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精神感冒”
——抑郁症

2017-06-05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因素患者

■ 陈 萍

关注“精神感冒”
——抑郁症

■ 陈 萍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曾经说过:“我得了很严重的抑郁症,特别严重的那种。社会上现在对这种病不了解,认为这没什么,就是小心眼、想不开,其实这的确是一种病。希望大家能知道,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得了这种病,希望你不要歧视他,然后鼓励他去看医生,医生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也是我们今天想要对你说的。

抑郁症,当下最需要被正视和理解的精神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7年2月23日宣布,截至2015年,世界上每25个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有抑郁症。从2005年到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增加了18.4%,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甘肃省卫计委于4月5日上午在兰州举办了“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大型宣传服务活动,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防治抑郁症。

在医学上,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境低落,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二是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三是意志活动减退,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

四是认知功能损害,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

五是躯体症状,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等;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等。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与抑郁症“不期而遇”

那么,抑郁症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何蕊芳认为,抑郁症并不是“想不开”那么简单,它是内外因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首先,内因主要是指生物学因素,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个人的个性特征也是因素之一,多数患者有明显内向、孤僻的性格;外因主要有成长的喂养方式,教育方式,生活、社会突发事件,长期的压力等,这些都是导致抑郁症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触发因素交互作用。

人生各个关键年龄段、节点,如青春期、妇女哺乳期等都是抑郁症的高发阶段,而女性、青少年、空巢老人均是抑郁症高发人群,女性人群的病发率比男性高达两倍,一般社会层次高、经济条件好的人也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阎立新认为,抑郁症就像伤风感冒一样,每个人一生中或在某个阶段都会与抑郁症“不期而遇”,但大多数人“身在病中不知病”,或知道却不以为然。

同时,病耻感也是抑郁症被耽搁的一大因素,更多的人面对抑郁症选择的是“不作为”,最后把情绪“感冒”拖成情绪“绝症”。有调查结果显示,只有7.54%的网友表示在出现抑郁情况时,会及时就医;33.29%的网友表示“想去看,但还是要想想”;而其余大部分网友则认为可以自愈。

抑郁症可防可治

要知道,抑郁症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可防可治。

防,要从儿童时期抓起。兰州中医脑病康复医院院长史建钢建议,及时关注孩子是否会出现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即会不会出现多动、无故哭泣、易怒、喜独处、行为与过去判若两人、突然厌学等行为情绪,这些都有可能是抑郁症的潜发症状,需要及时干预防治。而且,儿童时期的治愈率很高。

治,得从多方面抓起。抑郁症仅仅靠散心、运动是无法根治的,只能缓解症状;而单纯依靠几次心理咨询也是不太现实,只有在接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自我调节,才能更好地走出抑郁。

专家们一致认为,健身、社交、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多与人倾诉等辅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缓解抑郁病症。但患者绝对不能心存“靠自己就能走出来”的幻想,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医学治疗才是根本。患者虽然对抑郁症痛苦的描述千差万别,但对于治疗方法和过程几乎是异口同声: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以及合适自己病情的药物,短则数周,长则数月,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抑郁症患者的孤独与绝望,经常来自于外界的误解或轻视。与抑郁症对抗,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围人的大道理,而是身边人更多的爱、倾听、理解与陪伴。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行动起来,更公开地谈论抑郁症,这是消除治疗抑郁症障碍、帮助减少这一全球危机造成的残疾和痛苦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值此世界卫生日之际,这篇文章的意义就是在于告诉健康的人们: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出现了抑郁症早期苗头,该如何寻求帮助;如果我们身边的人出现了抑郁症状,该如何帮助他们。困难的路本不该独自前行,抑郁尤其如此。走出抑郁症阴霾,你会发现,阳光和未来都在,而那些温暖和爱也从未离开。

猜你喜欢

因素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解石三大因素
影响进化的因素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为了患者 永远前行
医改如何切实降低患者负担
患者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