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4例小儿肠套叠诊治体会

2017-05-31付月云陈志权王红旭李东平蔡浩武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付月云 陈志权 王红旭 李东平 蔡浩武

[摘要]目的 研究与观察134例肠套叠患儿的诊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34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空气灌肠组)67例和观察组(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组)67例,然后将两组中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成功率及复位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复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即刻的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可更为有效地治疗小儿肠套叠,在此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血流动力学

肠套叠患者中小儿所占比例较高,对于本类患儿的研究较多,其中较多研究显示,此类患儿不仅仅存在明显的肠套叠症状体征,且患儿的胃肠激素也处于紊乱状态,因此其胃肠动力状态明显失调,而这进一步提升了对其进行治疗的需求,再者,治疗过程中患儿对治疗可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因此对其进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监测价值较高。临床中对于本类患儿的治疗方式研究较多,其中空气灌肠治疗是常见且受肯定程度较高的一类治疗方式,但是其疗效的提升空间仍较大,而关于灌肠压力的不同对患儿疗效的影响研究却仍是研究极为不足的方面,因此其临床疗效的探讨仍十分必要。本研究就本院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134肠套叠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134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空气灌肠组)67例和观察组(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组)67例。对照组的67例患儿中,男童40例,女童37例,年龄:≤1岁者42例,>1岁者25例;分型:单纯型50例,复杂型17例;发病时间:≤24h者49例,>24h者18例。观察组的67例患儿中,男童41例,女童36例,年龄:≤1岁者41例,>1岁者26例;分型:单纯型50例,复杂型17例;发病时间:≤24h者48例,>24h者19例。两组肠套叠患儿的上述基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67例患儿进行常规空气灌肠治疗,即首先以双腔气囊管插入患儿肛门,然后置入15.0~30.0mL气体,然后再以x线辅助进行治疗,注气压力在8.0~10.7kPa之间,根据结肠充气及套叠部分的回复情况进行压力的调整。观察组的67例患儿则采用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中0.5岁以下的患儿注气压力采用6.0kPa左右,0.5~1.0岁者维持在6.1~8.0 kPa之间,1.0岁以上者则在8.1~12.0 kPa之间,采用间歇注气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儿的其他治疗及干预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然后将两组中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成功率及复位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进行比较。

1.2.2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即刻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多参数床边监测仪对患儿的SBP、DBP及HR进行检测,然后分别统计及比较检测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检验方面采用软件SPSS18.0,计量资料的检验方式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方式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即观察组中单纯型及复杂型、年龄≤1岁及>1岁者、发病时间≤24h及>24h者的复位成功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同类型患者,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2.2两组中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时间、胃潴留及腹胀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中不同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时间、胃潴留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即观察组中单纯型及复杂型、年龄≤1岁及>1歲者、发病时间≤24h及>24h者的复位时间、胃潴留及腹胀消失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同类型患者,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及HR比较,P均>0.05,而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即刻观察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及HR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3。

2.4治疗转归

对照组和观察组中未成功复位的患儿均进行手术治疗,均得到有效治疗。

3.讨论

小儿肠套叠在临床并不少见,是小儿中常见的一类急腹症,关于本病的各方面研究较多,其中有研究认为此类患儿的胃肠功能状态处于明显异常的状态,且对患儿机体造成的不适感也极为突出,因此临床对于此类患儿的治疗需求极高。临床中对于此类患儿多采用空气灌肠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治疗过程中可不同程度地对机体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患儿的机体应激状态呈现一定的波动,而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实时反应机体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其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波动幅度监测有助于了解治疗方案的安全程度,因此对肠套叠患儿进行此方面研究的必要性较高。另外,空气灌肠作为肠套叠治疗中的有效方式,其临床疗效较受肯定,但是细致程度仍然欠缺,尤其对于压力的掌握相对不足。

本文中我们就134例肠套叠患儿的诊治效果进行研究,主要为将常规空气灌肠及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治疗的患儿其对各种类型、年龄及发病时间者的复位成功率均高于常规空气灌肠的患儿,复位时间均短于常规空气灌肠的患儿,同时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即刻的SBP、DBP及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相对更低,说明其对患儿造成的不良应激控制效果相对更好,也进一步肯定了对此类患儿针对年龄进行不同注气压力的调节必要性,也肯定了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不同年龄段患儿的肠道状态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不仅仅存在其功能状态方面,在肠道压力承受能力及应激敏感度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其这种差异进行灌肠压力的调整,达到了针对性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同注气压力空气灌肠可更为有效地治疗小儿肠套叠,在此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血流动力学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全麻下腹腔手术时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南葶苈子提取液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经颅彩超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椎管内麻醉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研究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超声影像分析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丙泊酚靶控静脉输注用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活络骨康丸联合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3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老年患者应用双管喉罩全身麻醉的安全性研究
颅内动脉分叉部血管结构与分叉部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