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敏洪:将困难和失败看作生命的养料

2017-06-01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养料论题俞敏洪

(来源:中国青年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时指出,一个人最重要的成长基础只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两三岁至10岁,奠定了性格、与人交往等基础,也是由父母决定的阶段;第二个,就是18岁到30岁,靠自己奠定基础的阶段。

這个阶段需要做什么准备?俞敏洪谈到,第一个就是“不与人比”的心态;第二个,是进步和努力的心态。“人最重要的是上进心,可以快一点,也可以慢一点,但是要行走在路上”。俞敏洪认为,只要在“走”,新的视野、新的机会和新的生活方式就会来到。“只一个可能性才能往前走,就是你自己要想办法进步。而只要你想做事情,首先一定是失去,才有成功。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迎接失败的心态,要把所有的困难、失败和挫折,都看作生命的养料”。“在此基础上,失败是土壤,但是土壤必须要有种子才能成长。”在俞敏洪看来,要把自己变成成长的种子,有了成长的种子,一切失败、痛苦也都会成为成功的养料。

“心中有阳光,保持自动自发的生命力量。保持这样的进步心态,保持自己对生命的某种热情,让自己这颗成长的种子逐渐长成一棵别人欣赏、自己也欣赏的树。”俞敏洪说。

适用论题:生命的养料 阳光心态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运用点拨:著名的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第三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弗兰克博士在著作《活出意义来》中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拷问,认为只要有“求意义的意志”存在,不仅生命和爱,就连“苦难”和“痛苦”都深具意义。本素材中俞敏洪也是这样,认为失败、困难和挫折都是成功的养料,在写作文时也可将此观点直接引入,作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生命的养料”“阳光心态”等论题的论据。

猜你喜欢

养料论题俞敏洪
俞敏洪的坚持
一道IMO数论题的探究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心灵是一朵永不枯萎的花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论题的价值
Enterogenous inf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immunocompromised rats unde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俞敏洪
汲取课内外生活养料 带动生活化写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