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普勒超声在长期服用精神病药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探讨①

2017-06-05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脂肪肝精神病多普勒

张 斌

(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广西 百色 533000)

多普勒超声在长期服用精神病药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探讨①

张 斌

(百色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广西 百色 533000)

目的:多普勒超声在长期服用精神病药肝功能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09~2014-09收治的10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从服药时间的长短还有性别、年龄这三个方面比较患者的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的肝功能损伤主要表现在脂肪肝、肝硬化等方面;而对于长期服用精神病药的患者,发生肝功能异常情况多于短期服用药物的患者(P<0.05);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诊断结果中,年龄超过55岁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比例也多于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P<0.05);在性别区分诊断中,二者差异较小(P>0.05)。结论:将多普勒超声应用在长期服用精神病药肝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诊断出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影响因素,值得推广。

多普勒超声;长期;精神病药;肝功能损伤;诊断价值

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妄想症、情绪不稳定等,表现为极度兴奋或者严重抑郁,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药源性焦虑等,为有效控制精神病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减少其复发率,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但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身体带来较大危害,尤其是肝功能损伤[1,2]。基于此,为准确判定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肝功能损伤情况,本文将多普勒超声应用在该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并分析诊断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09~2014-09收治的104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男57例,女47例;年龄24~77岁,平均(48.07±3.35)岁;55岁及以上患者54例,55岁以下患者50例;将服药时间超过5年的61例患者作为长期服用药物组,服药时间少于5年的43例患者为短期服用药物组。分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①全部患者均已经确诊为精神病,且已有2年及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②全部患者入院前均无以下类型疾病:药物过敏、过度吸烟和饮酒以及慢性肝炎等,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③全部患者在入院检查时肝功能检查结果为正常。

1.3 方法

使用我院彩色超声诊断仪对全部患者实行有效诊断,实行超声检查前叮嘱患者需要禁食,时间为8~12h;检查时将探头频率控制在25~30Hz;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即仰卧位、左侧卧位等,同时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右前斜位;扫查顺序从剑突下开始,逐渐移往右肋缘下还有右肋间,并对右腋部实行横断,后实行纵段扫查;最后认真观察患者肝脏的具体位置,形态还有大小,同时还要观察回声情况等,根据检查过程中所反馈出的异常率进行有效分析。

1.4 观察指标

①将长期和短期服用药物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②将年龄为55岁及以上患者与小于55岁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③以性别为组别,对比二者的诊断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P<0.05差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长期和短期服药患者的诊断情况

经过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可知,全部患者的发生肝脏功能损伤类型主要有肝硬化、脂肪肝还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其中长期服药患者在脂肪肝以及整体的肝脏异常率上多于短期服用药物患者(P<0.05)。见表1。

表1 对比长期和短期服药患者的诊断情况(n/%)

2.2 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诊断情况

年龄为55岁及以上的患者出现脂肪肝率还有肝脏异常率均高于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P<0.05)。见表2。

2.3 对比不同性别患者的诊断情况

57例男性患者中,胆囊结石3例、胆囊息肉2例、胆管结石1例、肝硬化4例,还有脂肪肝11例,肝脏异常率为42.11%;47例女性患者中,胆囊结石2例、胆囊息肉1例、胆管结石3例、肝硬化2例,还有脂肪肝8例,肝脏异常率为34.04%,二组肝脏异常率对比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P>0.05)。

表2 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诊断情况(n/%)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变化与发展,进而起到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的目的,但是服用药物也会存在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尤其是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等,且超过25%的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一次性谷丙转氨酶会出现明显升高,出现时间大概是在服用药物后的1~2个月[3~5]。如果服用少量的氯丙嗪,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伴随有黄疸还有胆红素升高等,而此次研究中,主要针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实行有效诊断,诊断方式为多普勒超声检查,且获得了较为明确的诊断结果[6~8]。从统计数据中可知,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发生脂肪肝率,还有肝脏异常率均超过短期用药患者,且(P<0.05);且年龄在55岁及以上患者的脂肪肝率,还有肝脏异常率均超过小于55岁的患者(P<0.05);最后是性别比较上,男性和女性的脂肪肝率,还有肝脏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抗精神病药物给患者的肝功能带来较大损害,且超声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的肝脏异常情况,值得推广。

[1]周晓晖.67例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B超检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89-90

[2]吴敏,邵敏,陈红卫,等.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260例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21(10):65-66

[3]芦艳,张文慧.超声检查对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4):99

[4]郝风华,张建红,崔冰.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伤的CT、超声影像诊断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4):473-475

[5]诸兴桂.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9):2623-2624

[6]邹麟,肖然,陈瀑.120例肝功能损伤患者线粒体抗体及其M2亚型检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7):1946-1948

[7]聂晓辉,宁学玲,宁学洪.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生化酶谱与乙型肝炎疾病相关的生化酶谱检测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3,34(31):6488-6490

[8]谷会娟.抗结核药致肝功能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2):52-54

张斌(1962~)男,江西赣州人,大学专科,主治医师 。

R

B

1008-0104(2017)02-0125-01

2016-09-02)

猜你喜欢

脂肪肝精神病多普勒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完形填空专练(五)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