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评价中心技术优化职业通道建设

2017-06-01李燕麟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

李燕麟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本文结合某企业实际情况,分析现有职业通道和胜任力模型建设情况,通过建立并应用评价中心技术,进一步优化职业发展通道建设。

关键词 职位体系 职业通道 胜任力模型 评价中心

评价中心技术是以测评特定的能力素质为中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多角度对测评对象进行测量的一组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估活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员工招聘、能力评估、职业发展、职位晋升等各个方面。本文主要结合企业现状,运用职业通道和胜任力模型建设基础,设计评价中心技术,优化公司职业通道和职位晋升工作。

一、实施背景

公司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目前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54.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公司目前在册人数约4000人,依托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配合大量调研分析和数据模拟,最终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职位体系、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和岗位胜任能力体系。

1.职位体系。公司建立五大序列职位体系,根据职位所属工作内容的特点,将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划分为经营管理、业务职能、专业技术、运行操作、技能作业等五个序列。

2.任职资格体系。根据员工个体能力、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引导和规划员工职业发展,将企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列入任职资格体系,建立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方向的明确引导,形成层层递进的员工任职资格体系。

3.岗位胜任力模型。公司通过工作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手段对公司各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建立涵盖核心能力、领导力和职能能力为基础的三大能力素质。

二、应用评价中心技术的意义

(一)目前实施方式及存在问题

公司在人才选拔、职位晋升、岗位双选等工作开展过程中,有效应用职位体系、任职资格和能力素质等资格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员工个体发展方面,公司未全面运用测评手段对员工的能力素质进行评估,员工对自身的能力现状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在晋升选拔方面,目前公司的测评手段较为单一,未能多角度进行综合测评,可能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效度;在培养培训方面,公司的培训课程、培训形式未能全面和资格体系、能力素质要求相统一,可能影响到员工能力的开发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引入评价中心技术的意义

1.人才识别:通过对测评对象在工作岗位中所必须具备的行为、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测试,筛选出同一岗位中绩效优异者。

2.人才培养: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获取测评对象的相关特质数据,通过综合分析,了解测评对象的优势领域和有待发展的素质,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各岗位的特点、需求和胜任素质要求,采用科学的人才甄别和选拔技术,选拔最适合该岗位要求的人才。

三、评价中心技术的建立

评价中心是一种系统性、标准性、集多种测评技术于一体的评价体系。评价中心包含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验、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演讲、辩论、面试、心理测试等,各个工具所测内容的侧重面不同。

(一)评估思路

1.评价中心技术的基础是工作分析,通过工作分析了解目标岗位所需的特质、胜任力和工作绩效标准,从而形成目标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明确评价重点。

2.根据评估目的,以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能力要求为评价重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技术,确定评估模型。不同的评价中心技术侧重评价的能力项不同,为提高评价的准确性,评价中心建议使用两种以上的测评方法和技术,以确保能够得到客观、可靠并与既定能力项密切相关的行为表现。

3.结合目标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境,编制评价试题、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流程。除人力资源管理者外,评价技术的使用需要专家和直线经理的积极参与,通过制定详细的评价内容、评分标准,按照专业的流程、方法进行评价,才能使测评结果有较好的信效度。

4.在使用每一项评价技术时,都需要多位的评价者进行评价,评价者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公司要建立专业的测评师队伍,根据测评对象的行为表现做出准确的判断,最终获得可信并准确的评价结果。

(二)注意事项

1.评价中心技术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成本都比较大。公司在建立评价中心时,需要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直线经理的理解和配合,以期得到人财物资源的全力支持;同时在开展具体项目的评价时,需有效甄别是否需要应用评价中心技术,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2.评价中心技术是测评“冰山模型”下面隐藏的各种特质要素,是对隐形要素显性行为表现的评价,评价流程的严谨性、评价标准的准确性和评价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评价结果的信效度。

3.以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为基础确定的评价中心技术并非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对测评指标和情景不断进行不断的反馈修正和完善。

四、结语

评价中心技术的建立在公司已具备坚实的基础,工作分析、知识技能要求、胜任力模型等基础性工作都已完成并材料完备。通过建立评价中心技术,用科学有效的評价方法,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手段对测评对象开展核心维度的评价,全面客观地了解测评对象的能力素质,能进一步提高公司人才测评过程的信度效度,优化公司人才选拔、培训培养、职位晋升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司职位通道建设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肖鸣政.人员素质测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忠军,龙立荣.评价中心的结构效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03).

猜你喜欢

胜任力模型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研究
基于团队胜任力模型的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团队构建
绩效提升视角下卷烟零售终端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公务员培训中的运用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教师教学管理
浅议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处级干部胜任力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