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美生物:慢半拍就是死

2017-06-05何辉杨向明

支点 2017年5期
关键词:华美黄曲霉毒素

何辉+杨向明

核心提示:专注做好一件事,才能在一个领域做精、做深、做强。

当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农药残留等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威胁层出不穷时,老百姓叫苦不迭。

同样身为老百姓的华权高,决定反击。华权高认为,面对食品安全事故,仅靠相关部门的事后处理还远远不够,更应该事前防范,设置靠前防线,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毒从口入”。

华权高是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美生物”)董事长,专注检测食品安全。从2007年公司成立至今,华美生物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一匹“黑马”,凭借自主研发的各类生物试剂,已跻身农产品生物毒素检测行业全国前五强。

失败的教训

面对成绩,华权高称自己并不是神,也有过失败的经历。

2005年前后,电商兴起不久。彼时,正从事药品销售工作的华权高意识到,既然电商平台能绕开中间环节直接联系商家与顾客,那么能否把医药相关的商品也“搬”到网上卖呢?

华权高尝试创业,创立了一家名为“生物搜”的网站,主要在网上销售国外知名企业生产的生物试剂。但由于只是代理销售,定价权掌握在厂家手里,加之当时电商还未成气候,最终华权高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谈起创业,华权高认为,失败了也不见得全是坏事,至少让他明白了两件事:一是要在自己熟悉行业的细分领域里寻找机会,特别是很多人还不太关注的细分领域。华权高从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后,当过医生,做过药品销售,办网站卖试剂,基本上都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当时国内研发试剂的公司不多。如果下次再创业,可能还会选择以试剂为主攻方向”;二是要掌握主动权,尤其是要将核心竞争力掌控在自己手里。

2007年的一天,华权高约三位朋友在武汉光谷创意街见面。光谷或许有一种魔力,总让人有创业的冲动。四人见面后,决定再次创业,依然聚焦生物试剂。跟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是从经销商向自主研发转型,即自己研发生物试剂。

当时,国内的生物试剂市场,以美国品牌为主。为此,华权高团队给公司取名为“华美”,“华”代表中国,“美”代表美国,意为在生物试剂领域,中国研发的产品要走在美国的前列。

唯快不破

自主研发,首先得要有研发人员。

华美生物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大量引进技术人才。到2008年时,公司员工扩展到30多人,其中70%以上都是生物专业的研发人员。

对很多初创公司来说,要想迅速做大,除了实力,还需要点运气。

2008年,中国奶制品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全国震惊。华权高意识到,尽管这是一场悲剧,但对生物试剂行业来说,却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因为当时国内专门对三聚氰胺进行检测的试剂非常少。

“要快,赶紧研发三聚氰胺试剂!”华权高让所有研发人员放下手头的活,全力攻克技术难关。当年底,华美生物成功研发三聚氰胺试剂,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掌握该技术的试剂公司,产品一上市就热卖,当年就实现了90万元的销售收入。

2009年,该产品成为“爆款”,有时一天能卖出200盒,销售额比上年增长了3倍多。

至此,华美生物已初步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初创公司的生存法则是唯快不破,慢半拍就是死。”华权高说,这里的“快”有两重意思,一是与行业内的大佬级公司相比,初创公司要想赢得一席之地,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找到大佬没充分关注的细分领域,并尽可能地率先推出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二是检测时间要快。相较于大型食品安全检测精密仪器的耗时耗力,快检技术以快速、低成本的优势,成为食品安全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生物试剂领域初创公司崛起的关键。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爆发,并迅速蔓延全球。华权高团队再次快速出击,研发出检测疫苗是否在人体产生抗体的试剂盒,获得大批订单。

不能靠天吃饭

在公司步入正轨后,华权高团队开始思考华美生物的未来。

虽然抓住三聚氰胺和甲型H1N1流感两次突发事件的机遇站稳了脚跟,但这毕竟不能当作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

华权高认为,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控管越来越严,类似三聚氰胺这种人为添加的食品安全事故会越来越少,而类似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又不可控,“我们不能总是靠天吃饭吧,做公司需要长远稳定的利润,需要找到自己能掌控的独门绝技”。

几经讨论后,华美生物最终将主攻方向,定为检测非人为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试剂,即自然界本身存在,或是人们的某些生活习惯所导致的一些生物毒素,这些生物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相信检测非人为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生物试剂,将是长期稳定且有巨大需求的细分市场。

华美生物将新战略的第一个产品,锁定为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试剂。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是一种真菌,特别容易在湿热的环境中生长,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是土壤中。

正因于此,高灵敏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技术,对保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每个环节的安全具有特殊意义。华权高认为,这是公司未来要突破的重点方向。

找到了方向,剩下的就是“找人”。

“对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来说,‘快的前提,是要以准确率为基础。”华美生物总经理余箭翔对《支点》记者说,作为一个检测工具,试剂只有又快又准,客户才会购买。要提高检测的准确率,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该领域的权威专家。

在找专家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趣事。余箭翔介绍,公司委托一位熟识的教授寻找研究黄曲霉毒素的权威专家,对方推荐了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博导李培武,称李是农业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主任,在黄曲霉毒素领域研究了20多年。正当发愁该怎样联系李培武时,余箭翔恰好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李培武主导完成的“农产品黄曲霉毒素靶向抗体创制与高灵敏检测技术”,刚刚荣获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注:2015年,该技术还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余箭翔当即去拜访李培武,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在华美生物成立了李培武工作室,开始生产黄曲霉毒素检测试剂。

2015年底,试剂研发成功,只需3-5分钟就可快速检测出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是否超标,而按传统方法可能要半天甚至一天时间。试剂一上市就热卖,次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

“目前,华美生物在食品安全的毒素检测领域已研发了10余种产品,2016年整个毒素系列实现销售额3000多万元,在业内已跻身全国前五名。”余箭翔说。

专注做好一件事

产品的热卖,证明华美生物选对了策略。

为追求“快”与“准”,华美生物的公司架构也跟一般公司不同。华美生物的研发部门,按产品类别分成理化、ELISA、胶体金、荧光定量等几个研发组,每个研发组又细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应急小组和工艺改进小组。

“这样设置,就是为了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余箭翔介绍,一旦哪里爆发食品安全事故,公司对应产品的应急小组就要立即行动,推出相应的产品,“比如央视的‘3·15晚会,我们就特别关注,只要跟食品安全检测相关的,就会立马拿出应对措施。”

在“准”方面,华美生物尤其重视研发,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部。目前,华美在生物领域已有3件发明专利及8件实用新型专利。

华权高一直在生物领域深耕,除了华美生物,他还创立了另外两家生物公司,其中一家在2016年成功挂牌“新三板”。

既然都是生物领域的公司,为何不将业务板块整合,将一家企业的规模做大?

华权高说,这几家企业,客户不同,市场不同,如互相干扰,公司的定位会变得模糊不清。专注做好一件事,才能在一个领域做精、做深、做强。(支点杂志2017年5月刊)

猜你喜欢

华美黄曲霉毒素
Realizing reliable XOR logic operation via logical chaotic resonance in a triple-well potential system
What Makes You Tired
IAC-HPLC-ESI-MS/MS法测定不同产地柏子仁中4种黄曲霉毒素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华丽』『华美』『华贵』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上官婉儿:华美绽放,凄艳凋零
家兔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治疗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