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优质新米”的醇香弥散考场

2017-06-01曹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42期
关键词:新意选材小微

曹津源

以教材内容为素材,

巧选元素,对接题旨

从很多考生的实践可知,巧选元素,添加细节,合理想象,对接题旨,是改写名篇写出新意的关键。

例如:2015年浙江台州卷的材料作文题,导语出示的是三段关于“路”的材料,有位考生拟题“回家,走另一条路”,用第一人称将学过的《藤野先生》进行改写,使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在述说“弃医从文”的经历后,结尾再次选用《藤野先生》的有关元素,精彩点题:

又一次仰视墙壁上藤野先生的照片,仿佛听到他抑扬顿挫的话语:“树人君,你在‘另一条路上用解剖刀解剖社会,老师心安了。”我心生感激,热泪盈眶……

以自然世界为素材,

抒情明理耐品味

这里的“自然世界”既包括有生命的动植物,也可以是山峦、溪水、春雨等自然景物。

2016年湖南衡阳卷作文题为“翅膀”,有位考生采用了童话体,时间:秋天;人物:“她”(雏鸟)、“雏鸟母亲”;大致情节:雏鸟学飞,母亲答应三天后在青龙峰顶等她;雏鸟到达后沾沾自喜,母亲问她有没有发现香味馥郁的桂花林、金色铺地的稻田……她说不出。于是母亲说:“身为鸟类,有着百兽都羡慕不已的翅膀。翅膀不只是用来飞翔的。如果我们只顾着匆匆赶路,眼睛里只有目的地,那我们的一生岂不是很单调乏味?……”作者借“母鸟”之口亮出人生哲理,让人耳目一新。

以“亲历”“小微”为素材,

小中见大,情出由衷

所谓“小微”,是指小人物,小事情,小物件,“微”场面,“微”特写,“微”镜头。因是“亲历”,所以内容真实,感悟能接地气;因是“小微”,故能集中笔墨,以小见大。

例如:2016年重庆B卷文题“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就是指向“亲历”“小微”的好题。

又如:2015江苏镇江一位考生写独字命题作文《补》,大致内容是:整理旧衣时,那件“妈妈亲手补”的紫色羽绒服引发“我”的回忆。新买的羽绒服被扯破露出一个难看的洞,“宽厚的母亲并未责罚,只哄我说她会变个魔术,把衣服变好”。“魔术”答案在第二天清晨揭晓,母亲竟在破损处“绣了一朵栩栩如生的牵牛花作为点缀”!“我”惊叹母亲的绝美手艺,想象母亲深夜缝制的疲惫和辛苦。一段精彩的场面描写后,作者写道:“爱,往往在细微点滴处闪光,恰如那件打了补丁的紫衣;对母爱的补偿,也许需要一生一世。”你看,妈妈“补”的是小洞,演绎的却是大爱,整个素材属于“小微”,却是值得时时回眸的“亲历”,故能新意迭出,引发共鸣。

以当代名人为素材,

戒表面追捧,多“心近”之思

初中生以当代名人为“青春偶像”的现象很普遍,如果你将“追星”的经历变为沟通精气神、给自己成长的过程加油鼓劲,那么名人效应就会释放出可贵的正能量。

例如:2016年山东德州一考生写《陪伴》,以钱钟书、杨绛夫妇为题材,特别叙述了钱钟书去世后杨绛的执着品格,将主旨指向“可贵的心灵陪伴”,凸显当代中学生的“心近”之思、由衷之情。

又如:2015年四川宜宾一考生在正题“背后”,加了个副标题“给宁泽涛大哥的一封信”,采用的主要素材都很“贴心”,且扣住了提示语中“成功的背后可能是汗水,荣誉的背后也许是眼泪”等语句:

您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自己内心有软弱的时候吗”这个问题时,真诚地说:“有啊,训练课达不到要求,教练不理解,一个劲责骂时,我就很憋屈。眼看快比赛了,理想的状态没有出来,是最无助的……其实我也会哭,但是不会让别人看到,有时就哭在水里面……”泽涛大哥,原来您也有哭的经历呀!我也是一样的呢!乒乓球训练很单调,拉弧圈球一项就可以连续训练两三个小时,汗湿透了背心,索性脱了背心光着上身再练,臂膀连心地疼,可是教练很严格,一个动作不到位,就会“罚”我“加时练”……后来我终于忍不住躲到洗手间里偷偷地哭了。现在,我从您身上懂得了一个道理: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平时训练的“哭”,就不会有颁奖仪式上的“笑”。今后,再难再苦,我也会像您那样——坚持,再坚持!

这段文字不重“光环”重“心近”,启示我们:初中生的“追星”过程也可以成为作文素材的“富矿”,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明星”内在的美,借助以心贴心的人生感悟使作文写出新意。

以當代热点为素材,

学会多向思维,“一材多用”

2016年新疆一位考生写《我不怕,因为你正在被征服》,将第二人称“你”用于“雾霾”,通过对话和雾霾之口,述说雾霾的“前世今生”“特征危害”“最害怕招数”和当今治理成果。如此取材,颇有新意,体现出小作者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2015年,媒体报道雷楚年案宣判的这条消息使人们震惊,引发热议: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勇救7名同学的初三学生雷楚年,曾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入选“感动中国”人物,当过“北京奥运火炬手”。雷楚年因涉嫌诈骗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印章罪,于2014年11月3日在高新法院开庭审理。据悉,雷楚年曾被成都一所重点高中免试录取,经常逃课打牌,月花销万元以上。由于“名声在外”,雷楚年吹嘘有“关系”,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包括女友在内的21人共74万元。

这一热点话题怎样进入中考作文?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多向思维:1.“光环”是把双刃剑(从“名利观”角度说);2.收获荣誉后要有更严的自律意识(从自我修养角度说);3.每次成功都是新的起点(从成长规律角度说);4.社会,需要更多理性(从“上当受骗者”角度说);5.培植幼苗:一项须精心设计的长期工程(从“社会引领”角度说)。如果以此为素材,可以应对近两年10多个中考作文题,例如福建福州题“自律”、福建厦门题“岸”(话题作文)、福建三明题(材料作文,提供贾平凹有关自律的故事)等等。

这一选材技巧启示我们:平时积累热点话题材料并多做“思维体操”,熟练掌握“一材多用,随题应变”的方法,你就有接通时代活水的新思维,你就会左右逢源!

反思每年各地中考作文的现状,阅卷者总会发现考场作文的选材常常缺乏新意,进入了下面三个误区:一是毫无新意。离不开父母、老师、朋友,千人一面,千面一意;二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目光。写同学,无非是一件小小的珍贵礼物,一次难以说清的美丽误会,搬家与转学引起的终身遗憾等;写老师,无非是夜半窗前的灯光,课本衬托下苍白的脸色,放学后循循善诱的促膝深谈等;三是简单模仿的“舶来货”。选材一味简单模仿,陷入“抄袭”的误区。造成这些考生选材思路狭窄的原因,除了平时忽视材料的积累和不善于选材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常常局限于第一人称中。围绕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材,容易给人真实感、亲切感,当然值得提倡。然而,若能跳出第一人称的窠臼,突破“我”的局限,选材的天地就广阔多了,就能做到“天机云锦任我裁”了。

(冯慧敏)

猜你喜欢

新意选材小微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小微企业借款人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新意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