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感知、体悟、定格生活中探寻提炼素材

2017-06-05黄加浪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习作作文思维

黄加浪

阅读和习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支柱,两者之间相互融通,彼此交融,是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发展的重要推手。习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包括部分老师在内,一谈到习作都面露难色。就其原因来说,其最大的障碍点并不是写作方法的缺失,而是写作素材的匮乏。因此,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在习作教学的实践中拓展自己的思维意识,扩大自己的搜索目光,组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地积累和感知写作素材,为解决习作教学中的拦路虎奠定基础。

一、在感知生活中寻找素材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曾经指出:语文的外延及生活。缺乏了对生活的关注,语文教学就失去了源头活水。习作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只有紧扣生活资源,学生才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寻找属于自己写作当中的切实素材。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习作中就不应该拘泥于教材所规定的几篇作文,而应该引领学生充分关注眼前的景,身边的事,周围的人。

例如在教学《身边的小能人》这篇习作时,很多学生难以选择最恰当的人物进行描写。因此,教师则引领学生充分的关注自身的生活,要求学生选择那些贴合时代发展,契合地域特色的小能人。在老师的点拨和引领下,学生纷纷发现了身边不少小能人:有的孩子善于进行电脑杀毒,有的孩子打水漂打得好,有的学生打字特别快,有的学生在跳蚤市场推荐书本的能力特别强。于是,很多学生就选择了在生活中能够看得见的小能人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言语通顺,而且事迹典型将小能人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这一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思维引回到了学生的生活之中,开掘出了丰富多彩的小能人类型,使得习作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在体悟生活中探寻素材

生活本来就是一座万花筒,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为什么小学生在选择习作素材时还显得如此捉襟见肘呢?著名教育家叶澜的一句话,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因此,在习作教学要引领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时,就不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相应的束缚,而应该减少学生思维的局限性,鼓励和激发他们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在必要的情况下就应该鼓励学生,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适当的拓展与想象,从而为加强学生的练笔指导提供明确的方向

鉴于此,教师则可以组织本班级的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确立相应的主题,引领学生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观察生活中不同的资源,进行相应的练笔实践,有的学生对教室走廊前的花草感兴趣,于是教师则鼓励学生成立花草观察小组,引导他们撰写观察日记;有的学生则对大自然的天气现象感兴趣,教师则引领学生组织气候小组尝试描写大自然不同的雨景;有的学生乐于阅读,教师则可以引领学生成立阅读小组,将自己阅读的故事情节、阅读的感受表达出来,成为练笔的重要资源;有的学生乐于想象、善于想象,教师就可以组织志同道合的学生进行循环作文的创作,为他们设置相应的故事情节,形成一个长篇故事集。

这种自由状态的创作模式不仅契合了学生内在的认知特点,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内在的创作热情他们。他们懂得勤奋的创作,并学会相互欣赏他人的作品的优点,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提升了写作能力,更可贵的是在这样的创作实践中他们的表达兴趣越发浓厚,为日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定格生活中提炼素材

许多事情之所以能够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们的内在意识中处于难以磨灭的程度,其最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这件事情的所有内容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于其中某一个瞬间,给予他们心灵上以巨大的震撼。因此,在学生习作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教师就应该足以引领学生在关注生活世界的同时,善于把握这些事件当中最为打动自己的瞬间,用浓墨重彩的笔触将这些定格的瞬间,不断地丰富化细致化深入化,从而促进他们内在表达素养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教学“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这篇习作时,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帮助的事情。事实上,如果这些事情进行全面铺开的描写就难以凸显事情本身最能感动和震撼的地方,因此教师在引领学生学写这些事件时就要善于从实践发展的轨迹中,开掘出最令人震撼之处,学会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维度展开细致的观察与描写,并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内在感情的抒发。从而丰富习作表达的内容提升学生对于细节表现力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之所以畏惧作文的核心那主要就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素材搜集能力相對欠缺。因此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淡化写作技巧的渗透和指导,而应该将习作教学的重点聚焦在对生活的感知上引领学生不断将思维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学会感知素材捕捉素材提供素材和积累素材。为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习作作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