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探究
——以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为例

2017-06-01高丽鹏李丽叶丹

湖南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常德市机器人科学

文︳高丽鹏 李丽 叶丹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探究
——以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为例

文︳高丽鹏 李丽 叶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以“君子文化”为办学理念,为实施新“君子六艺”,培养“创新小君子”,学校坚持把创新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一、有效整合,开发科学课程资源

学校科学教研组通过研究与实践,探索出小学科学课程与校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三种教学模式:学科整合式、设施整合式和活动整合式。如学校组织开展的“作文教学与科学探究的整合应用”较好地体现了“学科整合式”教学,“利用常德市科技馆开展小课题研究”体现了“设施整合式”教学,“君子科技节”体现了“活动整合式”教学。学校还创建了小学科学校园资源网络平台,设置了“课后拓展、生活科学、科学知识、专题作品、观察日记、科学家的故事、小明星、科技与发明、科技获奖、人气英雄、资源链接、我的问题、专题评价”等多个版块。通过研究与实践,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全面提高了科学教学水平,达到了培养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的目的。2016年5月,学校成功申报为“湖南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校”。

二、蓄力创新,引领科学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如何架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快速通道呢?学校将科学教师的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之一,探索出科研引领、课堂实践、游学培训等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科研引领,促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团队整体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教科室长期以来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建立东升小学课题研究制度。从最初的人人申报一个小课题、帮助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现象或问题追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学习课题研究方法,逐步过渡到现在以教研组、学科组自愿申报的方式,促进教师团队成长,向教育教学研究的更深层次迈进。学校还从管理上推波助澜,每年隆重组织申报校级课题和结题评优,让优秀课题在全校教师会上集中交流。与之配合的还有“读书工程”,即:结合教学或课题研究,精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通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读书沙龙等方式进行交流。

2.课堂实践,促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通过“一对一”师徒帮带、教研组转课、跨学科教学研讨、“教学节”赛课活动等方式,促进科学教师扎根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师徒帮带中,师父经常进入徒弟课堂听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我们称之为“蓝青合作”。科学组教师每学期至少轮流上一节转转课,他们自主确定主题,选择课例,大家轮流主持。科学组把一年一次的区、市级赛课活动作为自我成长的契机,在赛课内容确定前,参赛教师提前自选内容在组内进行试教研讨。确定参赛内容后,团队研课,组内教师根据参赛教师执教的情况,纷纷参与研究,或全课、或就某个环节向参赛教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促使参赛教师对课程和学生有更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解。

3.游学培训,促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外出学习培训或参观考察,让“游学培训”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福利”。近年来,学校选派了专职科学教师徐建、李俊等前往全国各地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以及科技辅导员创新、机器人教练员等多项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三、拓展平台,开展主题科学实践活动

小学科学教育旨在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教育手段,它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1.拓展科学课堂,生发无限新创意。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一门与其它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程中,需要实施多种多样的、与社会生产活动紧密联系的科学实践活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必然需要向课外延伸。我校科学教研组尝试探索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引申出科学实践活动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了《常见的力》一课后,学校科学组组织学生开展制作小风车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制作小风车、玩小风车,体会风车在转动的过程中如何产生力。

2.举办“君子科技节”,畅想创新主旋律。

近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君子科技节”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该活动以普及科普知识和提升动手能力为目标,在全校学生中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2016年的“君子科技节”活动,以“动手动脑我快乐”为主题,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科技知识和进行科技创造中来。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科技黑板报、手抄报、“我爱发明”创意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展示着他们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和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享受着创新的喜悦,体验着成功的快乐。

3.组建机器人社团,练就创新新本领。

2009年,学校在常德市武陵区率先组建机器人社团,建成武陵区第一个机器人活动室,积极开展机器人社团活动。社团工作做到“五个落实”,即指导老师落实、计划内容落实、组员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学校机器人队多次在国际、国家、省级竞赛中获奖。近年来,机器人代表队已相继惊艳亮相新西兰、意大利米兰、美国密歇根州。2014年12月,学校机器人代表队远赴新西兰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并斩获国际金奖。2015年12月,《常德——桃花源里的城市》惊艳亮相意大利米兰,小选手们以12关全过的成绩闯关成功取得该项目金牌。2016年12月,美国密歇根机器人大赛超级轨迹比赛中,“东升”学子继续绽放光芒,取得了一等奖的可喜成绩。

4.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凸显实践新成果。

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凸显成果价值的最好平台是科技创新大赛。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区级的科技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学以致用。学校连续承办了武陵区第十四届、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了科幻画创造、科学实践活动最佳方案设计、有科学实用价值的小发明和成果创新。仅2016年常德市第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学校就获得了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其中,五年级学生李明元运用工程学设计的《移动式智能客流计数器》在展示、互动环节,获得专家、评委及观众的高度评价,并将代表常德市参加湖南省科技创新大赛。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坚持发展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践行。

(作者单位: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

猜你喜欢

常德市机器人科学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科学拔牙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