人身上达到目的才好。如果我以后发了财,有人耻笑我当家庭教师低贱,我就让大家了解,是爱情使我接受这位置的。”于连通过征服市长夫人的情感,发起了对上流社会的挑衅与反抗。正是因为顺利的征服带来的尊严,才使得他沉迷在征服上流社会女性的生活中。

于连与马特尔小姐成婚,是基于政治角度做出的选择。实际上于连不喜欢也不爱高傲孤僻的马特尔,不过在预感到“成婚后可以得到更高的地位”的喜悦后,于连就开始疯狂地追求马特尔,并跪地向她求婚,通过成婚使于连的虚荣心彻底爆棚。“看哪!这个骄傲的女人,居然躺在我的脚下了!”俘获马特尔的心直接使于连获得了贵族的地位。

所以说,于连选择了名利,利用真爱换取了名利,为的就是满足自己踏入上层社会获得尊重的虚荣心。

四、注定要失败的个人英雄主义

于连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幻想自己可以通过努力与奋斗进入上层社会。不过在复辟的时代,他只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之一。他反抗社会阶级的动力,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虚荣心。不过,他若成长在拿破仑时期,兴许还能通过奋斗扶摇直上,成为上层社会的人物。但是,于连恰恰生在了复辟这个扼杀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的时代,所以他必然会成为一个十分悲惨的人物。这是因为在阶级矛盾的冲击下,拥有稳固地位的资产阶级贵族是绝对不会让出生卑贱的人融入上层社会的。

在外有强敌、内有隐患的影响下,独自奋斗的于连通过奋斗就想改变社会阶级矛盾的行为简直是天方夜谭,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虽然是错误的,但是他在敢于在背负平民身份的情况下反抗资产阶级及封建社会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五、结语

总之,《红与黑》中描绘的主人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虽然于连具有奋斗、反抗的精神,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依旧是徒劳无功的,这是于连的悲哀,也是当时时代的悲哀。

参考文献:

[1]夏金兰.论“红”与“黑”的真正内涵——《红与黑》中于连的爱情和野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邓轶嘉.《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浅析[J].文学教育(上),2012(05).

[3]范呈彬.激情与虚荣——论《红与黑》的两种爱情[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作者简介:夏娇,女,硕士,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尊心红与黑
情人礼赞
红与黑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信任与动机:学习的驱动力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