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

2017-06-01张云喜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入学团体新生

张云喜

(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重庆400031)

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

张云喜

(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重庆400031)

以51名因入学适应问题寻找心理咨询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按性别比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开展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辅导前后采用自我和谐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实验组被试在核心自我评价、校园适应、情绪适应及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等因子上有显著改善,对照组被试在入学适应各方面均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对提升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具有显著效果.

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大学新生;入学适应

0 引言

入学适应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平衡的过程[1].一项针对3 826名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存在普遍的入学适应问题[2],具体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缺乏学习动机和目标、不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3,4].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观察、认识和评价,自我认知作为大学新生的一个重要内在资源,影响着个体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评估及入学适应阶段的身心状态.

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情况对其今后的心理健康、就业择业、社会适应等具有显著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上,多采用短时而集中的教育模式[5],通过校情校史、校纪校规、专业课程、认识环境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促进大学新生尽快融入校园环境.然而,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入学教育模式囿于形式、时间的限制,使得很多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其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或聚集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因素,或从教育管理、行为引导、朋辈辅导的角度试图解决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然而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囿于各院校入学教育的时间安排及操作上的难度限制,未能很好地解决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聚焦于影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自我认识问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引导团体成员构建积极的自我信念,促进其内在自我的整合以及良好自我认知的形成,以期对入学适应阶段的大学生身心状态产生积极的作用,并为构建有效的入学教育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自愿参加的方式招募因入学适应问题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大一新生51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33人.按性别比例将其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实验组被试26人,男生9人,女生17人;对照组25人,男生9人,女生16人.被试平均年龄20.1岁.

1.2 研究工具

1)自我和谐量表(SCCS).由王登峰编制,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共有35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以及自我的刻板性3个因子,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4-0.85[6].

2)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S).由Judge编制,任志洪等对其进行修订,用于评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该量表为单维度自评量表,共有10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3,分半信度为0.84[7].

3)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由方晓义、沃建中等编制,用于评价在校大学生的适应状况.量表共有60个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包括人际关系、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以及满意度7个因子,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5-0.82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8].

1.3 研究过程

使用自我和谐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及大学生适应量表对两组被试进行前测.针对实验组的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每周进行一次,持续4周,每次1.5 h.团体引导者由两位专业心理咨询师担任,所有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再次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考察其活动效果.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内容见表1.

2 研究结果

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辅导前两组被试在自我和谐、核心自我评价以及大学生适应心理各因子标准分均没有显著差异.对实验组、对照组后测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因子、核心自我评价以及校园适应、情绪适应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实验组被试在经过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得到显著改善,核心自我评价、校园适应、情绪适应的情况有明显好转.

表1 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内容概要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辅导前后的测量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在辅导前后入学适应情况不存在显著改善,而实验组经过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辅导前,核心自我评价、校园适应、情绪适应有显著好转.结果见表2、表3.

3 讨论

3.1 讨论

研究发现,通过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实验组被试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核心自我评价、校园适应、情绪适应等有了显著提升,说明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水平、促进其构建积极的自我信念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相关研究表明,大学新生之所以出现入学适应问题,一方面在于未能实现身份角色的转变,存在内在的角色冲突,导致其不能以大学生的身份角色面对新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在于大学生新生存在的不合理信念使其对校园生活抱有一种消极的、非理性的态度,阻碍其尽快融入新的环境.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从影响新生入学适应的核心问题——自我认知入手,通过分析和重塑大学新生的自我认知,帮助其构建积极的自我信念,改变其认知中存在的不合理思维,帮助其顺利完成身份角色的转换,在提升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水平方面产生了显著效果.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次测试的组间差异比较结果

表3 两组被试前后测的组内差异比较结果

其次,在改善大学新生的身心状态方面,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先天的优势.在团体环境中,通过构建安全的团体氛围有助于帮助团体成员敞开心扉,将内心压抑的情绪释放,缓解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团体成员的示范作用,为每一位团体成员提供了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他人的机会,帮助团体成员习得新的行为模式.在以往的入学教育模式中,多数院校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性内容的传授和行为准则的培养,或以朋辈辅导的方式让老生向新生分享经验,在改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上效果并不明显.而团体心理辅导则是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既有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又有同学之间经验的交流和分享,可有效地提高解决学生问题的效率,并通过感悟及观察学习的作用,强化学生习得的经验.

在实际应用中,本研究为改善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可作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在提升大学新生自我认知的同时有效缩短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时间.同时,从操作主体而言,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辅导员可以十分便捷地将上述方案中的活动内容与日常的教育管理相结合,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2 不足之处

在提升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方面,自我认知团体心理辅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而,囿于时间的限制本次团体辅导仅开展4次,尚无法实现对新生心理需求的全部满足.从活动效果来看,实验组的大学新生在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核心自我评价、校园适应、情绪适应等方面有显著改善,而在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自我刻板印象等几个方面囿于活动次数的限制没有出现显著的好转.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如何实现活动次数与效果之间的平衡,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内容.

[1]胡新颜.大学新生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45-47.

[2]张录全,肖建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13(1):70-75.

[3]滕国鹏,金盛华,马莹华.新媒体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287-296.

[4]王秀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规律探析与干预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5,(3):72-75.

[5]方芳.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8(3):540-541.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5.

[7]任志洪,叶一航.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中文修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57-165.

[8]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责任编辑钮效鹍)

An Empirical Research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Adaptability of College Freshmen

ZHANG Yun-xi
(Center f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1,China)

51 freshmen who are looking fo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self-cognition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conduc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All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 the Self Consistency and Congruence Scale(SCCS),Core Self-E-valuation Scale(CSS)and China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CCSAS)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core self-evaluation,adaptation of campus life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and no significant change of campus life adapt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effective to increase the adapt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freshmen.

self-cognition;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college freshman;school adaptation

B844

A

1673-1972(2017)03-0142-05

2017-01-23

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校级科研立项(sisu201546);201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55654)

张云喜(1988-),男,山东潍坊人,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咨询与测量研究.

猜你喜欢

入学团体新生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新生娃萌萌哒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