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可以这样教历史吗

2017-06-02王泉水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年表历史教材

王泉水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那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如何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如何才能实现充分、高效的师生互动呢?师生互动是仅仅体现在历史课堂中,还是体现在历史学科的预习、听课和复习全过程中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内容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预习工作却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学生学业负担较重、学习时间相对不足、教师指导力度不夠等。对此,我根据教学实际,再三斟酌,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预习要求:

(1)在课前必须将教材阅读一遍,并在草稿纸上按先后顺序罗列出本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整理出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影响。

(2)按照语文阅读的方式,对课本上出现的陌生词汇进行查询,并予以标注。

(3)围绕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的相应要求,尝试自主解决教学指导意见提出的若干问题。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相应的指导,布置具体的任务,使学生通过预习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问题意识。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开展的互动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拥有较大的主动性,但这并不代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不代表教师具有绝对权威性。历史课堂教学传递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有鲜活的思维和个性的智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提出了以下要求:

(1)认真听讲,解决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勤做笔记,记录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误区、盲区,加深对教材所述历史的时序性、概念性的认知。

(3)对于有争议的内容,大胆提出疑问,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4)对尚未解决的问题做相应的标记,以便课后合作解决。

在提出这些要求后,我的课堂教学有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专注度和针对性更高了,知道了哪些是自己要记录的,哪些是自己要思考的。

三、辅导学生有效复习

问题的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即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如果说课前预习和课堂教学对应的是提出问题和明确问题阶段的话,那么有效复习对应的就是形成假设和检验假设阶段。那么,教师应如何辅导学生有效复习呢?对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制作规范、严谨、个性化的大事年表。

一般来说,在新课教学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制作本课的大事年表;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制作该单元的大事年表;在专题教学结束后,我会要求学生制作该专题的大事年表。

2.制作知识性、个性化的概念卡片。

历史教材中的概念非常多,学生往往无法牢固记忆这些概念。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要求学生把历史概念写在卡片上,并放在随手可触的地方,以便时时强化记忆。

3.理解巩固,能力与基础并重。

练习是为了巩固学习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利用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呢?对此,我先引导学生完成基本的填空题、材料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

总之,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已经能够在复习中合理安排时间,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

猜你喜欢

年表历史教材
年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郭乃安年表(初编)
石鲁年表
新历史
梁玉绳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