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实的人”在精准扶贫的体现

2017-05-31马洪彦

现代交际 2017年8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精准扶贫

马洪彦

摘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必须是“现实的人”,没有这个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就是无本之木。只有把“现实的个人”放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社会关系中去理解,才能历史地、具体地分析,才能对人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中国梦则是走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包括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梦,他们富裕不起来,实现中国梦就是句空话。精准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46-02

一、“现实的人”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说:“这里所说的人不是他们自己或者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从事物质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1]也就是说,“现实的人”一定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而客体是自然世界。

1.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前提——“现实的人”

马克思把“现实的人”当作“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虽然在《形态》中他没有作出明确的含义,但仍有些事实性的描述“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3]。表明了人不是虚幻、抽象的人,是具体的人,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这种“人”的特性既有其自然性,人作为自然世界的一分子,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自然世界,并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约束;“人”又有其社会属性,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结成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组成了人类社会——超越一般动物的组织形式。从这点可以看出人是社会的人,脱离了社会研究的就只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

2.“现实的人”的核心组成部分:生产活动和社会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太抽象,为深化和丰富这一理论,他们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最初历史的四大因素,即物质生活的生产、物质生活的再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保证自身的生活,只有活着一切才能成为可能。为了保证人自身的生存,就需要先解决吃喝住穿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4]而生活物质资料的生产并不是一次形成的,人的新的需要以及工具使得“物质生活的再生产”成了一种可能。第三个因素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活的生产、物质生活的再生产是人得以存在的基础,人类自身得到延续成为可能。第四个便是社会关系的生产,人出于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只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团体和组织,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以抵御自然界。所以物质生活的生产就表现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會关系。只要生产就必然会有人与人的接触,就会产生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所以研究“人”就必须把人放在当时当地的生产关系的背景下,“人”才会具体生动,才不会脱离实际。

3.“现实的人”必须把握的原则——人的主体性和历史性

物质自己本身并不能生产,原料是“死的”,放在那里永远不会变成“活的”产品,只有人才能动地把原料加工成人们想要的产品。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脱离物质生产而空谈人类只是把人看作“动物”,而物质生产恰恰又是现实的人进行的物质生产,说明了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主要是指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就是要求人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发挥人的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只有合理充分地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掌握客观规律,进而正确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二、精准扶贫的概念

从科学发展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准扶贫”,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是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在论述精准扶贫和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要理顺精准扶贫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中国梦”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中国梦”,不断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5]“中国梦”关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实现每个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过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过程。当前提出的“精准扶贫”就是关注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提升幸福感,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实现中国梦就要先实现最贫困人口的“脱贫梦”“富裕梦”。

2.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有关精准扶贫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认可的内涵,但是综合各方面专家学者的观点,本文对“精准扶贫”简略定义为:就是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精确定位贫困的主体、客体和环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统筹各方资源,合理精确地促进区域内贫困人口根源性减少,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所以说,精准扶贫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贫困人口识别、贫困环境识别和扶贫资源瞄准。

三、“现实的人”渗透在精准扶贫的全过程,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理念

(1)“现实的人”体现了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是由其从事的社会实践和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决定的,所以马克思把“人”放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的价值追求才有可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战略构想,明确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显而易见的标准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生活富足,而最大的短板就是7000万处于贫困线下的人口,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是最为迫切的要求,基于这种现实的考虑,为实现贫困人口的生活价值和尊严,我们的党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现实环境的变化导致贫困现象由以前的单一收入贫困变成了因病、因医、因学的贫困。还用以前粗放式扶贫,扶不了真贫,扶贫乱象时有发生。“精准扶贫”的贫困治理政策更加具体、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精确。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相适应,更符合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发展变化的实际。

(2)“现实的人”蕴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精准扶贫”的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幸福,与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一脉相传。精准扶贫政策的内容体系包括贫困主体精准识别、贫困客体和贫困环境精准识别等三项内容。贫困主体精准识别是通过设定当地具体的贫困标准线,就是把不符合要求的,已经脱离贫困的人口筛选出去,这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维护广大贫困户的利益。贫困客体精准识别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帮扶,因贫施策、精准到户到人是精准帮扶的关鍵,重点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积极汲取群众智慧,发挥人民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形式脱贫,实现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贫困环境精准识别是脱困政策、标准和帮扶对象一切要以当地的条件为前提,不能搞一刀切,在适合养殖的地方决不搞种植业,真正和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在一起,才能快速持久地脱贫。

(3)“现实的人”是“中国梦”理论的哲学基础。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一个国家的梦必须由全体民众的梦组成,脱离了多数人的梦,国家的梦就成了空中楼阁,必然是不能实现的梦”,“实现中国梦有三个‘民字不能忘,即民之生、民之魂、民之力”[6],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人”是包括每一个现实的个人的人民群众;“本”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包括每一个现实的个人的全面发展的利益。所以“以人为本”彰显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我们不仅仅关注社会这个大整体,也更加关注每一个中国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关注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富裕程度和精神境界。

(4)“中国梦”是“现实的人”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精准扶贫”的目的不是让贫困人口脱离贫困,而是走向小康,走向富裕,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如果仅仅把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当成终极目标,人只会成为一心挣钱的奴隶,社会的发展也不能只依靠单纯的物质积累,“中国梦”就是全面发展的梦,不断地解放人,破除一切束缚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和观念,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荣。

四、“现实的人”在精准扶贫的困境中的现实意义

(1)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标准单一、技术实现困难,只依靠这种技术标准机械筛选贫困人口,易造成漏选,必须发挥人的主体性,与走访、实地考察核实相结合的方式。以收入水平识别贫困户有一定的局限性,收入只能反映人类发展和贫困的一个方面,不能充分反映收入之外其他维度的贫困状况与收入水平。

(2)村民代表开会评选,主观性较强,且在利益、权势驱使下容易受人操控。不能只依靠人民的意愿,要结合当时当地制定的扶贫标准,避免因被少数人控制而造成的贫困指标分配不均。

(3)精准扶贫的动态管理与考核机制不健全,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和再入机制不健全,贫困人口认定“只出不进”,缺乏对脱贫人口的全动态跟踪、精准管理。

(4)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达到扶贫任务,不顾当地的实际要求,拼命地让贫困户摘掉帽子,重新审核居民贫困标准线,虽然很多贫困人口年收入高于当地贫困补助线,但是因病因学致困的、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即使通过政府的帮助脱离了贫困,但是仍存在生活上的难题,一定要区别对待,做到“扶真贫”。

五、结语

总之,精准扶贫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追求;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坚持下去,真正为每一个中国人谋福利,关心他们的生存环境,让他们不仅脱困,还要让他们享受到其他群体一样的医疗、教育、服务等,只有最贫困人口富裕了,才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1-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

[5] 习近平.托起中国梦——学习习近平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167.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精准扶贫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十大亮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